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结束。
王维没有在台上多待,把舞台的位置让给了主持人张九龄。
接下来进行第三场文比,宋国已经出了一场题目,这一场该交给唐国文修。
白居易站了出来,他指着天边的夕阳说道,以夕阳为题,请各位各施手段!
当下里白居易先吟为敬: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是一首三品灵诗。
白居易笑呵呵地说了句抛砖引玉了,退下了台。
最后第三场比试唐国赢了,因为李商隐拿出了《登乐游原》,众人一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群几百岁的老头子颇受启发,大声叫好,可能是李商隐年纪大了,颜值衰退,这首诗竟然只是个二品灵诗。
李商隐得到了一缕五彩文气,成了文王后阶,半步文皇,众人又是一阵道贺。
第三场结束,也没有人再找诗绝作诗,因为他的是太好了,大家怕受打击,就忽视了他的存在。
开完了三场文会,到了中场休息时间。
下一场一场由宋国出题。
宋国已经连输三场,这一次一定会想办法赢回来,只是不知道他会出什么题目?
众人讨论了一个多时辰后,宋国文修商议了片刻,文王张载站了出来,他先是向王维施了一礼。
“横渠先生不可!”
王维连忙回礼,在古代的文人中,有几人是王维比较欣赏的,有李白、苏轼、还有大教育家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提到横渠先生,就不得不提到‘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可以表明了文修应有的志向和传统,相当于给文修树立了三观。
他不禁有些疑惑,这位老先生不会要拿出这是句来,与自己讨论学术问题吧,要他抄诗词尚可,要是讨论文章,必然会露出破绽,这可怎么办?
张载站在高台上说道:“王山长曾说,建立混元学院的目的是希望天下大同,我深以为然。
然则各族之间存在着矛盾,想要天下大同,十分不易。
不过各族皆崇尚文圣学说,以圣人五德‘仁义礼智信’为立身之本,此乃各族共同之处。
既如此,为何不求同存异,我等一起弘扬圣人学说呢?”
张载说了几句,停了下来,看着王维问道:“王山长以为如何?”
王维想了想,自从始皇帝统一天下后,书同文车同轨,天下各族大杂居小聚居、通婚,大家说一样的语言,写同一种文字,甚至连欣赏美人的审美都日渐趋同。
各族相同点太多了,可以说要不了多久,或许各族真的能混元一体。
不过在这些相似点中,最重要的便是文化观念的趋同,也是就大家的价值观渐渐变得一样。
这其中的变化,与文圣儒教学说是分不开的。
张载在此提出弘扬圣人学说是何意?
现在的儒教可不是以前的儒教,现在儒教走向了狭隘,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太过教条主义,也有些灭绝人性。
天下修士都喜欢自由自在,谁愿意理会这种散发着臭味的学说?
因此在混元学院成立后,他故意没有选择儒教弟子进入学校教书,或许儒教不高兴了,才会派来张载发难。
他打好了腹稿,施礼问道:“不知先生说的是文圣学说,还是诸位先生的学说?”
“我等继承文圣学说,乃是文圣弟子,我等学习文圣教诲,我等得学说便是文圣学说,有何区别?”张载问道。
王维摇头,“此处区别颇大!”
“敢问其详?”
王维笑道:“文圣学说乃是我等研习圣人典籍文章之后,各自领悟出的圣人学说。
诸位先生的学说是各位的体会。可现如今诸位大先生一定要说你们的学说乃是正统,天下人必须都要学习,请恕在下不能苟同。”
“大胆!”
有儒教弟子跳出来大声指责道:“你说各位大先生的学说不是文圣正统吗?”
王维淡淡一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不正统全在人心。若是天下人大多数认为你们是正统,那便是正统,又何须我来说?”
但现实情况是,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如今的儒家正统,要不是有一个文皇压着,儒教或许已经凋零了。
那人还有再说,张载挥了下大袖,让那个教中弟子退下。
“王山长,此次文会暂且不论何为正统,不如我等放下争执,求同存异如何?”
“此言正合我意!”
王维赞同地点了点头。
“甚好!”
张载又说道:“此次我提出的弘扬文圣学说,不是我等学说,王山长可赞同?”
“如此甚好!”
张载点头,“既然要弘扬文圣学说,这场文会又在混元学院中举行,我等为何不做劝学诗,奉劝天下人多多学习?”
“横渠先生所言极是!”
这次文会混元学生都参加了,现在他们见识到了大陆上最顶尖的文修,最隆重的文会,这一辈子也有了奋斗的目标。要是能再听听各位大先生的劝学文章,定会受益匪浅。
张载定了题目之后,唐宋两国文人轮番上场,正是妙语连珠。
韩愈做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劝学。
颜真卿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
孟郊做‘青春须早为,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