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纵横西汉>二、各怀心思

李广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光。

在历史上,跟李广一起出右北平的,是博望侯张骞。

正是这位大汉最精通匈奴的人,在打仗的时候犯了公孙敖一样的错误——“失期”,也就是说作为匈奴活地图的张骞,也迷路了。

历史上,张骞也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辛苦博来的爵位。

这一次,有了马括这样的穿越者在,避免了这样的悲剧。

张骞作为西域通,匈奴通,跟随在霍去病的军中。而将同样对匈奴很熟悉,行事更加稳妥的黄光,派遣到李广身边辅佐。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则是跟随霍去病出征。

“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到时候看老夫怎么活捉匈奴左贤王!”李广难得地高兴,根本没把黄光的话放在心上。

同样地,他也没觉得黄光提这个反对意见有什么不妥,并没有怪罪黄光。

黄光道:“将军,小心无大错,还是谨慎些好。”

李广道:“你想谨慎便谨慎吧。某家只带五千精兵凸前,剩下的交给你如何?”

好不容易打上了前锋将军,李广怎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李广打仗,跟他家祖上,秦国大将李信一样,大开大合。

李信当年打仗便是,胜则大胜,败也是大败。

这样的作战风格就想李家的标签一样,传到了李广,再传到了李敢,再传到了李广的孙子李陵。

遗憾的是,只有李敢跟着霍去病封狼居胥,获得了封侯,李家剩下的人纷纷悲剧收场。

马括是知道这些情况的,才专门向卫青申请,让黄光到李广的军中。

临行之前,马括也专门和黄光说过,让他当好冷却剂,好好辅佐李广。

“这次大胜非同小可,但凡有功之人都能封侯。你和李广同在东路军,是机会,也是危险。李广行事莽撞,往往喜欢孤军深入。然而匈奴的左贤王乌维,有勇有谋,也是难得的良将,李广必然不是他的对手。”马括的话,深深地烙在了黄光的心里。

造反的事已经随风飘去,再也不用去提,黄光也想在这个时代博取属于自己的功名。

对功劳的渴望,黄光不比李广差,只是马括的话,让黄光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马括对黄光的交待里面,最后是这样说的:“哪怕是李广输了,你都不能输。只要你能保住李广不死,能保住右北平不破,那就是大功一件。”

……

与另外两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霍去病的西路军。

意气风发也好,豪气万丈也好,都不足以形容这只部队。

都说将是兵之胆,在霍去病的带领下,他们就像是一群冷静的杀手。

刚出长安,斥候便放出了二十里地,方圆五十里之内的情况都在霍去病的掌握之中。

“河西之地的匈奴部落,最大的便是休屠王和浑邪王,只要把他们拔掉,河西之地的匈奴人便不足为惧,匈奴的右贤王就是一个空头将军,咱们进击他们的大本营,也就少了一道屏障。”行军的路上,霍去病做着战略部署。

马括道:“其实还有一个丘林王,也颇有实力。”

霍去病道:“没错,只是丘林王平素里与匈奴王庭不太对付,也不与我大汉为敌,所以不是我们首要的打击对象。”

丘林王,马括是认识的,丘林王的性格和政治倾向,马括也知道。原本,他还打算用丘林王的情报在霍去病面前显摆一番,没想到霍去病的情报工作十分深入全面。

马括道:“没错,丘林王与匈奴王庭貌合神离,攒们何不利用一下?”

霍去病道:“我也这样想过,只是我们没有能传上话的人,并且丘林王对战局影响不大,不妨碍咱们灭掉休屠王和浑邪王就好。”

眼看着霍去病就要把这个话题揭过去,马括急道:“将军,我跟丘林王有旧,可试着说服一下。”

丘林王,是马括从蹛林大会回来之后,布的一枚棋子,自己有大用,哪成想在霍去病这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一站过后,匈奴将彻底平定,那么自己布的这枚棋子就没用了,马括怎能不急。难道以后指望着和丘林王做生意赚钱吗?随便发明点小玩意就能在长安城赚得盆满钵满,哪还用得着千里迢迢地做这种生意。

霍去病沉思了片刻,道:“给你十天时间,成与不成,我大军即将出发。”

马括道:“得令!”

出了将军大帐,马括和赵充国走到了一处。

在这个军中,马括是参军,赵充国是校尉。相当于马括是高级参谋,负责决策,但是不实际领兵,而赵充国是“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

不论从公,还是从私,赵充国都听马括的。

马括道:“霍将军对收降丘林王没什么兴趣,所以才给了我十天时间去找丘林王谈判,你怎么想?”

赵充国打小在北地郡长大,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对游牧民族也比较了解:“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真的?!”马括都没想到赵充国会给出这么肯定的回答,“何以见得?”

赵充国道:“想当初高祖的异性兄弟卢绾都能投降匈奴,所以匈奴部落投降咱们大汉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以前就经常有匈奴人投诚过来。”

马括道:“那都是和立尤姜一样的小部落,像丘林王这样的大部落还没有过吧?赵信当年的部落还没有丘林王的十分之一大,投降过来都封了侯,如果丘


状态提示:二、各怀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