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化中迷茫,在痛苦中挣扎,你有可能被摔倒在地,也可能逃脱开去重获生机,这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摔跤。
《半个尼尔森》就是那种遵从好莱坞商业法则拍一百年都拍不出的电影,独立电影。
有时候,商业片;有时候,只有独立文艺片。瑞恩-高斯林的加盟使得项目顺利地融资,三个月后,拍摄开始,23天后杀青,比原计划还早一天,70万美元预算一分没多花。
那时已是去年了,接着是向目标圣丹斯电影节进发,团队在去年10月为杰夫-吉尔莫等人办了一场放映会,他们都给予好评,《半个尼尔森》就此入选2006年圣丹斯。
当电影节来临,帕特里科夫雇请了公关团队,多夫和利比为影片服务一个月,费用是1至1。5万美元。
展映到了第五天,影片虽然广获好评,但有兴趣的发行商不多,因为它很难赚到钱。
资深制片人丽纳-罗森夫妇想买,出的价格却远低于电影的预算,所以他们被拒了。
米拉麦克斯和思索影业是最认真的了,前者想买断,可是价格不高;后者的方案则是低预付款,但有毛利分成,没有宣传承诺,但承诺了会有至少15个城市各一家剧院的发行。
帕特里科夫等人倾向于选择思索影业,因为米拉麦克斯虽然是大发行商,相比下却缺乏诚意,价格仅够他们收回成本。怎么放心把电影交给这种态度的片商?
这个时候,叶惟忽然到了帕克城,观影后赞不绝口,似乎深有感触,还要买下这部电影。
……
“这不是抬价是什么?”
思索影业的人们十分无奈,很久以来,谈起叶惟,除了叹息还是叹息,《驱魔录像》曾经找过他们发行!在电话里就拒绝掉了。
现在看中这部《半个尼尔森》,viy却突然杀出,他想做什么?
他们商讨的第一结论是叶惟在帮忙抬价,突然跑来帕克城,突然大赞一通,突然扬言要买,他买回去做什么?他没有发行公司,肯定不是自营发行,做二道贩子的话能赚多少?
他费这工夫,还不如自己拍部b级片卖。
所以最可能的是叶惟和hn的谁是朋友,过来抬价的,不过他们打错了主意。
《半个尼尔森》显然不会有多少票房,这么一部压抑、沉重、要思考的文艺片,注定小众。思索影业都不愿意花钱买断它,而是选择与制片商分成的方式,因为是瑞恩-高斯林主演,做个尝试而已。
公司每年能有20多个这样的尝试。
当这一个尝试的成本高得过了线,那就没有必要了。
叶惟想买?由他买去好了。
……
“大伙儿,我说说我的打算,我买下它之后,会使用我的人脉让它得到体面的发行,这样一部好电影,没理由连一万几千的宣传费都没有。它能有比思索影业思索的更大作为!
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发行商,ifc、狮门或者其它都有可能。但我可以向你们承诺,最大放映规模至少100家影院,就今年。如果没人有兴趣,我自己融资和出钱做这个发行,艺术性、商业性,它都绝对配得上。
也许我现在的生活有些‘半个尼尔森’,我真的非常欣赏你们的电影,非常想参与进来,你们尽管放心的交给我。
时间宝贵,你们给我开个大家高兴的报价就好,多少?”
红石剧院附近的一家星巴克里,叶惟正和帕特里科夫、弗雷克夫妇边喝着咖啡,边谈着买卖。
听着viy真诚的话,帕特里科夫三人的心情越发兴奋,叶惟虽然年少,他豪爽、仗义、重信用却都出了名的,同样是承诺,他们更可以相信他。
再说他是要买断交易,花了大钱,断不会放进仓库不管吧?
对于一部前途未卜的微型小众文艺片,价格公道的买断比毛利分成更好。只说关键的收账时长,发行、分红、到账,就算没有发生被发行商克扣、拖账几年的情况,就算能回本甚至赚到钱,都要2007年才能见到。
而现货交易,这个月就能搞定,他们也有钱启动下个项目,并且不必担心hn的票房会不会连一百万都没有,那能分什么钱?
关键是价格公道,当然不能低于预算,众多投资人盯着呢;最关键则是发行,他们想这部电影绽放光芒,也想行业地位得到提升,能有下部电影、下下部电影,这比起小小利润更重要。
hn团队早有一个目标价格,帕特里科夫看着咖啡桌对面的叶惟,语气恳实的问道:“150万?”
一开始他们想卖200万,到了今天,120-150万都是可接受的范围。己方报价自然要从高报起,但又怕惹恼了viy,以为当他是冤大头宰,所以帕特里科夫还是没喊200万,毕竟对方这么有诚意。
“ok!150万。”叶惟点点头。
三人顿时呆若木鸡……
真的?不讲价,这就行了?
“真的?”帕特里科夫不得不傻问了一句。真是第一回做这事,这是他制片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point》是成本更低的影碟市场微型电影。
“150万,你们高兴,我也高兴。”叶惟笑说,还戴着黑手套的右手抬起咖啡杯,喝了口,“从我个人来说,它是无价的;从生意来说,150万大概需要700万票房,我才能回本,没问题,这点风险我能承受,还有影碟和很多版权费不是吗。”
“这个方案,我想我们能接受!”同为制片人的安娜-波顿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