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小太监纵横大明>第三十六章 战通州(二)
先到的勤王兵马的统兵将领议事,共同商讨退敌之策。各地将领统属不一,各怀鬼胎,加上卢象升新败,大家心里也有点不服气,所以吵来吵去的没个章程,最后在卢象升的坚持下,才勉强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分进合击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以自己的山西营为诱饵,引诱清军来攻,其他各路人马先向两翼迂回,一旦清军和山西营接仗,其他各路人马迅速从侧翼和后面进击清军,只要能缠住清军,不使他们继续南进,等其他各路兵马到了,形势就可以逆转了。这个方案要想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个就是山西营有足够的实力可以顶住数万清军的攻击,为合击创造条件,另一个条件是其他各路兵马能顾全大局,全力反攻。连卢象升自己都清楚,这个计划实在太冒险了,别人不说,就是他自己的这一万多人马要想顶住数万清军的进攻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众将离开后,卢象升左思右想的不是滋味,觉得目前这个方案胜算不大,还是王强提出的方案是最合适的,可最终还是强烈的自尊心占了上风,他宁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向那个小太监低头。

在遵化城内,清兵统帅多尔衮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此番带兵南下,目标只有一个,捣毁通州特区,打掉这个大明复兴的源头!此次出兵,他带的是满清最精锐的人马,左右先锋鳌拜、多铎都是能征惯战的猛将,鳌拜更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武艺精湛,力大无穷!此次进兵原本十分顺利,大明的军队纪律松弛,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一路下来根本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如今通州特区已近在咫尺,不过多尔衮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清楚,如今清军已经深入大明腹地,劳师远袭冒着极大的风险。眼前这个卢象升极不好对付,昨天一战,虽然获胜,但也试出这支来自山西的明军铁骑还是有一点战斗力的,要想突破山西营,少不得得经过一番血战!自己的部队虽然士气正旺,但也多少有些疲惫,而且经过一路的征战,也折损了不少人马,粮草也有点接济不上,一旦久战不利,纠缠下去,有被明军围歼的危险。

经过一番权衡,多尔衮最终下定决心,迅速击溃面前的山西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捣毁通州特区,完成此次南下的战略任务!多尔衮当即命令击鼓升帐,召集各部将领,部署明天会攻山西营,占领通州城!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螯拜亲统前锋营的一万兵马呼啸着杀奔山西营,多尔衮带领中军二万人马跟进策应,另有后营一万人马押后监视其他各路明军的动向。

螯拜一马当先冲在队伍前面杀向明军的营盘,守营的明军只胡乱的放了几箭就四散奔逃了,螯拜带兵冲入明军大营,不想偌大的军营寂静无声,人影都不见一个,竟是一座空营!

原来,这卢象升也算老辣,他考虑到用自己的这点儿人马和清军硬拼肯定支撑不了多久,必须用计谋,他冥思苦想了半宿,才想出了一个火攻的计策。他估计等到天一亮,清军肯定会前来踏营,所以趁夜悄悄撤出兵马,在附近的林中埋伏,把从通州特区带来的两车火药包和大量的柴草等易燃物混在一起放置在营中各处,然后命一小股士兵在营中游动,迷惑清军。

却说清兵杀入营中,见是一座空营,以为明军怯战,已经趁夜逃跑了,都纷纷下马,冲到帐篷里四下去搜寻战利品。埋伏在林中的卢象升看的分明,见清军已然中计,他把令旗一挥,数千明军从密林中杀出来,一齐放箭,一时箭矢如蝗向清军射去,火箭射到营中,引燃柴草,点燃了火药,一时火光冲天,爆炸声连连,清军突然遭袭,立时大乱,被烧着衣服的士兵哀号着满地打滚,被爆炸声惊吓了的战马四散狂奔。

卢象升看时机差不多了,掌中长枪朝天一挥大声呼道:“山西营的弟兄们,清军已经乱了阵脚,我们杀敌立功,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兄弟们,跟我冲啊!”说完,他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一万山西铁骑呐喊一声,紧随其后,旋风般向乱做一团的清军掩杀过去。

螯拜此时才如梦初醒,知道中了明军的计,立即命令吹号退兵,螯拜的前锋营是清军中的精锐,训练有素,听到号声,立即从大营中退出,重新集结编队,那些丢失了马匹动作慢的清军则被赶到的明军铁骑踏成了肉酱。螯拜见明军只有万把人,和自己的兵力相当,心中并不惧怕,他在马上大声喝道:“八旗勇士们,汉人只会耍阴谋诡计,真刀真枪的不是我们的对手,兄弟们,给我杀!”他声若洪钟,传闻数里,一声呼喝立即稳住了军心,激起了斗志,清军发一声喊,迎着明军杀了过去。转瞬之间,两军轰然撞在一起,顿时人仰马翻,厮杀成一团。那卢象升本是一员虎将,手使一杆长枪,上下翻飞神出鬼没,带着一队亲兵杀得酣畅淋漓;那螯拜力大无穷,有万夫不挡之勇,手中一支狼牙棒,在明军中左冲右突,当者立毙,所向披靡。两军都是精锐,士气旺盛,一时杀了个旗鼓相当。

两万士兵在空旷的郊野绞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的血腥的气息,战士的吼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伤者的哀号声、兵器的碰撞声响成一片,那些受伤落马的士兵,很快被马蹄踏成肉酱,被斩落的人头,残断的肢体随处可见。

残酷的厮杀进行了半个时辰,明军战斗力本就略逊于清军,加上远途跋涉,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战通州(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