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训练基地,位于阿拉善右旗北部,西连额济纳旗,戈壁、沙漠与光秃秃的山丘相互交叉,而这个训练基地,则是正好处于这片荒漠的腹地,想要从这里出来,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近百公里。
而从阿拉善前指到巴扎训练基地,有着四百来公里的路程,每台运输车拉着三十来号人,七台运输车外加一台指挥车、一台伙食保障车,总共九台车子,在下午四点钟准时出发,前往巴扎训练基地,按照预定计划,将会在晚上十点左右抵达。
一台车的车厢挤着几十号人,再加上外面火辣辣的太阳,按照常理来说车厢内会闷的发慌,事实上并没有,反而还有点凉爽,有两方面原因。
车队行驶在过道上,两侧都种满了树,虽然眺望远方,还是可以看到荒漠地表蒸腾的水蒸气,至少靠近公路以及有村庄的地方,绿化做的还是挺不错的。
还有一方面是车子的前后挡帘是打开的,车子往前开,风从前挡帘呼呼往里吹,很爽。
只不过什么事都不能高兴的太早,等到了后半程,车队驶离国道,穿插进入一条荒无人烟的陌生路面后,巴扎训练基地才开始真正张开獠牙。
现在,已经算是开始进入巴扎训练基地的外围了,道路也根本不是道路,车子开过了,表面压实了,也就成了道路。
夜色笼罩着整个星空,伸手不见五指,透过后挡帘,可以模糊的看到天空的星星点点。
车辆随着路面有规律的颠簸,这一切看上去有些静谧。
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车厢内,几乎所有人,都把脑袋上的迷彩帽脱下来,捂着自己的整张脸,神情狰狞痛苦。
车队在荒漠中行驶卷起的漫天的风沙,后车哪怕开着大灯,距离六七十米,能见度依旧不足十米。
在驾驶室还算好,坐在大厢上的新兵以及带兵的班长(带兵干部坐在驾驶室)那就没这么好的环境了。
风沙随着前挡帘不间断的灌进车厢中,打在脸上生疼,哪怕是将前后挡帘全部拉上,也无济于事,风沙仿佛无孔不入,车厢内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但是只要伸手了就能够感觉到一粒粒的沙子绕着你的手指在飞舞。
车厢内又闷又热,很多的新兵都已经开始出汗,一出汗,沙子就粘在脸上、身上,痒痒的,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
也不知道过了到底多久,车上的人快要撑不下,恍恍惚惚都要崩溃的时候,车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阿拉善军分区巴扎训练基地警备团,车子停在一块开阔地上,是整个营区最大的广场。
这时已经夜里九点半了,整个营区,只有远处并不宽广的道路两侧一盏盏的路灯散发出幽暗的灯光,以及零零散散的从模模糊糊的建筑中透出来的光线。
昏暗,是对这个营区的第一感觉。
荒凉,是第二感觉,这种感觉是营区里面的冷清与一阵阵的风沙刮在身上产生的。
所有的新兵在广场上集合,然后提着自己的行李,排成四列横队,在几个班长的带领下朝着食堂走去。
食堂位于广场的东边,圆顶柱体形状,总共分为三层,第一、二层现在灯光大开,不时有人影走动。
这是第一次新兵来的这么晚,团里面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晚饭——火腿煮面。
这是部队的习俗,滚蛋饺子长留面,每一位新兵到了部队的第一顿饭都是面条,长留面,就希望每一个新兵,都能够将部队当成自己的家,长留下来。
两百一十名新兵在食堂面前分成两队,一队上二楼,一队在一楼,里面每一排餐桌上,是一碗碗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还冒着热气的面条。
两百多人的面食,是两个步兵营的炊事班人员合力在吃完晚饭后,接到通知后急急忙忙赶出来
虽说有一辆伙食保障车跟随,但因为人太多,怕影响行军计划,就没有让大家中途停下来吃饭,所有人一路饿到了营区。
几个班长看着一个个新兵饿了一路,狼吞虎咽的吃着面条,露出一抹笑容,真的很像当年的自己,那个时候自己同样刚,同样颠簸了一路,饥肠辘辘,一些南方来的平时不吃面食的新兵,哪怕只是简单的开水煮面条,也照样吃的倍儿香。
“周班长,你怎么不吃啊?”王兴华坐在周豪对面,看着周豪端着碗筷一口没动,反倒是看着窗外的夜色发呆。
“很久没有回来了,突然有点怀念而已。”周豪感慨一声,收回目光,看着碗中的面条,笑了笑,跟着大家一同吃了起来。
“班长,你不是一直在这里的吗?好像没有离开很久啊。”王兴华好奇道。
没道理啊,周豪去贵州借兵,最多也就十天左右,怎么看起来好像离开很多年了一样,还怀念起来了,不知道的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呢。
“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副团长,也就是这次新兵营的营长过来了。”周豪视野中出现一位中校副团长,身后跟着三四个上尉,正在整个食堂巡视。
只不过走到周豪身边的时候,副团长特意停留了一会,深深看了一眼周豪,连连摇头,带着手底下的几个干部离开了。
夜里十点半了,广场上突然响起悠扬的曲子,随后从远处的建筑中传来几声哨音,除了路灯以及两座楼房外,所有的建筑,几乎在同一时刻,建筑内的灯光全部熄灭。
“这是熄灯号,咱们这里是每天晚上十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