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扶明>第399章各自心思

少保乃是一种荣誉称号,乃是三孤之一,获得的难度,不亚于爵封公侯。

岳飞抗击金军,被封为少保,于谦抵御瓦剌,保卫北京城,也只是被封为少保。

三孤、三公这样的荣誉称号,一般而言,非大功绩,或者辅佐皇帝多年的有功之人,不能得到。

虽说近些年,明朝存在爵位和称号滥封的现象,且郑芝龙便封了太师,但是总体而言,三孤和三公的称号,朝廷还是给的比较少。

近年随着朝廷站稳脚跟,可以看出来,隆武想要恢复朝廷威严,对于爵位和各种称号的赐予都谨慎了许多。

现在朝廷肯定是不能给赵铭封王,那么给个少保的荣誉头衔,又令赵铭督南直隶、浙江、山东三省军务,实际上可以说,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奖赏。

只是这个旨意,赵铭却不想接,因为他的属下没有得到升迁,而且浙江是太子朱以海的地盘,赵铭督不到那里去,湖东和山东本就是东海镇势力范围,所以他并未得到实惠。

看朝廷派傅上瑞前来总督,又让他督南直、山东、浙江军务,想必皇帝的心思,必是军政分离。

这对朝廷而言,无可厚非,不过赵铭现在却不愿意交出行政的权利。

赵铭眼下一年得花好几百万两,交出行政权,就等于交出财权,将地方财政交还中央,朝廷委派的官员,未必能推行他的政策,收上来的赋税,肯定满足不了东海镇的消耗,而朝廷也不可能拿那么多银钱来养东海镇。

这样一来,东海镇就被卡了脖子,搞不好,东海镇要瓦解。

再者赵铭对眼下明朝的体制,并不信任,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人治,多数时候是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意志,来凭借上级批示来进行治理,是事后之治。

这些意志常常没有约束,凌驾于律令之上,治理办法按着个人意志去办,如果皇帝圣明,那还好说,如果不圣明,那就是灾难。

眼下大明的制度,或者说历代王朝,其实都是人治,是按照人的意志及其对利益的要求来行事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赵铭是不会交权的,除非社会实现变革,实现法治,实现事先之治,按照事先建立的律令规则,令出必行,各方遵守。

而现在,明朝的政治,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通常是谁掌权,就按着谁的意思来。

如果交出行政权,而上面的意志又是要限制自己,那岂不是作茧自缚。

此时,赵铭只信自己,况且属下都没升迁,连下属的功劳都讨不下来,今后队伍还怎么带。

傅上瑞听了赵铭的话,有些震惊,旁边的李枝枝也微微抬头,看了赵铭一眼,又低下头去。

堂上马士鳌、陈明遇等人,也感到意外,不过遂即便明白了赵铭的意图,这个旨意确实不能接,不能退让。

傅上瑞有些不敢相信,“国公可是要拒旨”

赵铭再行一礼,掷地有声,朗声道“此次出征,收复失地,全赖将士用命,幕属操劳,臣以得厚爵,将士和幕属却未得封赏,臣独领其功,实在惭愧,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次朝廷将赵铭推荐的人才,都压了下来,其实是何腾蛟故意为之,目的就是给傅上瑞制造机会。

两人原本的盘算是,赵铭得了封赏,属下将士官僚却不见封赏,必对赵铭生出怨恨,届时傅上瑞便可上书,为他们说话,何腾蛟再批下来,便使得傅上瑞能够卖众人一个人情,也让众人见识他的能量,从而在湖东打开局面。

傅上瑞见赵铭识破,心里不禁有些紧张,而赵铭不接诏,他也没奈何,沉默一会儿,才平静叹道:“即是如此,本阁只能暂且收了圣旨,然后快马通告陛下,待禀明陛下,再作计较。”

赵铭站起身来,拱手道:“有劳傅阁部,本帅亦上书一封,言明此事。”

傅上瑞遂即收了圣旨,重新封好,勉强地笑笑“如此最好,不然本阁不好像陛下解释”

当下赵铭又与傅上瑞交谈一阵,而宣旨的事情让傅上瑞感觉到,赵铭这个人并不好对付,他现在初来乍到,不敢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和意图,交谈之间,都是十分客气,并没有摆朝廷大员,大学生督师的架子。

两人说了片刻,傅上瑞便告辞离去,待他走后,马士鳌忍不住问道:“大帅拒旨,皇帝心中恐怕不快,以后该怎么应对”

封建王朝,皇帝掌握至高权力,用人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只要皇帝觉得你不忠心,或者威胁到他的地位,哪怕是宰相,哪怕有在高的功劳,要办也就是一念之间。

当年严嵩父子,权倾朝野,倒台也就是一瞬间。

当然,现在朝廷不比以前,藩镇实力做大,皇权衰落,可是东海镇毕竟是扶保大明,以后随着战争胜利,朝廷的权威会慢慢树立,届时皇帝会逐渐重新掌握权利,届时朝中之人发现局势转好,大明危险不再之后,就得拿赵铭说事,要是皇帝不信任东海镇,东海镇该如何自处

马士鳌等人的内心,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要追求自我的利益,一方面又受到忠君思想的束缚,想要即得到皇帝的信任,又能活得自己的利益,希望可以共存。

赵铭现在的使命是斗满清,今后要实现变革,肯定是要斗皇帝,建立君权与臣权的平衡,得罪皇帝的时候还多得是,所以他并不担心。

赵铭摆了摆手,“无妨,陛下圣明,


状态提示:第399章各自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