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纵横西汉>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行说的伎俩

且鞮侯的分析,切中要点。伊稚斜点头道:“正是此意。只是想要守住漠南,诸位还有什么办法吗?”

中行说道:“我看楼烦小王立尤姜手下的两员小将智勇双全,大单于不如问问他们的意见?”

中行说见挑唆汉匈开战的希望已经不大,突然将矛头转向了马括和罗杰夫。

既然大事上已经无力回天,那么搞死马括和罗杰夫出一口气也是好的。

不得不说,中行说身上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品质。比如说:坚韧,理智。

所谓坚韧,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中行说在挑唆汉匈开战的道路上,堪称坚韧不拔!

这里的理智,不是大是大非的理智,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舍得牺牲一些利益的理智。

就马括做下的事情,中行说恨不能生啖其肉。当马括和罗杰夫进入大帐的时候,中行说便发现了他们。

然而,在挑唆汉匈开战的目的没有达成之前,中行说生生地忍住了心中的恨意,暂且地放过了马括和罗杰夫。

其实,站在中行说的立场之上,他也不得不对马罗二人进行打压。

中行说被马括和罗杰夫三番五次地打脸,匈奴高层人尽皆知,各方面也都在等待中行说的下一步动作。如果中行说不反击的话,那么以后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可以踩他一脚了。

中行说当然知道,在马括和罗杰夫的背后还站着大祭司,他却不得不应战。

马括知道,中行说此时点他们的名字,必然没安好心。并且,依着中行说阴狠的性子,必然还有后手。

马括不敢大意,小心地应对着:“大单于,我以为次王的建议比较妥善。左贤王,右贤王,左大都尉的说法也都很有道理。如何定夺,还请大单于圣裁。”

大单于道:“那么,你到底支持哪种说法?”

马括心中正在天人交战,无数念头在相互交织。

如果此事问话的人是刘彻,那么马括必然会知无不言,言之不尽,有多少说多少。

可是,面对匈奴大单于伊稚斜,马括就不得不斟酌一下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虽然马括内心之中,抱着汉匈兄弟一家亲的态度,却不代表他会帮着匈奴人去打大汉。

即便是兄弟,也是大汉把匈奴打趴下之后,听自己话的小兄弟。

只是这样一来,话该怎么说就很有难度了。

替匈奴出主意,肯定是不行的。可是随便糊弄,匈奴高层的几个首领又不是傻子,哪能糊弄得住。一个不小心,把自己拖出去砍了脑袋,可就让中行说这个大汉奸得逞了。

马括相信,只要自己应对得稍微有一个不慎,中行说一定会为自己的覆灭之路添一把柴火。

来不及细想,马括说道:“我以为,各位贵人的说法并不矛盾。大单于和次王一起在漠北建立王庭,左贤王经略北平,渔阳,右贤王经略西域,总有一路会开花结果。”

伊稚斜觉得马括说得挺有道理,点了点头在慢慢思考。

中行说却抢道:“好一个分兵之计。你将我匈奴兵分三路,然后好让你汉国各个击破吗?”

帐内众贵人闻言都看向了中行说。虽然他们都知道马括和罗杰夫是汉人,却不知道他们是汉国封奸细。贵人们都在等待中行说列举证据。

中行说继续道:“早就看你们不对劲。立尤姜乃是楼烦小王,近日才投靠我匈奴。你二人又是汉人,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现。说!你们到底是不是汉国的奸细?!”

贵人们又都将目光看向了马括和罗杰夫。

看来,他们暂时选择相信了中行说的话。

虽然他们痛恨中行说,但汉代中行说是一个坚定的反汉人士。

匈奴人对投靠自己的汉人持热烈欢迎的态度,并不代表他们也欢迎汉人的奸细。

如果让他们知道谁是奸细,他们不介意立马清理门户。

马括此时非常地被动。

如果一个人可以被骂死的话,恐怕中行说已经被马括在心理骂死好几回了。

因为中行说的分析,处处都在点子上。

马括那番话,确实是存了让匈奴人分兵的心思。虽然不知道这样可行不可行,至少可以给大汉多一些喘息的空间。

而至于奸细只说,也是直中靶心,因为他们就是奸细!

然而,事是一件事,嘴却两张皮。

一件事是好是坏,全在一张嘴怎么说。上嘴皮和下嘴皮一碰,处处都是学问。

马括道:“我楼烦部和白羊部战败,楼烦王和白羊王远遁漠北,留下我们一些小部落在楼烦故地。我们好不容易,冒着千难万险才回到漠北,中行说大人却要污蔑我们为奸细,不知是何居心?

难不成以后我们只要打了败仗,只有投降汉人才行吗?逃回来的都是奸细吗?”

此话一出,匈奴贵人们私下交谈了起来。如果真的按照中行说的说法,将马括和罗杰夫按照奸细来处罚,确实会起到一个非常恶劣的示范效用。

正如马括所说,以后就不会有人冒险突围回归匈奴大本营了。

见局势稍稍缓减,马括继续道:“三路作战计划,乃是大单于,次王,左贤王和右贤王定下的计谋,我觉得计谋高妙表示支持,怎么就成了分兵之计了?

难道说大单于和诸位贵人都是在祸害匈奴,只有中行说大人是一心一意地为了匈奴发展壮大而考虑的吗?”

此言一出,帐内贵人们哄堂大笑了起来。

<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行说的伎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