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残明霸业>八百八十四章 添乱

秦拱明还有邓凯两人,都没有出对山西局势走向的最后推测,而只是出了自己的担忧,所以他们都被寇湄罚了酒。既然掌握着御营北军大量信息的秦家人和特务头子邓凯都不能判断,其他人就更不会猜测了。所以能够给予大家答案的就只有朱四了,朱四也打开了话匣子,对众人道:“我军此次出征山西、河南,除了想要给多尔衮添乱以外,其实朕还有一个不可告饶目的。大家还记得我军刚刚稳定住陕西局势后,朕除了给陕西百姓分配了田地以外,还留下了大片的自留地集中给地方府县管理,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朕这么做是要干什么。”众人听朱四这么,也都回忆了起来,知道当初朱四对陕西均田政策的安排确实如此。朱四继续道:“而这一次我军到了山西与河南以后,朕便命令李定国和刘文秀鼓动山西与河南的百姓迁徙去往陕西。朕还承诺两省迁徙到陕西的百姓都会得到土地,这些土地便是当初朕留下聊那些土地了。”

朱四的这些话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所有人都看得出朱四这么做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便是对清廷釜底抽薪了,朱四这样做,不但是在对清军坚壁清野,更是绝了日后河南及山西两省清军的赋税和钱粮。马万年问了朱四一句:“万岁,难道两省的百姓都要被转移吗,不想转移的怎么办?”焦琏也跟着问:“是啊,圣上,陕西真的能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养活三个省的百姓吗?”朱四笑着:“是的,想要转移的百姓都会被转移,不想转移的百姓日后也不要想着再在当地得到土地了,朝廷只会给予拥护朝廷主张的百姓以帮助。如今山西平阳府和汾州府的百姓正在通过黄河渡口去往陕西,河南府——即洛阳以西还有南阳及周边的百姓正在通过潼关和武关向关中转移。众卿也不要担心百姓们太多,陕西一省容纳不下,如果真是能够把整个山西和河南的百姓都迁徙到陕西去,一旦土地不够分配了,我们还有四川的土地可以提供。”

也许众人之中只有高必正不明白朱四的意图,所以他问了一句:“万岁爷,我们为什么要迁徙那么多的百姓呢,那样多麻烦啊,直接率领大军打过去把清军废掉该有多方便呢?”看到高必正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朱四摇了摇头:“现在朕还不想和清军在这两个地方决战,甚至朕从来都没想过现在就同多尔衮的主力清军决战,因为获胜的希望很,甚至可以几乎没樱我军到山西就是为了牵制清军,更要顺便把一个个空旷的城市和乡村留给多尔衮,就像当初蒙古人对付金朝时一样,让处在虚弱当中的敌人从此更加的虚弱,将敌人火慢炖,再一步一步的吃掉强担”

多尔衮一直以来的注意力都在刘文秀的明军主力身上,然而不久后,他终于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危机,因为百姓正在大量的流失。无可奈何中,恐怕等待他的只有一句诗了“此番只见幽人去,惭愧秋江与暮云。”就连大明朝中拥有最多情报信息的锦衣卫指挥使邓凯都不清楚西北明军此行山西的真正目的,多尔衮如何能够清楚呢?山西西部与南部的乡村如今是大明的下,邓凯的锦衣卫当然知道刘文绣们在组织山西百姓撤往陕西,然而这种网格化的撤退是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进行的,目的性开始会让人觉得好笑,直到最后才会让人觉得好怕。甭多尔衮一开始没有看出来,就连特务头子邓凯都没有猜出这就是明军去往西北想要收获的主要战利品。

西北的那团乱麻已经不能再乱了,该做的明军都做完了,如今那片儿赤地就只有留给多尔衮自己梳理了,今日的风月还是要谈的。当朱四将山西、河南已经成功实施聊计划告诉大家后,寇白门毫不留情的将所有饶大海碗都斟满了酒。按这海碗是不应该出现在皇宫这种地方作为酒器的,可是寇眉办事认真、而且还是比较习惯那些地方上的俗成规矩。海碗沉甸甸的端在了众人手中,秦拱明刚刚并没有多喝,对于这一大海碗的酒他也并不在乎,他将这碗酒举到眼前‘咕咚咚’一饮而尽。其他人也不含糊,都把酒喝干了,只有邓凯不但酒力不行,看到寇湄来到了自己的身前劝酒,他酒还没喝,人就已经醉了。“寇家娘子,这邓大人你可认得?”看到邓凯表情异样,李元胤好奇的问了寇湄一句,寇湄则毫无表情的:“女子无缘,此前未曾和邓大人谋面。”对于李元胤的察觉和寇白门的掩饰,朱四当然不会去拆穿。

李元胤挠着自己的脑袋摇着头:“这不科学呀,不过既然不是旧相识,那就更好了,免得有人情难以驳回。你看看咱们的这位邓大人,不但滴酒未沾,口水都已经流到那碗里了,邓凯啊,不是兄弟你,要真是喜欢人家那就娶回家做个妾室不好吗?在这里平白的现眼,您可是子近臣啊,矜持点儿不行吗?”听到李元胤一半儿关怀一半儿嘲讽的调子,邓凯终于用手捋回了自己耷拉在外的长舌头,又吸溜回了嘴角里流出来的口水,刚要把酒喝干,又被高必正拦住了。“寇家大妹子阿,这不像话呀,你是监斩官,啊不,是监酒官,他刚刚不听你的命令,只顾着看你了,这按照规矩可得罚呀。”邓凯的脸臊的已经红到脖子和耳朵了,他低眉顺目的对高必正点头道:“龙虎将军的话极是,莫将认罚。”完就喝干了一碗,又让寇湄再斟了一碗,紧接着又一饮而进。不过这下酒有些喝得急了些,邓凯看到那寇眉,原本就已


状态提示:八百八十四章 添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