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三国新马超>第七百三十五章 屠尽!

屠杀,一轮冷血而又残忍的屠杀。

马超知道,今天自己又要充当一次刽子手的角色。手中的性命,今日恐怕至少会再多加四万余.......

而这个时候,什么改变历史的豪情,什么名动天下的壮志,全都飞到九天云外。手中挥动的,只有屠戮生命的武器。眼中看到的,也只有那漫天飞舞的鲜血:这样的战场,根本不需要心中的幻想,甚至,就连超绝虚空的武道,用处也不大。

因为,这只是一场屠杀,不是对决。

屠杀讲究的,不是如何最快杀死你对面的敌人。而是讲究如何用最省力的招式,坚持到战场的落幕。

两万五千人屠杀四万余人,看起来每个人只需杀够两个人就可以。但在真正的战场当中,根本不是这样的:战场当中,有丝毫没有准头的流矢,有歇斯底里敌人的反扑,有根本不知从何处刺来的刀剑,更有刺激整个大脑和精力的嘈杂呼喊.........整个战场有的,是燃烧人体力和精力的残酷熔炉。无论是对于杀人者还是被杀者来说,都是一场极大的生存耐力折磨。

甚至,有的时候,被杀者反而是一种解脱。

屠杀进行到了这个时候,马超已然看到,重甲铁骑们,因为耗尽了身体的每一寸精力,只能在战场之外休憩围剿;而呼啸如风的马家铁骑和雁北骑们,也没有了当初狡跃如狐的灵动,甚至那些退后交替休整的骑士们。无论是重甲还是轻骑,他们从上到下几乎就像是被从血里捞出来的一样,全身都是红的紫的颜色。

四万大军覆盖的面积,一望无际。纵然健壮有力的战马,来回跑动几遍,也会累得四蹄发软。而困兽犹斗的敌军,更是使得屠杀进行地更耗费精力和体力,以及还有的丧命的代价........

抬头仰望了一眼天色,这场战役,从落日时分杀到此时夜幕繁星点点,差不多已经杀了足足有两个时辰。而马超已然击溃敌军,却要执意将这四万凉州军围困全部屠戮的原因,便是因为,他需要这四万人的人头,来收拢全凉州百姓的心!!

不错,是用人头来收拢人心。

这样的举动,看似荒谬,但这恰恰符合贾诩老狐狸所说‘攻心为上’的策略:马超知晓,自己的名声,在凉州绝对有滔天的优势。但毕竟马超离开凉州已经三年之久,他征伐塞外、攻陷司隶、力挫荆、豫两州彪炳战绩,虽然使得他的名声更加如日中天。可这样的名声,却只能换来凉州人们的崇敬和仰慕,甚至因为这样不可思议的遥远的战绩,还使得凉州百姓淡忘了,马超当初是如何获得‘西凉锦绣’称号的。

因此,马超需要,用这四万人头,唤醒凉州人们对那个杀戮无情、铁血残烈杀神的记忆。而只有当他们猛然想起了这点之后,才会感受到,那位杀神给予的一次选择有多珍贵和机不可失........

毕竟,对于凉州所有的百姓来说,死去的四万人,不是自己。纵然当中有自己的家人,也会因为一盘散沙,而凝聚不出对抗马超的有生力量。再待马超以新政怀柔政策恩惠凉州之后,那四万凉州军的血,就会渐渐淡化。

除非,有一个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一把火点燃这场仇恨.......不过,可想而知,马超是不会给凉州这个机会的。

记忆,通常就会这般容易被选择性遗忘。而人性,有时就是这么奇怪而自私。

这些,马超心中都已经计划好。所以,此时仍在杀戮的他,根本不用顾忌人性。可是,屠杀整整四万人,实在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而有时堵截和追击窜逃的溃兵,更是奋力所有马家铁骑的体力和精力。

此时的马超已经精疲力竭,他真想一动而不动了。若不是顾忌到这样做很可能会造成心力突然衰竭而死,他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舒舒服服地歇一口气。

然而,身为一军统帅,他只有咬紧牙关,奋力继续屠杀敌兵。胯下的象龙小黑,都已经在无声抗议了:它每抬一次马蹄,似乎都在微微颤抖。虽然疲累因素占主要,但地面流血飘橹,马蹄都发粘拔不起来仿佛每次抬蹄,都要挂起血丝一样。

可就在这时,马超耳际一动。他突然听到,远处似乎又传来一阵马蹄踏夜之声。那生脆的马蹄没有一丝的沉闷,爆发的蹄点,如战前的鼓声一般密集而有声势:这是一支完完全全的生力军,而且,听那漫天盖地的马蹄声,足有一万余人马!

此时此刻,马超的脑际,只闪过一个念头:来人若是敌非友,那自己完全可能彻底覆灭!

而在这个念头之下,马超下一眼,便是全力看向陇西城:若是放弃此次彻底的屠杀,马家军撤入陇西郡当中休整,那敌军只依仗着能在地势平坦大展神威的骑兵,便绝对不会轻易击败马家军的。

幸好,在马家军及时赶来且展开无以伦比的杀戮震喝之下,陇西城面临的压力渐渐小了很多。直至到了现在,陇西城之下已经没有多少凉州军。只剩下不少被烧毁的云梯、云车、冲车在冒着寡淡的黑烟:陇西郡里的郡兵,因为已然没有多少战力,并没有随马超一同出城迎敌。但在李驰的先见之明下,他们已然尽数焚毁了那些攻城器具。而那些已然燃烧至寡淡的黑烟,就可以证明,那些攻城器具,已然不可能再履行他们的职责了。

后路已有,马超心中立时平稳了许多。再度回头,恍然之间,马超在已然点燃战火的映照下,


状态提示:第七百三十五章 屠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