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冉魏霸业>第0363章 三征高句丽

最终的戏剧性结果是:隋朝两代皇帝四征高句丽,高句丽还没有灭掉,自己反倒先被推翻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见高句丽虽然小,但是又顽强又奸诈。

隋朝两代皇帝没有完成的任务,就落在了唐朝皇帝的肩上。

唐朝时期,因为公元643年,李世民派到高句丽的使者谈判失败,让李世民非常恼火,遂在次年决定以武力解决高句丽。公元644年,李世民吸取杨广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教训,采取自愿参军的征兵模式,共调兵10万,向高句丽发动战争。

这样一方面,没有给老百姓造成过度的负担和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士兵是自愿出征,也增加了士兵的战斗力。

并且,李世民还亲自来到前线,对生病的士兵进行慰问,这也让士兵的凝聚力和士气十分高涨。因此,李世民征高句丽的战果还是十分不错的,虽然没有灭掉高句丽,但是攻破好多城池,斩杀高句丽士兵无数,俘虏财物男女无数,最后因天气原因从容撤军,满载而归。

虽然后来,李世民没有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却采取了不放弃策略,就是部署兵力,分拨对高句丽不断发动骚扰,影响高句丽,使其不得发展。这也为以后“二圣临朝”时期灭掉高句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公元660年,此时唐朝已经进入唐高宗时期,唐朝廷派遣苏定方、李勣等将领为统帅,统兵10余万,发动攻打高句丽的战争,到了公元668年,高句丽全境城池全被唐军占领,至此,高句丽灭国,高句丽的贵族和百姓共计数十万被俘迁内地。

有关灭掉高句丽的皇帝是谁?

有人认为是唐高宗,有人认为是武则天。但是根据史载的时间来看,应该是武则天。

原因是,灭高句丽的出兵时间发生在公元660年,而恰好这一年,唐高宗风疾之病已经严重到了不能自理的程度,头晕目眩,只能卧床养病,而朝廷大事全由武则天负责。到了公元661年的时候,李治病情好转,想御驾亲征高句丽,但被武则天阻止,可见当时的朝廷已经由武则天控制。

公元664年,李治对武则天大权独揽不满,想联合宰相上官仪废掉武则天,但结果上官仪被满门处死。

从种种迹象来看,自公元660年因李治病重开始,朝廷大权已经逐步由武则天掌控。在这期间,前方战事有关军报,乃至军事方略,应该皆有武则天以李治名义主持了。

因此可以说,高句丽的灭国,虽然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但是因李治患病不能理政,故朝廷命令皆以皇帝李治之名而出,而实际发出命令者则是“二圣临朝”的武则天。

所以说,隋唐三代皇帝都没有灭掉的高句丽,实际上应该是被武则天灭掉的。

那么为何隋唐三代皇帝都没能灭掉的高句丽,却被武则天灭掉了?

总的来看,隋唐三代皇帝灭不掉的原因是:隋朝两代皇帝失败的原因是,一是缺乏对高句丽小国的特点和其地理形势的认识,二是缺乏正确的部署。

尤其是隋炀帝,虽然三征高句丽,但是部署混乱。

唐朝之李世民征伐高句丽,在调度部署上,吸取隋朝教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因天气原因没有灭掉终是遗憾。但前面这些失败或阶段性胜利,却为武则天灭高句丽创造了条件,再加上高句丽内部也发生了一定的内乱。

此外,武则天时期使用的统帅,都比较厉害,比如苏定方、刘仁轨、庞同善,尤其是李勣,这是一位能够出将入相战神似的名将,文武兼备,用兵如神,而且精通医学,编写了世界史上第一本药典《唐本草》,他是灭高句丽的首功之首发

因为各种因素,所促成了唐高宗时期最有利的灭高句丽的形式。

倘若换一个女人,唐高宗头晕目眩不能理政,恐怕灭高句丽没那么顺利了。

正是因为这个女人不是别的女人,而是武则天,一个天生的政治奇才,一个有手腕有能力的女政治家,强势、有魄力,所以她才能在唐高宗病重之时支持朝廷,使得军令能够得以顺利执行,后方稳定,前方部队安心作战,一鼓作气灭了高句丽。

武则天此作用,不能忽视。

最终,冉闵还是没有决定是否出兵救高句丽。当然了,这不是说冉闵优柔寡断,而是冉闵的恶趣味作祟!

实际上,冉闵已经决定插手慕容鲜卑针对高句丽的战事,可是他还想看一看谈迁哭魏庭,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首发

群臣下朝,还是看见谈迁和高月茹跪在那里,雪花飘到了头顶上,身上,几乎把他们弄成了一个雪人,但他们依旧没有动弹,仿佛死了一般。

若不是他们的嘴巴依旧在哈气,可能众人都以为这二人死掉了。

这时,又有一个侍卫拿着两件毛毯过来:“高公主、谈大人,你们还是回去吧。今日朝会上,大王与众臣又议起了救高句丽之事,可是又搁置下来了。这事情一时半会儿的可能不能解决,所以你们还是先回去吧。”

“不,我们就跪在这里。”高月茹倔强地道,“把你的毛毯拿回去吧!除非魏王答应出兵救高句丽,不然我高月茹就是跪死在这里,被活活冻死在这宫门口,也绝不接受你们的毛毯,也绝不会驿馆去的!”

“这……”侍卫有些难为情。

过了一会儿,等到这侍卫走了,谈迁又劝道:“唉,公主,你这是何苦呢?要不你先回去吧。臣一个人在这里下


状态提示:第0363章 三征高句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