王方翼笑了笑,知道徐齐霖很肉痛,但也佩服他这顾全大局的观念。
能暂时放下治理的本州,把好处让出来,可见徐齐霖对于功利并没有那么热衷。
“伊州用百姓,高昌可用军屯。”王方翼说道:“朝廷要在高昌驻军,少不得三万府兵。”
徐齐霖看了王方翼一眼,觉得这数字是不是少了点。
其实,历史上的安西都护府管辖面积多达三百万平方公里,西至咸海,甚至还包括波斯地区。但镇兵却只有两万四千人。
除了唐军装备先进且优良,战力强大外,大量使用附庸和仆从小国的军队,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这有点象蒙军的办法,大量使用被征服国家的军队,什么女真、契丹、汉军等等,而真正的蒙古军队却并不多。
说不定,这是成吉思汗或忽必烈,从李二陛下这里学去的招数呢!
王方翼笑道:“徐丞或许对我大唐军的战力了解不够,在初期,或许需要四五万人马。待击败西突厥,镇慑西域诸国,三万人足矣。”
徐齐霖眨巴眨巴眼睛,说道:“你说的是府兵精锐吧,若是加上突厥、契必等部落之兵,应是可以。”
“再加上西突厥内部纷争,击败其并不困难。”王方翼显然很有研究,说道:“分化瓦解,可收奇效。”
徐齐霖嘿嘿一笑,知道这是汉人政权的拿手把戏。突厥分裂成东西,东突厥被灭了,西突厥也不团结,早晚会完蛋。
王方翼突然想起什么,开口问道:“下官有一事不解,徐丞可否为某解惑?”
“我?”徐齐霖呵呵一笑,说道:“我哪有那么好的学问,你也不是不了解?”
王方翼说道:“徐丞过谦了。这事有关赚钱,徐丞必能想通。”
徐齐霖说道:“那便说来听听。”
王方翼说起的是前几年的事情,时任治书侍御史的权万纪,向李二陛下上奏:宣州和饶州这两处有大银矿,如果尽力开采,每年可以增加国家收入数百万缗。
按照常理想来,李二陛下定然大喜,少不得权万纪的封赏。
但事实上呢,李二陛下召来了这位有“经济头脑”的大臣,非常不客气地进行了训斥。
训斥的主要内容是:自己贵为天子,不担心缺少金钱,缺的是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缺的是有利于民的良言建议。
你权万纪上任以来,没有推荐过一个贤才,提出过一个改善民生的建议,也没有检举不法的行为,使权贵震惧敬畏,却盯着银钱这些事。
李二陛下还打了个比方:往昔,尧帝和舜帝将玉璧扔到山林中,将明珠丢到深谷中,获得了千古的美名;汉桓帝和汉灵帝聚敛钱财则导致国家灭亡,你这样的建议是准备陷我于不义吗?
于是,权万纪不仅没得到封赏夸赞,还蒙头转向地被贬了官。
王方翼就有些迷惑,徐齐霖也是赚钱,可结果呢,步步高升。为啥差不多的事情,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徐齐霖还真知道这事,开始也纳闷,可后来他慢慢地想明白了。
钱是个好东西,李二陛下不知道嘛?当然不是什么视钱财如粪土的高风亮节,而是帝王的心术。
这有点象千金买马骨,图的就是个名声。李二陛下这般做作,肯定给人一种明君的感觉。你看这皇帝,重贤才而不重钱财,真是英明睿智啊!
你看,借此事,李二陛下便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至于银矿,开采还是要采,国家也缺钱嘛!
而权万纪呢,不过是暂时倒霉,很快不就又启用,当上了吴王李恪的老师。
或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跟权万纪当时的本职工作有关。你说你个御史,不干好挑刺的工作,你上奏挖银矿,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啊?
不过,李二陛下对权万纪不太待见却是真的。
权万纪当上吴恪的老师不久,吴王李恪在出去狩猎时,将麦田给践踏了,引起了御史的弹劾了。
可李二陛下看完弹劾的奏章,非常气愤,却没有先责怪自己的儿子,而是迁怒于权万纪,认为吴王这次的错误,全部都怪权万纪!他没尽心尽力,没好好辅佐,应该处死。
侍御史柳范一听就不干了,进谏道:“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谏止畋猎,岂宜独罪万纪?”
意思就是你不要怪老师嘛,你自己号称明君,还不是老狩猎搞坏人家的东西,连房玄龄都管不了你,干吗要怪人家权万纪一个人呢?
李二陛下被气得拂袖而去,后来一琢磨,自己是有点不讲理哈,但对权万纪还是进行了削去封户的惩罚。
要说权万纪也挺悲催的,上奏挖银矿被贬,当吴王李恪的老师又被削去封户,后来给李佑当老师,连命都搭进去了。
徐齐霖对王方翼的疑惑,当然不会说这么多,只是以事论事,结合自己来加以说明。
善经营会赚钱不假,可大盈库的职责就是这样啊。你不好好给陛下搂钱,就是不称职,哪能坐稳这个位置。
至于晋为刺史这后,该赚还是得赚,但主业就变成了安民垦殖。而赚钱对主业又有促进作用,利于百姓,自然又与权万纪有了很大的区别。
徐齐霖所讲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岗敬业,多种经营是没错,可别搞太岔劈了。
王方翼这才恍然,徐齐霖赚钱没毛病,因为有大盈库的官职。可他要是能出任刺史,按照徐齐霖的路子经营,还真有点担心重蹈权万纪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