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纵横西汉>一三九、志愿兵炒面

刘彻闻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被气笑了:“还不快说!”

马括道:“臣的设想,便是炒面!”

“炒面?”

“什么是炒面?”

在坐的人纷纷交头接耳,都不知道这炒面是个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把去了麸皮的麦子磨成精面,然后用猪油炒熟即可。”

“哦,对了。”见大家还是不太明白,马括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放在面前的案子上,徐徐打开,道:“这便是炒面,调上水就能吃。如果事情紧急,直接干吃也行。”

马括抓了一小把炒面吃在嘴里,干嚼了几下没咽下去,赶紧喝了一口茶,道:“就是不太好下咽。”

“炒了好几次,这次还算比较满意,口味也比较好。”马括跟着介绍了一句。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马括包袱里面褐色的粉末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马括朝着刘彻拱手道:“陛下,可否给各位大人每人冲调一碗,让各位大人亲口来评判一下?”

刘彻道:“来人,快去端水和碗来!”

马括道:“炒面用开水冲调,十分美味。然而行军打仗,不能那么讲究,用冷水冲调也能勉强入口。”

卫青道:“陛下,不如就用冷水冲调,看看到底如何?”

刘彻道:“正是。军粮以方便为第一,美味其次。咱们就以战场状态模拟,用冷水冲调。”

“陛下,此物的口味倒也不是非得热水才行。如果在里面掺杂一些葵花籽,花生碎,萝卜丁,再辅以些微的香料,也能提升口味。”

马括说的,其实就是后世的油茶。

油茶大放异彩的时候,正是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候。

小时候,在学习《谁是最美丽的人》时,里面写着志愿军战士吃一口雪,一口炒面来充饥,马括还以为是冻得冰冷的炒面条,当时还真的觉得志愿军很辛苦。

后来才知道所谓的炒面,其实就是自己家乡的“油茶”,而油茶可是自己的最爱。

当然,即便是每日吃油茶,也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也比吃冻成冰的面条强吧。马括回想起自己幼稚的想法,不禁摇着头笑了笑。

马括沉浸在回忆中,无意之中的举动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卫青道:“马括,你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马括闻言,猛地醒悟过来,道:“啊?没有没有。只是想起来小时候吃的油茶,现在都觉得美味。”

卫青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道:“这么说来,我倒是挺期待你的油茶了。只是,你刚才说的花生是什么?”

马括心中一惊,才醒悟到花生是明朝才传入中国这时候还没有呢,便圆谎道:“就是一种和豆子差不多的东西,用炒熟的豆也可以代替。”

其实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用豆子代替反而更好。

不一会,碗和水已经准备好。

马括先示范如何调制炒面,边调边说道:“这冲调炒面,也没个甚哈数,水多了多放点水,水少了少放点水,长短能咽到肚子里就行。”

马括按照一面五水的比例冲调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浓度,搅匀了以后一饮而尽:“爽!”

确实爽,口感还不赖,没丢脸。

卫青先是抓了一把炒面放嘴里,急着就要下咽,没想到一口没咽下去,反而被呛得剧烈咳嗽了起来。

身旁的黄门赶紧给卫青倒水,捶背。

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卫青又哪了一把勺子,舀了一勺炒面,在水里面加了点水,看那比例大概就是二面一水的比例,吃到了嘴里。这次没有急着下咽,而是慢慢感受着炒面的干燥度。

这配比也就是勉强可以下咽的程度。

卫青眉头一挑,道:“不错!”

紧接着,卫青尝试着不同的浓度,思考着不同状况下,士兵可能遇到的情况。

其他人依样吃了一口,表情变得十分精彩。

比如张骞一脸震惊,桑弘羊一脸满足,霍去病一脸兴奋……

看得刘彻都有些坐不住了:“给朕也盛一碗过来。”

“陛下,这没试过的餐……”身边的老太监低声提醒道。

刘彻眼睛盯着马括的炒面,目光被深深地吸引住,喝道:“快去!”

老太监浑身一震,一路小跑地赶紧去盛炒面。

马括见状,鼻头有些发酸。

皇帝的餐食,向来都是严重监管。现在刘彻不顾一切地要亲口尝尝马括私自带进宫里的食物,就是为了制定讨伐匈奴的大计。说刘彻以身犯险都不为过。

原本还对刘彻的好大喜功有些不满的马括,忽然对这个忧国忧民的刘彻充满了好感。

瑕不掩瑜的千古一帝,是马括对刘彻的新评价。

马括双手奉上布包袱,老太监恭敬地接过,承到了刘彻面前。

刘彻学着卫青的样子,从干到稀地尝试。有卫青的经验,刘彻倒是没有被呛咳嗽。

大家屏息凝视,纷纷停手,看着刘彻的反应。

吃了几口,刘彻放下碗和勺子,问道:“卫青,霍去病,你们说说吧。”

这二位是真正带兵打仗的将军,他们的意见最重要。

霍去病难掩脸上的兴奋,道:“这种炒面口感极佳,又抗饿。寻常士兵一天只用一斤就够。每人携带三十斤的口粮,足够大军消耗一个月!”

刘彻目光火热,却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卫青。

卫青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应道:“正是!”

刘彻目光转向了桑弘羊,


状态提示:一三九、志愿兵炒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