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诸公,我记得清楚,当日众将士接到陛下的敕书之后,都在请求带方刺史刘仁轨率领大家撤回中原,却被刘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说服留下继续镇守百济。”王进说道。
“那你就仔细的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刘公到底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我们都想听听刘公的高谈阔论。”许敬宗眯着眼笑道。
一旁的狄仁杰笑而不语,很明显和许敬宗是一样的心思,其他人都点头赞同许敬宗说的。
就连正在御览奏折的李承乾,都支起耳朵仔细聆听。
“刘公见将士们闹腾,局面一时难以控制,刘公便召集大家,登高对众将士说道。”
“人臣知道对朝廷有利的事情,都会意志坚定,虽死不变,怎么能够先想着自己的私利。”
“主上欲灭高句丽,所以才要先诛百济,留下大军守护这里,遏制住它的要害,虽然叛军强横,但它没有充足的兵卒劳役。”
“现在我们应该厉兵秣马,攻其不备,才能攻无不克,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然后分兵占据险要之地,摆开阵势,再飞马传递文书,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朝廷要是知道了此事能够成功,必然会派出援军,声援接应,这样便能够消灭敌军。”
“现在平壤没有攻克,熊津要是再放弃的话,那么百济就有可能死灰复燃,想要消灭高句丽,不知道又要等到猴年马月。”
“且现在以一城之地居敌中央,苟或动足,即为擒虏。”
“就算我们去了新罗,便是旅客,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那就追悔莫及。”
“何况,扶余福信凶暴悖逆残暴狠毒,他们君臣之间互相猜疑,早晚有一天会自相残杀。”
“我们现在应该静观其变,等他们内乱,我们乘机进攻拿下他们,现在还不可轻举妄动。”王进将刘仁轨的话,一字不落的说了出来。
听完王进的讲诉,这里的人都对刘仁轨佩服不已,刘仁轨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有这样的眼光和见识,又有多少能够做到他那样。
“刘公不愧我大唐股肱之臣!此刘公给朕上的折子,你们都瞧瞧。”李承乾发话,将手中的奏折给大家看看。
王泉从李承乾手里接过奏折,先是递给吴王李恪,等李恪看过之后,众人再一一传看。
“刘公目光之远大,真知灼见非我等可比。”
“刘公真不愧为我大唐的股肱之臣,真乃我大唐之幸。”
众人看过刘仁轨的奏折之后,无不对其佩服,纷纷交口称赞。
“刘公在奏折当中提到,刘仁愿跟他说,请求朝廷下诏,征发淄、青、莱、海四州之兵七千人以赴熊津应援。”
“对于此事诸位爱卿以为应当如何?朕是否应下这事?”李承乾问道。
“陛下!刘公忠义,为我大唐千秋基业,辽东边境的安宁,以62岁高龄独自领兵镇守百济。”
“臣以为理应按照其所请,征发淄、青、莱、海四州之兵七千人前去救援。”李恪首先开口说道。
“微臣赞同吴王恪所说,微臣以为何止是七千,就算是一万,陛下也不该有任何的犹豫,此事利国利民,灭高句丽指日可待。”狄仁杰叉手行礼说道。
“微臣附议!”许敬宗急忙附和道,在这件事上他也支持出兵应援刘仁轨他们。
“臣等附议!”其他人也都赞同出兵应援刘仁轨。
李承乾对于他们的表态十分的满意,在这样的大是大非上,他们能够同心协力,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要是每一次议事的时候,他们都能够像现在这样同心协力,竭尽所能的为朝廷办事该有多好。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让中书舍人草拟诏书,下诏征发淄、青、莱、海四州之兵七千人,乘战船赴百济应援刘仁轨。”李承乾道,让宦官去给中书舍人传话,让他起草诏书。
很快中书舍人便起草好了李承乾要的诏书,经由三省官员的签字,最后再由李承乾在诏书上画敕,盖上玺印。
这道征发四州七千兵马的诏书,才算生效,具有法律效益。
“刘公镇守百济,他可有良策平定百济叛军?如若扶余丰请高句丽和倭国派出援兵,又该如何?”李承乾问道,他想知道刘仁轨接下有什么应对之策。
“在臣从百济返回长安之时,刘公曾说过如若陛下问起百济之事,便按照他说的跟陛下说。”
“刘公说,叛军内部互相猜忌,扶余福信和道琛之间,表面和睦,暗地里却在勾心斗角。”
“扶余丰更是不信任道琛和扶余福信二人,凡事处处提防,生怕会遭到此二人的迫害。”
“刘公说,只要他略施小计,便可让他们自相残杀,到时候,我军便可坐收渔翁之利!”王进说道。
“如此甚好!只是如何解决百济叛军援军的问题?”李承乾又道。
“刘公说了,扶余丰所能仰仗的便是倭国,毕竟,他常年在倭国做质子,至于高句丽,即便扶余丰会向其求援,也必然会有所保留。”
“到时候,只需要一支偏师陈兵与边境,便可阻挡高句丽军一二,届时,朝廷只需要在辽东做出欲攻击高句丽的架势,高句丽必然会投鼠忌器。”
“而刘公则会亲率主力,出海与倭国大军一决雌雄,只要消灭了倭国大军,百济的叛乱也就平定了。”王进说道。
李承乾听后,便和大臣们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