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前。
西青路附近。
李辉正带着派出所的民警走访调查。
李辉望了一眼渐渐西沉的日头,“总算下去了,差点把我晒死。”
已经到了九月中旬,天气渐渐转冷,不过,今天却是个大晴天,热得很,就像是夏天依依不舍的告别。
李辉灌了一口矿泉水,他还是更喜欢凉爽的天气,冬天冷了,大不了多穿一件衣服,喝一碗羊汤,身子就暖和了。
夏天热起来,除了躲在空调屋里偷闲,否则真是一点辙都没有。
李辉瞅了一眼旁边的派出所民警,不,确切的说是个辅警,“小代,这是最后一个小区了吧。”
小代介绍道,“对,华飞小区,这小区不大,属于老小区,户型也都偏小,很多都是对外出租的。“
“你倒是对附近挺了解。”
“嗨,前段时间,有个亲戚想在附近买房子,让我帮着打听一下。我就了解了一些,不过,你别看这附近的房子不咋地,还挺贵的,也就没买。”
李辉有些纳闷,“这房子都这么旧了,地段虽然还可以,但也算不上市中心,应该不会太贵吧。”
“嘿嘿,李组长,这一片您来的少,可能不熟悉。我们这一片虽然说不上有多繁华,但有一个不错的中学,这一片都是学区房,房子虽然不咋地,但能在这上学呀,很多家长都是奔着这个来的。”
李辉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这边有个四十二中,听说还不错。”
“对,就是这个中学。现在的人们买房子,不光看房子本身的好坏,是不是学区房也很重要,这个小区如果不是学区房,每平米至少得降个几千块钱。”小代也是个爱说话的人,亦或者是想要给李辉留下一个好印象。
李辉点点头,压力大呀,自己家的房子也不知是不是学区房。
随即,他又摇了摇头,自己连孩子都没有,想那么远干啥。
老小区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爷大妈比较多,这正对了李辉的下怀。
李辉挨个楼道转,见了老头就发烟,见了老太太喊大妈,只要嘴甜一点,很容易就获得了他们的好感。
转了一圈,问了好几个老头老太太,但是他们对‘赵哥’都没什么印象,李辉不近有些失望。
正准备离开小区的时候,看到一个女的从楼道里出来,这女的看起来四十多岁,穿的还挺洋气,走近还能闻到一股香水味。
“大姐,您在这个小区住?”
大姐手里拿着个簸箕,正蹲在一片空地上收黄瓜干,瞥了李辉一眼,“我在这住呀,怎么了?”
李辉没话找话,“您这是收黄瓜呢?”
“今天天好,晒点黄瓜腌着吃,你有事吗?”
“我是玉华分局刑侦队的,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
大姐笑了笑,“诶呦,这稀罕了。你们找我能了解什么情况,我长这么大也就办身分证去过一次派出所,这辈子还没去过公安局。”
“大姐您别误会,我不是查您,而是找人。”李辉拿出了‘赵哥’的素描像,“我们在找的是这个男子,我们得到消息,17年的时候他在这附近住过,大概是五十岁左右,虎口有一道伤疤,您有印象吗?”
收黄瓜干的女人瞅了一眼,“他叫什么名字?”
“据我们所知,他住在这附近的时候自称是姓赵,当然,这也很可能不是他的真名。”
“你拿近点让我瞅瞅。”
收黄瓜的大姐仔细看了看,摸着下巴说,“这个人看着有些熟,我应该在哪见过。”
一听这话,李辉心里一颤,估计又没戏了。
李辉在西青路调查了一天,连附近的公园都转过,不是没有线索,要是没有线索他也不会在这呆这么久。
有好几个人都说这个‘赵哥’眼熟,应该是见过。
有的知道他姓赵,有的知道他在附近住过,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说请他具体的住址和真实的姓名。
每次调查就像是隔着一层纸,那种抓耳挠腮的感觉让他很难受。
李辉虽然没报太大希望,不过还是例行询问,“大姐,您仔细想想,他应该就住在附近。”
收黄瓜的大姐仔细看过后,语气笃定了几分,“这个人我确实认识,他住不住在附近我也不大清楚。”
“那您怎么认识他的?”
“我开家长会见过他,他女儿跟我儿子是同学,我就见过一面,不过,这个人挺能说的,给人的印象不错,所以我还记得一些。”
“家长会?”李辉嘀咕了一句,他询问了这么多人,这个情况还是第一次了解,而后,李辉露出了惊喜之色。
警方不是没有查到‘赵哥’的线索,也不是没找到见过、认识赵哥的人。
但是,这些都是虚假的身份,没人知道赵哥的真实身份,你再眼熟,再称兄道弟也没辙,还是找不到这个人。
但是开家长会就不一样了,这说明‘赵哥’的女儿就在学校里上学,这总不能用假身份了吧。
“大姐,您儿子在哪个学校上学?”
“就在四十二中呀,不过,我儿子现在已经毕业了,考上了琴岛二中!”大姐语气中多了几分自豪。
李辉赞了一声,“啧啧,您儿子真厉害,二中可是个好学校,还有青华北大的保送名额。”
“青华不青华吧,咱也不强求,考个985我就知足了,再不济来个211,说到底,咱们当父母的都盼着孩子能有个好前途,也就这点心愿了。”
手机阅读:http://m.biquks.com/182251/
发表书评:http://www.biquks.com/182251/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76章 意外之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跑盘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