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哥教训了之后,洪迈虽然减少了许多对于小学校的怨气,可依然怀有不满的说道:“就算照着大兄所言,这小学校是我洪氏今后扎根地方的根基,那也不能由着这沈三郎这么胡乱教吧?”
洪适晃了晃手中的语文课本道:“这怎么会是胡乱教,之前的第一册主要是让孩童学习拼音用法和读音标准,现在这一册则是教导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和礼仪。我都有些开始期待,第三册课本他准备怎么编写了。
三弟,你要知道,千字文虽然好,但只适合里的内容,不经过数年的苦读,是无法让人真正理解其中的语句由来的。换句话说,真正能读懂了千字文的人,起码也得到十五、六岁之后。
但是我们这小学校可不是幽,让他们花上五六年的时间去学习一篇千字文,学会了其中的典故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这辈子都用不上,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罢了。
反倒是三郎编写的这两册小学课本,我觉得很适合那些小学生。第一教导了他们如何认字发音,让他们今后出门也能同外地人交流;第二教导了他们最基本的常识,能够让他们分辨自己行为的对错;第三是教导了日常礼仪,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对待长辈、同辈和子侄。
这些知识在我们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对于那些百姓来说,却是可以终身受益的知识。那么你倒是说说看,那些乡民是喜欢我们教他们的子弟读千字文呢?还是这等立刻可以受用的知识?”
洪迈被兄长这番话说的语塞,他二十三岁中进士,这十年里也算是见识了不少世情,自然知道往日百姓敬重自己这些读书人,敬重的可未必是他们肚子里的学识,而是敬畏于他们日后能中举当官。
去年年末洪氏兴办了滃港小学,但是周边村子一开始愿意送孩童来上学的,也不过才37人。滃港小学可是免费教学,连课本都是免费发放的,而饶州府比之其他地方要富裕的多,就算是底层的百姓也不是养不起一个不干活的孩童,可却依然没有多少民户送自家子女过来上学。
洪迈原本以为,这些乡民不愿送子女来上学,乃是和他想的一样,不能教导孩童成为真正读书人的学问,根本就没人愿意学。
可是后来他才发现,乡民想的和他恰恰相反,他们是觉得自家孩童太过愚钝,不可能中举当官,才不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学习,免得既浪费了时间,又把孩子养出一身读书人的坏毛病,变成一个不能劳作的废物。
之后沈敏立刻调整了教学方式,半天学习半天劳作。不仅教育这些孩子们文化知识,还教导他们只有知识才能减轻父母的劳动强度。为了证明这一点,沈敏不仅找人在昌江上建起了水排磨坊,还将稻麦轮作、稻豆轮作等农业种植的经验编成了儿歌,让这些孩童记在了心里。
正是依靠着这种不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方式,滃港小学才逐渐取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让他们开始将自家孩子送来学习,希望能够从小学校学习一些能够改善自家经济状况的知识。到了这个月的月末,小学校已经有了三个班级,入学了近百名孩童。
只是沈敏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讨好了乡民们,却是极大的恼怒了主持洪氏家学的族人们。和洪氏家学仅仅一墙之隔的滃港小学,因为收了诸多学童之后地方狭窄,沈敏干脆将学校中的一片花园推成了平地,只要天气好就带着学童们在室外上课。
在没有开办滃港小学之前,还真没有人知道这沈三郎教起孩童来,居然有这么多花样。仅仅是一墙之隔,洪氏家学里的学生们,只能从早到晚的诵书。而小学校这边却是从儿歌到游戏,从手工到运动,花样可谓是层出不穷。
家学中大一点的学生还能够克制住自己,但是那些十岁左右的童子就开始有些心不在焉了,据说有孩童已经在家中跟父母闹着,要求去隔壁的小学校上学,而不去家学了。回乡后接手家学的洪迈,对于这样的现状当然是非常不满的。
以他为首的在家学中执教的老师,都认为隔壁滃港小学的教学方式简直就是有辱斯文,学习怎么可以变得这么不正经和鄙贱。须知道,大家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治理国家的大学问,因此教学之间自然应该是神圣而严肃的。
像沈敏那样,提倡为生活而学习,说什么寓教于乐,完全就是扯淡。他们这些人,那个不是寒窗苦读出来的,谁享受过学习的快乐了。读书的快乐并不在于学习知识,而是在于中举当官之后的享受人生。
虽然洪迈并不理解,沈敏是出于什么居心想出了这样荒唐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读书这件事就应该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只有让平民百姓敬畏知识,才能让他们这些读书人能够理直气壮的领导百姓,而不是先去用道理说服他们。
看着洪迈面红耳赤的样子,洪适却是不以为然的。当日金兵南下时,这位弟弟毕竟还太小,没能体会到金人南下时整个大宋风雨飘摇的危局,那个时候他差点都以为自家要做山中遗民,再无可能返回故宅去了。
也从哪个时候起,洪适便知道大宋已经到了不改变就要灭亡的局面了。虽然绍兴和议给大宋带来了十余年的和平,但是一想到当日金兵带给大宋百姓的痛苦和阴影,他就知道眼下的和平终不过是一场虚幻之梦。
只要大宋依旧是过去的大宋,那么迟早有一日,金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