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机械人的黎明>第273章 翻江倒海

彗星速递寒鸦号一无反顾地冲进了沙尘暴中。

就在赛车冲进沙尘暴的一瞬间,寒鸦号车顶,似乎升起了一个矩形的金属网状物,随后,又覆盖在车顶上。

火星拉力赛的主办方的拍摄无人机将这个场景传回赛事直播间。

整个直播间陷入了巨大的沉默之中。

导播没有给寒鸦号向沙尘暴加速的场景加背景音乐,就是这么无声地放着。

画面本身,就已经足够有感染力了。

几分钟之后,拍摄无人机坠毁,画面传回一片混乱。

直播间中,主持人愣了很久,才开始向赛事专家提问。

主持人问:“请问,以往的火星拉力赛中,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么?”

赛事专家叹了口气:“赛事主办方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目前这种状况。但是火星大气,风云莫测,这次我们还是没有能够成功预测沙尘暴。赛事和沙尘暴,还是赶上了。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每次都损失惨重。”

主持人说:“怪不得蓝鸟号锚固赛车的动作那么熟练!原来他们早就设想过这种情况!”

赛事专家的关注点已经从卫冕冠军蓝鸟号身上挪开了。

赛事专家向观众介绍到:“目前我并不知道寒鸦号如此设计,究竟是运气使然,还是早有判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寒鸦号除了在最初的几百公里缓慢爬坡中行动缓慢之外,剩下的几乎全部都是优势!”

主持人很惊讶:“都有哪些优势呢?”

赛事专家解释道:“寒鸦号的优势有三,第一,车体比较重,能够很好地对抗风暴。第二,车体空气动力学设计不是为了追求极致速度下产生足够的下压力而设计的,相反,你仔细看,整个寒鸦号,更像是一滴水,就像是地球时代的潜水艇一般,总体上,是为了降低在流体中的阻力。而恰巧,寒鸦号能这么设计,也是因为寒鸦号车体非常重,不是特别依赖空气动力学外形的下压力。”

主持人恍然大悟:“那最后一个优势呢?”

赛事专家继续说:“那就是寒鸦号的出发点。寒鸦号的出发点,几乎是整个火星最高的一块地方,结合其超重的车体,这赋予了寒鸦号极大的重力势能,而这巨大的能量一旦转化为动能,势不可挡。你仔细看看,寒鸦号目前的速度是多少?”

主持人调取了数据:“三百,三百六十公里每小时!还在加速!将轻量化进行到极致的蓝鸟号,在平地上,都没有达到这个速度!蓝鸟号的极速,充其量也就能达到两百二十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还仅仅能维持几分钟!寒鸦号是怎么做到的!”

赛事专家说:“这一切还要从车体设计开始。寒鸦号使用重型卡车的动力系统改装,但是根据赛车的需求做了强化。因为不减重,所以结构强度能够保证。除了结构强度外,漫长的大下坡,让寒鸦号能够源源不断的加速,这一切,看上去都太巧了!”

而目前寒鸦号的驾驶舱中,情绪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闯进沙尘暴之后,萧一被迫开起了自动驾驶系统。

萧一靠在座椅上,长叹一声。

吴树问:“船长,你怎么打开自动驾驶系统了?”

萧一指了指前挡风玻璃:“你看看这个样子,我还怎么手动驾驶?”

前挡风玻璃上,什么都看不到了,全是红色的沙尘。

沙石敲击在车体上,声音的也更大,更密集。

萧一说:“现在可将光导航已经失效了,沙尘暴中,伸手不见五指,根本没办法手动驾驶。但是我们的赛车装备了毫米波雷达阵列,雷达传感器遍布全车重要节点。毫米波雷达能够穿越沙尘暴,探测周围的地形,形成完整的立体地图。只不过,这样的地形地图,只有自动驾驶系统能阅读了,靠人,是不行的。”

吴树说:“这个你倒是放心,只要我们的车体能够保证抓地,我们这辆车的毫米波阵列,性能非常优秀,分辨率非常高,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非常强大。”

自动驾驶系统的操作,就相对保守很多了。

但是萧一还是选用了最积极的一种自动驾驶策略,就是完全使用动能回收来替代刹车,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选择。

但是萧一仍然选择了这种模式。

寒鸦号的蓄电池,在比赛开始的一段时间的爬坡中,已经消耗殆尽。

而在此前手动驾驶的过程中,萧一没有使用过动能回收功能,因为动能回收功能终究会消耗车体的动能。

现在,车体重新进入了自动驾驶状态,使用动能回收替代刹车,能在必要的时候让车体的速度稍微慢下来。

萧一起身,建议大家回到生活舱中。

彗星速递的众人重新回到了寒鸦号的生活舱。

此时的生活舱,已经收起了阳光海滩的虚拟现实场景,重新回到了奢华装修的风格。

生活舱两侧的落地玻璃外,就是漫天风沙。

彗星速递的六个联合创始人,坐在桌子边缘,默默无语。

而风沙打在车体上的声音,成为了寂静空间的白噪声。

就连负责制作视频宣传材料的张峰,也停下了手边的工作。

反正现在的摄像头,拍到的内容,全部都是漫漫黄沙。而且正在风暴中前行的寒鸦号,也不可能升起卫星转播天线,在这种风速中,单纯升起卫星转播天线的主体,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阻,影响车速。

这种昏暗的环境,持续了数小时。


状态提示:第273章 翻江倒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