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丹本打算在宴席之上,依靠计谋突袭杀掉马括,不料却被马括反咬一口。自己丢了舞姬,失了俸禄,那马括反而白得了一百五十金的赏赐,真是越想越恨!
只是今日宴席,乃是赵王的大事,他也不敢在此造次。
经过这么一件事,演出暂停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赵王那里。
刘彭祖觉得气氛烘托得差不多,大家也都喝了些酒,微微上头,都面含微笑,便开始今日的主题。
“推恩令推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不知执行起来严格不严格。寡人最爱两子,一乃太子刘丹,一乃王子刘昌。如果照推恩令所吩咐,分封他们一人两县。照此下去我赵国三代之后可就不存在了啊。”赵王自嘲般地说了几句,底下没人敢接话。
推恩令可是武帝时期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是架在诸侯王脖子上的一把利刃,让他们硬抗也不是,躲又躲不掉。
如果推恩令真的可以贯彻执行下去,确实如刘彭祖所说,不出百年,各个封国的势力恐怕连大一些的列侯都不如了。
说起这推恩令,就不得不提西汉时期的“削蕃”政策。
自从西汉立国开始,削蕃就一直是每一位皇帝的第一要务。从刘邦建国之后开始的南征北战,到景帝时期的八王之乱,削蕃和反削蕃的斗争就一刻都没有停歇过。
直到汉景帝平定八王之乱以后,各诸侯国终于是没有了跟中央政府叫板的实力,于是便有主父偃继承晁错遗志,提出了削蕃策,给予各诸侯国最后的致命一击。
所谓推恩令,意思便是各诸侯国的传承,不再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一一传递,而是将各诸侯国的封地当作诸侯王的财产,诸侯王的每一位王子都有平等的继承权。
也就是说,刘彭祖有两个儿子,赵国有四个县的封地。有朝一日赵王作古,这四个县就要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人两个县,成为两个封国。
三国时期的一代雄主刘备,以卖草鞋为生,却一直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刘胜和刘彭祖乃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封地就在赵国北面。
按说皇室后裔,不至于那么落魄,然而在三国时期并没有人质疑刘备的身份,甚至当时的皇帝都要唤他一声皇叔,让人很是费解。
然而,结合了推恩令就不难理解了。要知道,刘胜生了一百多个儿子。都不用到三百年后的刘备,就是刘胜的孙子,没个谋生的技能的话,饿死了都不稀罕。
且不说赵王想不想谋反,即便是想谋反,也不能直接说出来,需要有意无意地说个不太相关的事情做个引子,然后再找个托儿来说出来,才是常规套路。
刘彭祖是聪明人,自然懂的用套路。只有傻子才会直来直去地把自己的底牌露个干净。
推恩令便是这么一个好的引子。
可惜的是刘彭祖说完之后,底下并没有人接话。
赵王是人精,底下的人也不是傻子。
见无人回应,刘彭祖只好点将了。
“不知胶西王可有何看法?”
马括顺着看了过去,见所谓的“胶西王”正是自己在茶馆见到的胶西国的人。
猜来猜去还是猜错了身份,还以为那人是胶西国的高官,哪知人家就是胶西王本人。
胶西王一脸冷笑,道:“寡人又没有子嗣,推不推恩关我什么事?”
马括闻言,心中一愣又一愣,总共两愣。
第一愣,愣得是封国国王竟然独自来到别的封国玩耍。第二愣,愣得是胶西王看上去也有四五十岁了,居然还没有子嗣。
要说起来,封国国君确实不可以到处乱窜,只能在自己的封国,只有王子公主们才会管得稍微松懈一些。
这也是刘丹敢去定襄,衡山国公主刘无采敢来赵国的原因。衡山王也是出于谨慎才不敢亲自来赵国,才派了公主以游玩的名义到了赵国,不想引人注意。
那么为何胶西王刘端就敢这么放肆,到处乱窜呢?这就和第二愣有关了。
史载刘端:为人贼戾,又阳痿,一近妇人,病数月,有所爱幸少年,以为郎。郎与后宫乱,端禽灭之,及杀其子女。
可知,刘端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于是乎,刘端从此便放飞了自我,过上了神仙般的逍遥生活。
有人跟他说某某官员干了什么坏事,他直接就给人家免职。
有人说今年赋税收了多少亏了多少,问来年怎么办?人家刘端直接大笔一挥,不收税了!
不!收!税!了!
就是这么任性。
再有人每天去王宫里烦他,刘端就在王宫修了个小门,专门供他溜号。
有人把状告到了刘彻那里,刘彻念在他是同胞兄弟,不忍心责罚,也就放纵起来。
没有受到惩罚的刘端更加地肆无忌惮。
不过除了荒诞一些,刘端倒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刘彻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什么帝王家的兄弟情,都是哄傻子玩的。只要不去触碰谋反这条红线,帝王对这些贵族的容忍度还是非常高的。
刘端是因为未来人生无望,一股自暴自弃的心态才这样荒诞行事,人却不是傻子。
他也知道刘彻的底线,知道什么事刘彻会忍,而什么事刘彻不会忍。
因此,刘彭祖说出那番话之后,被刘端打太极般地把这个话题给绕了过去。
“哈哈,胶西王放浪江湖,很是让为兄的羡慕啊!神仙般的日子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