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残明霸业>八百三十二章 扰民

被两位老妈赶出来后,朱四背着手,懒散的走着,心中却依然在想:“这两位王母娘娘都是在哪儿掏弄来的世界观啊?看着两个捣蛋精,不但不管,还罗织了一大套的理论。貌似还可以自圆其,这、这,这日子是没发过啦。”想过之后,依旧改变不了现实,忽然又想起来刚刚还有人在追自己呢,于是他蹑手蹑脚的走出了两位老妈的院子,生怕发出一点儿响声,惊扰到外面游弋的母老虎们。终于是躲开了她们的耳目,便按捺住欣喜溜之大吉啊。出了行宫,朱四一个人便没入了十字街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街过巷,想要找一处心安理得的所在。却只看到这座新心城市里大多是过往的年轻人,可长者和孩童都是少之又少。朱四又感叹道:“是啊,一片未知之地,有多少人会冒着吃苦挨饿的危险举家搬迁至此呢?不过年轻人更好,只要有人,只要有人口的不断迁徙进入,九江迟早还是会重现往日繁华的。”

这城市里的新移民本就是男人居多,又有几十万大军的入驻,和京卫、巡捕们的招摇过市,却并不见这些军卒和捕快们有什么扰民的行为,大明的政治看来真的已经清明了一些。巡城御史穿着官服,迈着方步,从一个香糕铺面儿里走了出来。看样子是给了钱的,可是香糕铺子的掌柜并不想收,捧着十几枚铜钱追了出来,那老御史回身拱手言道:“刘掌柜不要客气啦,予只是为孙女买一斤桂花糕,刘掌柜家的桂花糕,予的孙女很是喜欢,每每食之都是赞不绝口啊。予虽然俸禄微薄,但是几斤桂花糕的钱还不妨事儿的,予身为巡城御史,本就有审理诉讼、巡视治安之职责,如何能够强取民财呢?谢过谢过了。”老御史走了,他并没有注意到身旁有个披着斗篷的朱四和穿着变装的锦衣卫指挥使邓凯还有几个随行的宦官。

看着那位巡城御史的背影,朱四对邓凯道:“大明因为需要驱逐鞑虏、恢复疆土,所以需要财政上的充盈、需要很多很多的钱;百官们没有了以往国法所规定的官宦必不可缺的仪仗和仆从,可以任由他们轻车简从。架牛车上朝的极有可能是一个二品大元,乘破轿面圣的也许会是个户部尚书。老邓以为这样是否有些不妥啊?”邓凯轻松的答道:“万岁爷,臣没有觉得这有何不妥,臣以为,众星捧月之下的官威也许才是不自信的一种表象,试问一座破茅屋以有德者居之,何陋之有?朝廷需要钱打仗、百官需要钱养活幕僚、百姓需要钱养家。大家都需要钱,但是国不可与民争利,官不可对百姓施淫威,大家相互的礼让,互相留给对方一条活路、一口饭吃,不是很好吗?”朱四释然道:“是啊,太平盛世就很好,真的没有必要一定去追求什么下大同。当朕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只要能够像宋仁宗那样,死后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自发的祭奠,朕的这个皇帝就应该是一个好皇帝、朝廷就是真正在用心照顾大多数黎民百姓的朝廷。与民同乐就应该是王道吧,同乐就是需要想尽办法让老百姓足衣足食,得到真正的快乐。而不应该是什么千叟宴之类的招牌笑话。”邓凯虽然是读过书的人,但是他又怎么会知道乾隆爷搞得千叟宴呢,朱四以为是得到了知己,实则又是在鸡同鸭讲。

九江在欣欣向荣,但是看到这些以青年男子为绝大多数的新九江人,朱四难免会为他们将来会娶不到媳妇儿而担忧,作为一个刚刚还想着与民同乐,想着要给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的皇帝朱四来,这未免又是一个难题。皇帝如何为自己许多的百姓大张旗鼓的做媒呢?这话要是传到那些老夫子的耳朵里恐怕又该把那些人气死几个了,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君王在不干正事儿啊。朱四恶趣味复发后,悠悠然的道:“邓凯、张福禄、全为国、王坤,你们几个都替朕想想,怎么能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帮九江的这些男丁娶到媳妇儿呢?”邓凯看了看朱四,然后又回头看了看那三个太监,有些想笑。而那三个太监则应该是想哭。朱四这才恍然大悟,这是算找错人啦,问一群太监怎么娶媳妇儿,他们要是真知道,还会跟着朱四混?早回家哄孩子玩儿去了。“男人有了钱、有人品,漂亮的婆娘自然会有媒婆给送上门儿来的。”邓凯的回答简单明了,至于事实是否真像他的那么容易,朱四心中还是有问号的。不是因为怕男人没钱而娶不到老婆,这个因素朱四是相信的。可是偌大一个九江,十几万的移民,又如何能够让这么多人快速致富呢?这才是核心问题。

有了心事,朱四再也没有兴趣遛弯儿了,他要赶紧回去想想九江百姓的致富大计才好啊。在回去的路上,朱四就已经开始盘算了,他对应该懂得如何娶媳妇儿的邓凯:“貌似九江的矿产很多,铜矿、银矿还有金矿,都是不少对吧。咱们让老百姓把地下的矿产给挖出来,再多给工人们发些工资,这不是互利互惠的大好事儿吗?”邓凯还没答话,全为国却凑过来道:“万岁爷的极是啊,咱们大明目前还需要战船,大量的战船,那也是需要用很多雇工的。”朱四在全为国的屁股上踢了一脚,道:“你子这么多年终于出了一个有用的主意,造船是要花费许多银子的,咱们把九江挖出来的金银拿来用作造船,还能多给百姓们再发一笔工钱,九江人有了就业率,商业也会跟着繁荣起来,这个城市不就多了许多的希望、多了好多钱吗?要是再开上几


状态提示:八百三十二章 扰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