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之唐帝李承乾>第519章:庐山茶

“陛下有所不知,江州虽然北靠长江,水产丰富,却无法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去,毕竟,水产离开长江之后,无法长期保存。”

“怕是还没有运送到地方,这些水产便已经全部死掉发臭,别说挣点辛苦费,连本都要不回来。”

“至于沿着长江贩卖到各地去,也不太现实,沿江的州县谁不是依靠长江吃这口饭,根本不需要江州的水产。”

“至于庐山,那是佛家的聚集地,名刹古寺倒是不少,但那是佛家清修之地。”江州刺史说道。

确实,大家都是靠水吃饭的,沿江的州县都是靠着长江,江州有的水产,其他州县也有。

人家根本没有必要花大价钱来购买江州的水产,所以,水产只能在本地出售。

再加上唐朝的酒楼产业不发达,大型酒楼在江州都没有几间,更不要说什么五星级酒楼。

主要还是唐朝的饮食,不像后世那样五花八门,有很多的饮食文化,在唐朝根本没有。

还有就是道路不好走,除非是喜欢游历大好河山山川河流的驴友外,谁会吃饱了撑得往大山里跑。

这要是倒霉遇见什么猛兽的话,那就糟糕了,怕是成了猛兽果腹之物,最后被拉出来成为一坨坨的物体。

总之,想要致富,就必须要先修路。

说到修路就不得不说古代的交通情况,古代不像后世有水泥路,古代基本上是泥路,一旦下雨道路就会难走。

古代的最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或者直接靠两条腿走路,不像后世那样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这个运输贩卖的问题,以及食物保存的问题,在这个时代都是一个难题。

李承乾端起桌上的茶杯,茶水放久了已经有些凉了,却还有些温热。

李承乾揭开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眉头一皱,江州南依庐山,这茶水怎么是普通的茶叶泡成,而不是庐山云雾茶。

见到皇帝皱眉,江州刺史的心那是七上八落,生怕招待不周,惹恼了皇帝,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这就是你给朕喝的茶?”李承乾抬头问道。

“这是臣这里能够拿出最好的茶叶,已经没有其他能够拿的出手了。”江州刺史说道。

心中苦涩,这是他去年去长安朝集的时候,在长安花大价钱买的茶叶,就连他自己平日里都舍不得喝。

今天这不是最高领导皇帝陛下驾临江州,这才特意拿出来招待皇帝,谁知皇帝的嘴这么刁,居然嫌弃这么好的茶。

他知道,皇帝要是因为这茶不高兴,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他的仕途也算是到头了。

可他又能怎么办,他已经把最好的都献给了天子。

“朕说的不是这个,朕说的是你们这里的庐山云雾茶,为何不拿来给朕喝,却给朕喝这普通的烂大街的东西。”李承乾不悦的将杯子丢在桌上,杯中剩余的茶水撒了出来。

这帮家伙也太明目张胆了,居然敢不把这里最好茶拿出来招待他这个皇帝,却想要用一些价钱低的普通茶来搪塞他。

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江州刺史不是个会为江州谋福祉的人,看来必须要换个人来做这江州的刺史才行。

“庐山云雾茶?”江州刺史以及其他官员皆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李承乾说的是什么茶。

他们江州还有这个玩意?他们怎么都不知道?

众人皆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疑惑。

“你们居然不知道?算了,你们不知道,不清楚也情有可原。”李承乾道。

这时他才想起,这历史云雾茶,真正成为十大名茶,在后世才三百年的历史。

而庐山种茶的历史却可以说到东汉,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王朝,当时庐山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

他们攀爬危崖,冒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

到了东晋之时,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学,在山中发展种茶。

直到宋代的时候,这庐山茶才被列入贡茶的行列之中,庐山茶才在上流社会被人熟知。

至于民间,依旧是大多数不知道庐山茶是什么东西。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

这时,庐山云雾茶才正式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从此跻身到十大名茶的行列。

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写的《紫桃轩杂缀》上有句描写云雾茶的,“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也就是说,在唐朝根本没有什么庐山云雾茶,就算有也没有什么人知道。

这些人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真的要喝云雾茶的话,只能跑一趟去庐山看看,到那些寺庙里,或许能够喝上云雾茶。

“还请陛下明示这庐山云雾茶,应该去何处寻觅,臣等也好为陛下取来,供陛下享用。”江州刺史行礼道。

听名字就知道这什么劳什子的云雾茶,应该在庐山,很有可能就是山上那帮秃驴手里。

只是山上的秃驴这么多,他无法分辨到底是哪个秃驴的手里,才有皇帝想要的云雾茶。

“这朕还真不知道,只知道是产自庐山,朕本以为你们在江州,会知道这茶,谁又能料到,你们居然也不清楚。”李承乾道。


状态提示:第519章:庐山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