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江湖史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因为有的勇气只是一时冲动,时机才不能错过

捕头在日志中进一步为自己解释说,自己绝对不是对出现的两个新证据视而不见,而只是确信刘汉山就是牛永进所杀。

副捕头在日志中说,自己不畏捕头的强权,在面对可能的错案之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捕头说:“现在的正事是搜查江洋大盗的脏银,不要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分神。”

副捕头说:“江洋大盗跑不了,江洋大盗的脏银也跑不了。牛永进的性命却快要没了。我们若是现在不重视这件事情,一个无辜的人就可能要因此死去。”

捕头在工作日志中为自己解释说,自己此时绝对不是想把这件事情压下去,而是认为应该先解决江洋大盗的事情,至于刘汉山案子的事情,等回到官府慢慢计较就行。

副捕头在工作日志中则强调,若不是自己据理力争,没有当场把这个事情说定,而是回到官府之后再从长计议,一定会应了夜长梦多这句老话,牛永进再无洗清自身冤情的机会。

大力认为副捕头在日志中所写的是真的。

许多事情,若不是凭着一时的激情就立刻做出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难做出决定。

为牛永进洗清冤情这件事情,就是这种事情。

两个证物刚出现的时候,现场的这些人,甚至包括捕头,第一时间都会意识是牛永进被冤枉了。

接下来,捕头首先想到的,是要保护自己。

若是事情继续拖一拖,捕头不仅会坚守保护自己的想法,还会想到该如何能让别人也放弃为牛永进洗清冤情的打算。

接下来,副捕头想到的,是要给捕头制造一些麻烦,不能让捕头好过。

若是事情拖一拖,副捕头会想到,这件事情若是弄好了,当然可以让捕头下台,但若是弄不好,捕头没下台,倒霉的就是自己。副捕头会掂量一下这个事情,或许就选择从捕头那里收到一些好处,然后就把事情给忘了。

接下来,在场的一般捕快会因为想到牛永进被冤枉,又想到此事是一个远超出自己职权范围的大事,就有了有赶紧将此事上报,由上官来决定的想法。

若是事情拖一拖,在捕头的劝说和施压之下,当时在场的一般捕快就会有“怎么让自己遇见了这种左右为难的事情”的想法。这些一般的捕快会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位低言轻,捕头位高权重的事实,又会抱有“反正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捕快,在场的还有其他捕快,以及副捕头,就算是自己不去管,别人也可能去管”的侥幸心理,甚至又会有了“或许捕头也是有道理的,牛永进并没有被冤枉,这两个证物就是碰巧出现在那里”。

事情并没有被拖一拖,而是当场就爆发了。

捕头当时继续说:“你们都在想什么?牛永进又不是明天就要被问斩,还有时间。此事先不说,先把注意力放在搜查这件事情上,若是因为搜查不力,让江洋大盗的赃物遗失,或是让江洋大盗的同伙逃脱,责任都是你们的。”

副捕头却没有退让:“牛永进若是被冤枉的,让他多坐一天的监牢,都是巨大的错误。想一想一个被冤枉的人在监牢的日子能有多痛苦,想一想看着自己的亲人蒙冤进监狱的日子能有多煎熬,在想一想牛永进的父母已经郁郁而终,牛永进的弟弟已经发疯。我们还能再等吗?我们在已经有这些证物的情况下,还想着等一等,无疑是在玩忽职守。”

捕头说的语气很重,让那些一般捕快心中有了些惊惧。副捕头说的很有煽动性,让那些一般捕快心中又燃起了一些热火。

事情陷入了僵局。

捕头和副捕头都不愿退让。

张云在此时说:“两位领导切勿动怒,我们何不先将此事向知府大人禀报?知府大人早晚都要知道此事,若是我们禀报的晚了,让知府大人从别人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情,定会怪罪我们瞒报。兹事体大,应由知府大人决断。”

捕头只好说:“好,此事就去报给张知府。”

副捕头也说:“此事应报张知府。”

大力为我们解释了捕头和副捕头为何都同意了张云的提议。

捕头会同意将此事报给张知府,是因为他被张知府迷惑了。捕头认为张知府只是一个新上任的,没什么根基,没什么经验的普通知府,处处都要仰仗着他这样一个长期在衡阳府任职的地头蛇。捕头认为,只要他坚持不将此案翻过来,张知府只能依他。张知府确实是一个新上任的,没什么根基,没什么经验的知府,但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知府,而是一个精于算计,善于扮猪吃虎的知府。

副捕头会同意将此事报给张知府,也是因为看错了张知府。他认为张知府毕竟是一个读书人,虽然上任这一段时间以来,对捕头表现出了倚重和尊敬,但心中一定是不甘于被捕头骑在自己头上。副捕头认为张知府一定想要出去捕头,这一点他没想错,但是他却想错了张知府的能力。副捕头以为,张知府这样一个读书人,想要将捕头这样一个在衡阳府耕耘多年的地头蛇拿下,必须依仗另外一个地头蛇。副捕头认为,自己就是另外一个地头蛇独一无二的人选。

捕头和副捕头都同意将此事禀告张知府,也同意了立即将此事禀告张知府。

捕头和副捕头都不愿意对方独自去禀报张知府,也不愿意对方独自留在这江洋大盗家中。捕头和副捕头也不愿意两人一起去禀报张知府,只留这些捕快任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三章 因为有的勇气只是一时冲动,时机才不能错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