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华亭的蒸蒸日上,长安那边是流连不利。
先是像去年一样,爆发旱灾,紧接着又是蝗灾到来。
铺天盖地的蝗虫,肆虐整个关中地带。
蝗虫过后,寸草不留。
庄稼还没长成,就被蝗虫吃尽。
今年肯定是颗粒无收,整个关中地区,人心惶惶。
不少人已经开始拖家带口,向长安涌去。
没有粮食了,肯定活不过今年冬天,何不赌一把。
毕竟长安是皇城,大唐的皇帝,肯定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
天灾伴随着人祸,不少人趁机将罪名安在李二头上。
天子失德,煌神降临。
听到这个传言,李二在太极殿,直爆粗口,他知道是哪些人在作怪。
可惜身为皇帝,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发难就行的。
在这样情况下,李二吃蝗虫的典故,也就流传下来。
身在华亭的李泰只能望洋兴叹,他不是全能战士,什么都懂。
对于蝗虫,李泰小时候见过,还烤着吃过呢。
至于蝗灾?
李泰表示自己也不懂,或许从书本上能看到关于这方面信息吧。
李泰为这次蝗灾能做的,就是将在长安内香水,琉璃以及其他的收入,献给李二。
用这些钱买粮赈灾,当然自己也在江南这边买些粮食,到时让人送到长安。
可是别看新年后,是自己丰收的季节,可是在钱财上,并没有赚多少,大多是内部消化。
所有想买粮食,也买不到多少。
当然也有不错的消息,就是因为贞观犁的出现,大唐未受灾的地方,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三成。
若能利用好这三成粮食,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个灾年。
可是马宾王却告诉李泰,想的太简单,别看多出三成,可这粮食到陛下手里,能有一成,那就不错了。
灾年,粮食必然涨价。
那些粮商,不,也可以说是世家,能放过这样赚钱的机会?
正在李泰感叹的时候,张庆生披头散发的闯进李泰的营帐。
李泰抬头一看,见是张庆生,不由心中一寒,难道自己的船队出事了?
若第一次远航,就造成大范围的死伤,以后谁还敢跟着出海。
李泰不等张庆生行礼,焦急的上前,扶住张庆生,急切道:“张校尉,出什么事情了?”
张庆生像一个妇人一样,梗咽道:“殿下,卑职犯错,出大事了!”
“快说,出什么事情了?”
“卑职南下的时候,忍不住,灭了一国!”
“嗯?”李泰抓着张庆生的手臂,不由松了下来。
继续问道:“除了这个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有了!”
说完之后,张庆生担忧的看着魏王,这次能救自己的就是魏王了。
若是在战争时,灭一国,你是英雄。
眼下张庆生带兵出海,护送商船,其实已经违规了。
只是因为是魏王的命令,加上又不在大唐境内,很多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发动战争,还顺便灭了一国,这意义完全就不同了。
你可以自保,但你不能将人家一国家给灭了吧!
别扯什么霸权主义,不然那些卫道士,能将你活活的喷死。
见没有其他事情,李泰松口气,在他眼里,只要船队不出事,都是小事。
轻松一口气,李泰退回去,又重新坐下。
“张校尉,你先将自己清理一下,再跟本王详细说说此番远航的事情。”
看着魏王轻松的模样,张庆生也放心不少。
张庆生出去之后,李泰又吩咐侍卫,去县城将马宾王接来。
别看李泰是亲王,来到大唐也是一年半多,快两年了,可是对这大唐的官场,在熟悉程度上,远远的不如马宾王。
当张庆生再次进来时,整个人利索不少,只是脸上的疲倦,是掩饰不掉的。
脸庞比出发之前更加的黝黑,不用问,这肯定是风吹雨晒的结果。
李泰伸手虚引,示意张庆生入座。
张庆生也开始给魏王,讲解此番远航的过程。
船队从华亭出发后,一直顺风顺水,未迷失航道,也未碰到龙吸水。
在路过大唐春州的时候,还停船补充一次给养。
出了大唐境界,第一次停靠,正式进行贸易。
船队带过去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用哄抢来形容,也不为过。
船队也收入不少宝石,金银,以及当地的特产。
除此之外,当地的舆图,风俗习惯,还有关于农作物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这是魏王交代的任务,张庆生不敢敷衍,一丝不苟的去完成。
第一次交易,很顺利的圆满结束,可谓是各有所需。
李泰船队,以及跟随的商队,收获颇丰。
第二次交易的时候,刚开始如第一次一样,挺顺利的。
可惜的是,财帛动人心,总有一些人,会铤而走险,想做一些无本买卖。
当地一个颇有势力的家伙,派人想抢货物,反而被水师教训一顿。
没讨到便宜,那个家伙当然不甘心。
勾搭当地的官府,再次想来强硬。
可惜张庆生在经过第一次后,担心对方不服气,也加派了人手。
毕竟人生地不熟,武力才是最好的保障。
谁也没有想到,就这样的冲突,最终导致一国灭亡。
刚开始双方相斗,还是比较克制的,可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