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三国新马超>第九百一十六章 整顿宿卫?

事情到了这里,按说众人就该退下了,可董承却又道:“陛下,无忧宫乃是天子燕处平居之所,不可不慎。既然陛下需要三月静养,其安危健康更需多加照看。”

旁边的荀瞟了他一眼,心中忽生警兆。天子已经为此事定了性,这位国丈却横生枝蔓,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听到董承的话,刘协面色颓败,似乎没有多大兴趣,淡淡道:“董卿家何出此言?”

董承回:“陛下养病三月,非同小可,当择朝廷重臣二三,督察宫禁,整顿宿卫,方杜隐患。”

荀心想,董承这是要借陛下生病之事,对整个皇城的禁卫系统开刀了。可禁卫一向是把持在陛下旧臣手中,他这么做,岂非自伤肱股么?想到这里,荀不免多看一眼董承,这位当朝外戚一脸忠直,看不出有什么异色。

“不知董将军可有成议?”荀不急于表明态度,而是以退为进,想看看董承到底揣的什么心思。

董承略作思忖,答道:“太常杨彪、御史中丞董芬、光禄勋恒范三人,皆系上上之选。”

听到这三个名字,荀与戏志才不约而同地动了动嘴角。

太常掌宗庙朝仪,御史中丞主查纠百官疏漏,光禄勋掌宫城宿卫,选择这三名官员整顿皇城,无可指摘。可在熟知内情的人眼中,这其中大有深意可挖:董芬与恒范都是皇族系老人,自不待言;可那个太常杨彪,却就十分有意思了。

太常杨彪身世显赫,出自四世四公之家,与割地雄踞冀州的袁家也不相上下。可是,杨家到了如今,却急速收敛锋芒,除却他的儿子杨修在马超手下名显之外,杨彪竟然没有接受马超的延聘,反而辗转来到了许昌,而他的到来,无论是让曹操还是刘协,面上都大有光彩。

并且,杨彪人老成精,深居简出之后,与曹氏与汉室之间左右逢源,关系都处得不错。有他在,能淡化皇族一系的色彩,让曹氏无可指摘,同时又可以充分确保汉室影响力。

不得不说,请出杨彪这一步棋,下得颇妙。荀忍不住想,这位国丈一定是在出发前,就拟好了腹稿。昨夜陛下染病,今晨他就抛出这么一份名单来,反应之快,实在耐人寻味。

不过,怎么说呢。或许荀不知道‘孙猴子蹦不出五指山’这句话,但此时他绝对有这样的感觉:董承这些小动作,看似精湛完美,但在曹氏的绝对控制之下,董承又能玩出什么花样呢?

所以,荀和戏志才两人都是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情。然而,随后董承又加了一句道:“古人有言:宫城郭野,外不靖则内不宁。我看,索性请曹将军也参与进来,把许都内外都梳理一遍,如此才是万全之策啊。”

董承口中的曹将军,自然是镇守许昌的曹仁。只是此时出征在外的曹仁,如何又能担任整顿禁城的职责?

“曹将军部将牛金、长子曹泰两人皆是可用之才,如今把守许昌禁军,参与其中,正好与其他大人相得益彰。”

荀闻言一叹,绕了一圈,现在终于图穷匕见了,他的用心,到底还是在这里。

牛金和曹泰与前面三位大臣相比,品秩所差太远,几人同议,曹氏地位必居下位。如此一来,除了宫城禁卫,就连许都警备都要纳入整顿之列,皇族一系便可把手伸进许都令,籍此作些文章出来。

面对董承的“好意”邀请,戏志才面不改色,从从容容道:“此事全凭陛下圣意。”把球从容踢给刘协。刘协看似是无心政事,有些为难便问道:“荀令君,你对此有何看法?”

荀道:“董将军所言,并无不妥。只是兹事体大,还须慎重才是,不如等曹司空回来,再行定夺。”他心想,这话已经挑得够明显了,你们适可而止吧。

自汉帝驻跸许昌以来,权柄政令全出曹公幕府,朝廷几被架空。皇族一系的旧臣无可奈何,便喜欢把朝职视作手中唯一的筹码,热衷于锱铢必争。可许都是曹氏的中枢,从上到下铁板一块,难道他们真以为几个朝廷虚衔就能与曹公分庭抗礼?荀一直在试图阻止这些“聪明”的忠臣们不要做傻事,可他们总是不明白。

然而这个时候董承又道:“曹司空远在陈留,军务缠身。朝廷之事,不是悉数委任荀大人了嘛,又怎么会有后顾之忧呢?”

这话中带着几分讥诮,荀听了,眉宇间透出几丝怜悯般的苦笑。董承的提议虽然荒谬,却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时间倒不易驳回。

正待荀想着如何转寰的时候,却听刘协又道:“既然如此,那么就依董将军的意思办吧。董将军忧心朕之安危将军,朕不甚欣喜。来人啊,赐董将军玉带一条,明珠十颗,以彰其心。”

董承大喜,连忙跪下谢恩。荀被皇帝点了名,只得也跪倒遵旨。唯独戏志才看到那个黄门赐予董承玉带的时候,意味深长地望了董承和玉带一眼。那种眼睛,戏志才很熟悉,他觉得,他似乎把握到了,一贯英明有度的刘协,今日为何会这般糊涂应事。

目的达到以后,董承颇有些得意,他转动几下脖子,仿佛刚刚打了一个胜仗。而曹节则轻轻弹了一下刘协的背部,刘协猛然又似想起什么一般,咳了几声:“董将军,可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嘱托。”

这句平常的话,在董承身上却发生了奇妙的反应。他大声答道:“臣自当粉身以报陛下圣恩。”整个人双手撑地,有如一头卧虎,浑身洋溢着热烈的气息。

这时


状态提示:第九百一十六章 整顿宿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