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混在大明当老师>第42章 秀才刘全

烈日当空。

当张灏等人来到杜家村后,便见到村里支起了几口大锅,柴火烧的特别旺,渗出丝丝粥的香味,而自家师尊杜慎,正一只手惦着勺子,搅拌着锅内的米汤,像是个厨子。

赵秀诧异的道:“师尊这是在做什?”

张灏皱眉,然后他便注意到,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恍然道:“估计是不知从哪来了一伙流民,师尊他老人家善良,正煮粥救人呢。”

徐鹏举点头道:“昨日听父亲说京城附近来了一伙流民,难道就是这群人?”

张灏道:“是与不是,一问便知。”

说罢!

师兄弟三人直接向着杜慎走了过去,待看到杜老汉身边的幺娃时,又冲他打了个招呼。

“你们来了!”杜慎看见三个徒弟,招呼道:“正好为师有些累了,帮为师搭把手。”

张灏乖巧的走向前,从杜慎手中接过了勺子,在大锅里搅拌了起来。

这种锅太大了,用来煮粥很容易会糊,只能不停搅拌,不然就会粘锅。

杜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三个徒弟解释了这些流民的来历,而后徐鹏举便问道:“不知师尊准备如何安置他们?”

他有些担忧,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往往被用来鞭策皇家,但换言之,放在谁身上都适用。

别看现在杜慎花钱救济流民,可这不是长久之道,上百张口每天吃喝,有多少钱都不够烧的。

等到没钱救济他们的时候,说不定就会闹出事来。

虽说有恶意揣测之嫌,但也并无道理。

面对徐鹏举的担心,杜慎却毫不在意的笑笑。

他是谁啊!

杜慎啊!

他会让这种事发生?

怎么可能!

“徒儿莫慌!”杜慎说着,又低声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给流民们饭吃,是不行的,得让他们自食其力,为师对如何安置他们已经有了打算。”

同时他眯了眯眼睛,暗忖道:“如果能成的话,说不定还能赚一笔呢。”

倒不是他丧天良,而是为了这些流民好。

流窜千里,不管是杜慎花钱救济,又或者朝廷出手,都不可能把他们送回原籍,因为那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巨大了。

很多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往往都是到了能活下去的地方,就扎根在哪里。

京城并不是一个适合流民安置的地方,这里也没有适合他们讨生活的行当,顶天了也就是做些苦力活。

可这样一来,起码在几十年内,这些人的命运便注定只能于此了。

杜慎不是胸怀天下慈悲的君子,只能说是个三观没长歪的大好青年。

能帮则帮,帮不了的就是帮不了。

想到这。

杜慎定下心念,便渡步到那名中年男人的身前,笑着说道;“不知如何称呼。”

中年男人饿坏了,正抱着碗大口大口的喝粥,冷不丁的听到这话,一股气没上来,呛的眼都红了。

好半天,他才缓过来,赶紧回道:“启禀恩公,在下名叫刘全,表字公继,恩公称我刘全即可。”

杜慎诧异,对方竟然还有表字,估计成为流民前家境也算不错,若是寻常百姓有个名就不错了,更别说表字。

“看你言语间颇有措辞,应该读过几年书吧!”

刘全答道:“正是,在下自幼读书,前些年还中了个秀才的功名。”

杜慎震惊了!

他先前还以为对方是个习武的汉子呢,毕竟骨架这么粗大,要是营养跟上肯定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想不到竟然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且有秀才功名在身。

要知道,就算是杜慎,也只是个童生而已。

合着这是个人才啊!

杜慎两眼放光,热切的盯着刘全,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你现在有何打算,父母可还健在啊!”

刘全叹了口气,悲痛道:“倒是没什么打算了,至于家中父老…早就被一场洪水给冲走了,尸骨无存…”

杜慎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起来。

“世事难预料,不要太过哀伤。”

不过花一说完,杜慎愣了愣,反应过来,父母双亡心无牵挂,身家清白穷的一比吊糟,遭遇磨难没了上进心,流离失所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一个惨字怎能了得!

这……这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啊!

正好自己还在愁等书院建成以后,自己孤家寡人太过尴尬,这会不就遇到个合适的主。

恩……

此人与我有缘!

不过,贸然提出让人家来当老师,有点太过突兀,且人品需要考量一下,暂且不表。

回到正题,杜慎清了清嗓子,咳嗽两声道:“刘全啊,是这样的,你们来到杜家村呢,也算是因缘际会,可如果只是靠我救济的话,还是无根浮萍。”

刘全张了张嘴,面色微怔道:“恩公放心,我等定不会叨扰太久,这顿饭吃完,我们就走。”

他以为杜慎不打算继续救济,不过却没有怨恨,反而很是感激。

都是快饿死的人了,能给自己等人一口饭吃,已经是大善之举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其余流民听到两人的话,无声的忘了过来,眼神分外复杂。

杜慎哭笑不得,赶紧解释道:“你误会了,我并不是要赶你们走,而是打算给你们找个工作,让你们能扎根落户。”

此话一出,周围的流民们呆滞了,接着便是浪潮般的痛哭声。

“大善人啊!”

“杜恩公这么对待我


状态提示:第42章 秀才刘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