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元始玉箓>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珠斗喇嘛(求推荐,求收藏)

“走了!走了!后面的人快一点跟上,我们再翻过两座山峰,就到乐土了!”

一个穿着劲装的男子站在一块巨石上,对着身后的百姓大声吆喝,而在他近千人组成的队伍正在缓慢的向前行走。其中唯有几头老牛托着最为沉重的大物件,其余东西,都是由人力挑着。

“娘,我们还要走多少时间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背着一个小竹筐,一步一步的跟着自己的母亲,消瘦的小脸因为运动而显得红扑扑,倒也有一点可爱的味道。

“快了!根据白衣菩萨其他信徒传来的消息,我们再走一段时间,就到了!”孩子的母亲更是枯瘦,背上背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手里提着提携东西,一边安慰着自己的孩子,一边调整呼吸,紧紧跟着大部队前进。

突然,一声悲愤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娘!”

正打算安慰孩子的母亲转头看去,就见到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躺在路边,一个男子跪在她的脚边哭诉:“我们都到这里了,你怎么就先走了啊!”

男子的哭诉让在场众人原本高昂的心情变得非常低落,隐藏在暗处的明珠见状,几次抬手,想要现身帮忙,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放弃。

至于原因,则是源自于明珠和黄胜等人的研究,通过关成和黄胜收集到的游戏世界诸多世界的信息来看。蜀山世界的历史虽然同其余类似的世界非常接近,可受到仙人气数的影响,许多地方都是似是而非。

最典型的便是宋末元初之时,在很多世界的历史当中,宋末时期,都是宋朝末代宰相背着皇帝投海自尽,期间有着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更有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但在蜀山世界,崖山海战失败之后,宋朝末帝却是在军民的拥护下离开了中土,移民海外,寻找世外乐土,繁衍出了一个海外藩国。

这种事情在蜀山世界非常常见,最典型的就是当初紫云宫三女的父亲方良,他也是属于典型的是宋代人士,因仇家陷害、官府缉拿,带着家室逃到了广东沿海一代。

刚开始的时候,方良凭着一身本领成了周围渔民的首领,后又因官府屡屡欺压,渔民苦不堪言,因此在方良的带领下杨帆出海,在海外寻了一处物产丰茂的荒岛,伐木为房,煮海为盐,男耕女织,各尽其事,建成一处世外桃源。

根据这一点,黄胜等人便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中土百姓自行汇聚到一个地方保留中土气数。

不过,在此期间,明珠等人绝对不能够无缘无故的动手帮助他们,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引起其余修行之人的注意,另外一方面也是杨蛟不希望日后新生的国度,太过于依赖仙道。

至于明珠来此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观摩人族迁移过程当中的种种,锤炼自身道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这些人是信任明珠才会选择背井离乡,明珠哪怕不能直接给予帮助,也不希望他们被路过的散修随手收走作为炼器的材料。

明珠转头看向远处,那里有着道道佛光升腾,细耳倾听还可以听到那个方向传来一阵阵诡秘的梵音,法眼观望,就是看到一个身材壮硕高大的喇嘛一步步的向着自己这个方向走来,他每走一步,都会出现在数十米外,被一朵绽放的金莲花托着。

明珠降下身形,拦在喇嘛身前道:“这位大师从何而来!”

虽然这样说着,但民主精神却极度紧绷,这个身穿金边黑袍,手持传经筒的喇嘛气息非常诡异,周身虽然梵音琅琅,似是天龙禅唱,可在明珠耳中却充满阴森晦涩之感,显然不是什么正道中人。

“却是为了度化有缘而来?”

明珠一听,就是知道不好,反问道:“不知大师的有缘之人在何处?”

“就在施主身后!”说完,这个喇嘛也没有继续多说,直接动手,转动起手中经筒。

说起来,西藏的转经筒虽然夸大,号称转动经lún_gōng德无量,转动一周,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二周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三周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十周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百周功德等同阎罗;千周自他皆能证得法身,一直到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但这转经筒还是有一些玄妙,特别是眼前喇嘛手中的转经筒,经过历代上师加持,凝聚无穷愿力。随着这喇嘛的转动,一片片琉璃佛光从转经筒中流出,层层叠叠,在周围构筑出一层层不知有多大多深,延绵无穷的空间,数不清地佛道经文在佛光之中,如同流水般缓缓转动,将周围衬托的好似一个巨大无比的转经筒。

同时,一轮佛光在喇嘛脑后升起,光华灼目,灿若骄阳,伴随着阵阵佛音,从中飞出八部善神,环绕明珠周围。

其中一位善神,貌似少女,身相为赤肉色,顶上有八角冠,一条腿曲蹲,另一条腿盘在曲蹲的那条腿的腿弯处,坐在一朵莲花之上,周身涌动千万香气,变化莫测,汇入莲花香气之中,幻化出种种乐器,有钟、磬、琴、瑟、筝、鼓、箫、笛、竽、笙、埙等等。这些乐器一出现,便是演奏出重重妙音,配合香气,构建出人间万象。

其后又有一尊善神飞出,此神同样形似女子,不过不同于前者的少女姿态,后出现的这位相貌端庄,头上生角,周身乐器也是多为法器。如果说前者演奏的是人间红尘万象的入世歌曲,那么现在这位演奏的便是出世的超脱法乐。

两种妙音互相辉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珠斗喇嘛(求推荐,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