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兴汉使命>第460章 制定规则

葛坡大营之中,邓艾和钟会带着四万大军进驻,成功的断绝了曹魏大军再次进入淮南的希望。

卧牛山的麒麟军驻地,辛宪英找到了刘立,有些不解的问:“刘副将,你可知道父王为什么让你来主持葛坡会猎吗?”

刘立点了点头,认真的回答说:“英子,创业难,守业更难。每一代都必须要有创业的经验,才能更好的掌控兴汉国。父亲这样做,只不过是把淮南战场当成了一块试验田。用来考验我们掌控全局的能力和制定游戏规则的合理性,最重要的是有一支可以保障游戏制度的核心力量。”

在刘立看来,父亲一直坚持实践教育,以寿春和安风津储备的兵力作为安全保障的支撑点,就是为了让他可以放心大胆的练手。

葛坡会猎是一场兴汉国与魏国将二代之间的见面交流会,也是一场由刘立主导的游戏规则制定和测试。曹魏大军已经失去了在淮南战场的发言权。刘立用比斗的方式来决定释放俘虏的规模,就是告诉曹丕等人,葛坡的仗要怎么打,一切都是麒麟军副将刘立说了算。

这就是兴汉王刘正教育儿子的特殊方式。给出一个淮南战场,这是一份真实的考卷。安风津是填空题,只要按部就搬的战斗就可以了。葛坡是选择题,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成则天堂,败则地狱。这就是专以成败论英雄。庐江城就是压轴题,如何迫使曹仁心甘情愿的掉入陷阱?阳谋的使用需要提前布置好相关的力量,让曹仁别无选择。

谋士榜上的排名,不是看个人名气来定位,而是以最终的谋划结果,作为衡量谋士水平层次的唯一依据。

望子成龙,可是孩子怎么样才能成龙,只有创业才是硬道理。以兴汉王刘正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四面开花,一鼓作气的在三十年时间之内完成华夏的一统。可是想要代代都有进取的子孙,就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事。忘战必危的道理可不是危言耸听。

淮南战场历练刘立,让一个不满十六岁的青年主持大局。这是一种伟大的尝试。兴汉国不怕失败,只要刘立可以成长起来,就可以应对未来的所有战斗和挑战。

辛宪英觉得兴汉王刘正是在拔苗助长。可是身逢乱世,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没有资格置身事外。更何况是梅园的继承人,早当家做主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刘立作为梅园的唯一继承人,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制定规则,并且准备充足的力量来保障规则的顺利执行。

淮南战场上的一切,都得由刘立说了算,这就是兴汉王刘正给刘立的考验。刘立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淮南的归属。陈到等人的作用就是立足寿春和安风津,确保兴汉军在淮南战场上的底线。至于剩下的地方,就让刘立和麒麟军自由发挥。

杨修的亲自坐镇,就意味着刘正的心中对于淮南战场的底线——就是寿春和安风津。葛坡可以没有,卧牛山也可以放弃,安风津不能有失。

刘立在葛坡会猎的表现,让曹丕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人的阅历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阅历就相当于虚度光阴。这就是传说中的无志空活百岁。

魏王曹操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还对几个孩子不放心,总想着把世子之位悬着,替几个儿子把关。可是选择的余地多了,总有些瞻前顾后。

兴汉王刘正可不一样,只有一个儿子,早就成了世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刘立从小就接受了高层的教育,掌控全局需要经验。淮南战场就是刘立刷经验的地方。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刘立做得比较好,既展示了自身的能力,也让身边的人得到了发挥才干的舞台。葛坡会猎,其实是两种教育思想的碰撞。

魏王曹操家庭薄,望子成龙又怕孩子败家。想要锻炼孩子,却又不敢让孩子们放手施为。戴着枷锁跳舞,还必须要完成高难度动作。这就是强人所难。

兴汉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不说财大气粗,也是府库殷实。再加上只有一个儿子,可以放心大胆的拿淮南战场给刘立练练手。这可是培养儿子能力和威望的最佳试验场。

至于可能存在的隐患,兴汉王刘正倒也不至于因噎废食。以史为镜,就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既要给刘立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可以鞭策兴汉王刘正谋划周全。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兄弟肯定会分家,孙策和孙权两兄弟就是前车之鉴。父与子之间也不一定同心。面对权力的诱惑,如何确保兴汉国的完整,就得考验刘正的智慧了。

既不能做唐高祖,也不应该做唐太宗。儿子成了龙,老子睡窝棚;儿子不争气,江山换别人。凡事都会进退两难,选择了就没有机会后悔。

兴汉王刘正要做的,就是让刘立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父辈的成功之路,儿子不可以复制。一招鲜吃遍天的唯一结果——就是富不过三代。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二十年。这就是所谓的江湖规则,更是天下大道。一套理念只适用二十年,这就是思想周期率。刘正不指望可以立万世基业,只是想要让思想用周期率的特殊规则,找到一条可以自行调节永恒规则。

刘正已经耐心的读完了百科全书,总结出了十二字规律——立法为准,依法立国,依法治国。这就是兴汉国的核心三大原则。

确保立法阶层的人员比例永不动摇,才是有法可依的根本。


状态提示:第460章 制定规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