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赵为帝>第414章忙碌的赵何第3更

廉颇灭掉鲁国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大梁城之中,几乎是和关中方面白起撤军的消息同时抵达。

对此,坐镇大梁城王宫的赵何倒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在得知鲁候死后也就批了一句“以诸侯礼收殓,其妻子皆送邯郸居住”就完事了。

以鲁国如今尚且不到赵国普通一郡之地的体量,确实很难让赵何提起兴趣,反倒是那些鲁国公室之中的藏书、尤其是史书更加让赵何感兴趣一些。

在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当然不是灭绝儒家,但东方六国的大量书籍和史料确实都在各国灭亡之后被秦国收集销毁,剩余留存在秦之中的资料孤本又在秦国灭亡之时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导致后世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出现了巨大的空白和断层。

在前世赵何对此就十分惋惜,既然如今穿越了,那么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存续和传承,赵何要做的就是把事实原原本本的记载在这里,至于后世的子孙们怎么评述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反正现在造纸术也鼓捣出来了,活字印刷术在赵何的命令下也早就已经启动了研究,在国家的力量下相信不用太久就能够取得突破,知识的记载和保存比起竹简时代简直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

至于白起撤军倒是着实让赵何意外了一下。

虽然十分信任乐毅,但鉴于白起的名声,赵何其实也是在内心之中做好了丢掉半个甚至整个关中,然后自己率军西进再打第二次关中战役的准备。

“想不到秦国人竟然退得如此坚决……不过这倒也是好事。”赵何自言自语了一声。

随着大梁城被攻破以及魏王的投降,这段日子以来赵国包括赵奢在内的各路军队对于魏国旧地的攻伐总体而言还是十分顺利的,战前魏国的八成土地已经落入了赵国手中,剩下的两成土地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赵何自然希望自己能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刚刚征服的魏国土地,而不是又要再跑一趟关中。

从这一点来说,乐毅确实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赵何事先交代的任务,值得嘉奖一番。

签署完对乐毅以及关中诸将士的嘉奖令之后,赵何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突然露出一丝苦笑:“特么的,原本以为亲征就能够躲过麻烦了,到头来还是得自己动手啊。”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大梁城陷落之后,坐镇大梁城的赵何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繁重的政务之中。

根据赵何的规划,魏国旧地除了一部分归入赵国河内郡之外,还要继续分成三个郡。

宋郡,以宋国旧都睢阳作为郡治所在,境内下辖大梁、陈留、外黄、蒙县、虞县等城池,包含了宋国和魏国两地的核心地带。

这主要是为了将宋人和魏人混合杂居起来,方便赵国人作为统治者进行统治。

之所以叫做宋郡并且以宋国都城作为郡治,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压人数较多、故国力量更强的魏人将来在这一处中原大郡之中的力量,尽可能的达成平衡。

将来宋郡之中的官员也会按照赵人-宋人-魏人这个顺序进行安排,直到这里面的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是赵人为止。

对于宋郡的安排无疑是最为耗费精力的,相较而言,其他两个郡显得比较简单了。

陶郡,以中原大城陶邑作为郡治所在,包含濮阳、燕县、甄城、范阳等地,是一部分卫国旧地和宋国旧地的混合体。

由于这一带主要是商业活动为主,因此将郡治定在了陶邑,至于将来的官员秩序则是赵人-卫人-宋人这么排列。

最后一个成立的郡是薛郡,这个郡是将薛国和鲁国的旧地混合起来组建而成,郡治所在地是原鲁国都城曲阜。

由于薛国和鲁国实质上都是两个半斤八两的弱鸡国家,所以除去必然占据最重要职位的赵人之外,薛人和鲁人官员的职位和权力在这个郡之中都会做到尽量的平等。

权力的秩序定了下来,还有具体的人选也是需要商定的,这一点上赵何虽然是大王但也要参考邯郸那边以肥义为主导的相邦府意见,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种政治利益的分配,甚至主父不知道为啥也突然提名了一个郡守人选直接导致赵何原本精心敲定的名单不得不再次变动,让赵何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番自家老爹。

跟随着主父的使者到来的还有另外一个让赵何哭笑不得的消息,那就是韩王提出了联姻的请求。

韩王的联姻请求赵何其实是可以想到的,无非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借此机会稳一下赵国,让韩国能够多延续几年。

之所以主父为什么会转达过来赵何也是明白的,因为主父的上一任王后、也就是生下安阳君赵章的那一位乃是当今韩王同出一母的亲姐妹。

但那位王后并非赵何生母,所以对赵何来说韩王倒也算不上什么亲戚,主父要顾及一下情分赵何却是不用顾及的。

连老丈人齐国赵何都照灭不误,何况是韩国呢。

赵何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韩王联姻的要求,至于韩王会不会因此而睡不着觉或者急急忙忙的去找秦国楚国结盟,那赵何就懒得管了——反正他们加起来赵国也不怕。

事情总是会凑到一起,所以在当天晚上,赵何又接到了另外一份急信。

这封急信的来源倒是让赵何好生惊讶了一番,因为这赫然是一封来自于楚国左尹昭齐的亲笔信。

在信中,昭齐


状态提示:第414章忙碌的赵何第3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