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暂时不要订阅,两日内修正————
——————分割线————
次日,玄宗车架从马嵬驿准备出发。随行军士大概仍旧担心杨国忠在剑南的势力,于是众人便说道:“杨国忠谋反,其将吏皆在蜀,不可往。”有人建议往河西、陇右,亦有人提议去灵武、太原。可玄宗如今已是决议入蜀,之后商议决定先至扶风郡,再从长计议。扶风在入蜀途中,玄宗很满意,众大臣亦觉得是个万全之策,于是队伍继续西行。可是玄宗车架走出不远便忽然出现无数百姓,百姓们跪在路旁,扣请玄宗留步,说道:“宫阙是陛下之居所,陵寝是陛下的祖墓。如今舍弃这些,还能到哪里去?”玄宗听罢按住坐骑,停了许久,又令太子留下宣慰百姓父老。而玄宗自己却再也不想在此地停留片刻,骑马而去。满地的百姓对太子说:“皇上既然不肯留下,我等愿率子弟随殿下东向破贼,收复长安。如果殿下与皇上尽皆入蜀,中原将群龙无首,我等迟早要遭狼牙贼子屠戮殆尽!”太子道:“如今父皇年老,蜀中路途险阻,我身为人子岂可此时不侍奉左右?”此时太子已被百姓围住不得脱身,只片刻间已经聚集了几千人之数。建宁王李倓,宦官李辅国皆拉住太子坐骑,劝太子留下。
李倓乃太子李亨第三子,英毅有才略,善骑射,他对太子李亨说道:“父亲!如今逆胡犯阙,四海分崩,若不顺从百姓意愿,如何能兴复唐室!若父亲与皇上尽皆入蜀,贼兵烧绝栈道,则散关以东土地子民再非我所有,无异于拱手授贼。那时人心相背,不可复合,再想收复失土,只怕就没有机会了!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将郭子仪、李光弼军调至一处,合兵东向平叛,克复两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复存,那时扫除宫禁,奉迎皇上,方为大孝!何必朝夕相陪,区区为儿女之恋。”太子长子、广平王李俶也劝太子留下,百姓此时一起簇拥马前,太子不得前行。玄宗等太子久久不至,便派人去看,使者回报所见,玄宗听罢沉默片刻后苦笑道:“这是天意,我李家皇族还真是血脉相传啊!”随后玄宗分后军两千人及飞龙厩马随从太子,又告谕将士道:“太子仁孝,可奉宗庙,你等好生辅佐太子。”又传话太子到:“太子可奋力破贼,无需牵挂。我待西北诸胡一向不薄,你可得其用。”
太子在百姓簇拥中听得玄宗旨意,下马南向大哭,玄宗又宣旨传位太子,太子不受。后玄宗车驾继续西行,走向偏远的蜀中,渐渐的远离了战乱的漩涡和伤心的景色,而太子北上集结兵力一步步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玄宗的时代正酝酿着结束。
秦平从思绪中回神说道:“那太子此时此刻截我于半道所为何事?太子说道:“方才你二人所言不假,父皇如今车架入蜀,蜀中之地虽是易守难攻,却也难出。一但我朝偏安蜀中给安禄山站稳脚跟,大唐便再无望收复河山,天策府何谈复兴?李承恩军魂也回去不得!”秦平扬子云听罢皆沉默不语,他们知道太子所言不虚,因为玄宗如今已然心死如灰,再无生机了。李亨见状笑道:“看来两位见过父皇也知我所言不虚了。父皇当年确是一代明君,开创天下盛世。可如今的父皇确远不及当年英明果断,更无雄心壮志了。放任安禄山坐大边陲已是失策,战时急于平反轻斩高仙芝、封常清。又逼哥舒翰尽出潼关弃险不守,以致潼关失守国都陷敌!”扬子云听到此处打断到:“太子,有话直说。今日想必不是来与将军讨论局势功过的吧。李亨哈哈笑道:“好!秦风楚,你要重振天策。必先重振大唐。父皇做不到了,可我能做到!父皇车架入蜀之时,便是我北上灵武之时。我会在灵武主政组织兵力即刻反攻。但南方赋税之地势必遭受安禄山猛攻,你若能助我死守,我一年之内必定荡平反贼。”秦平听罢默不作声,扬子云笑道:“听起来划算,可在下为何觉得太子殿下话音未尽。”李亨呵呵笑道:“我将于灵武承诺平反成功之时便还政于父皇。一旦平反成功,那时我需要将军联合南方重要藩镇将领上梳支持我继续称帝!届时我名正言顺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扬子云你便再也不是天策叛将,我也将封你秦风楚为振国公,天策府统领,领剑南道。还有,叶长风将不会再遭到朝廷捕杀,他身上的秘密我朝皇室永不再过问
李承恩说话不快,声音不大,可是在小秦平听来却字字铿锵听得他热血沸腾,他虽还不懂所谓党争,可李承恩言语间让他觉得,这才是大侠,连将来的皇帝也不能逼迫李承恩做违背正气之事!小秦平睁大了眼睛听得直吞口水浑身汗毛直立!李承恩停了停又说道:“秦风楚!我要你在此刻答应为师,若将来你统领天策府绝不结党,始终扞卫天策军魂,始终守护疆土百姓,绝不使天策成为朝政争斗的武器!”小秦平听得太入神,一下没有回答李承恩。李承恩严肃喝倒:“你可有疑惑?”秦平反应过来吸气说道:“弟子必终身谨记!”李承恩的正气凛然,天策的铁血军魂在小秦平心中深深的种下了根。
“古人云,君子同而不党。如今朝中政局明争暗斗,太子屡遭弹劾,而皇上从未表明态度。今日太子私下前来,必是不可上台面之言,不管所谓何事,我皆不可应允。我若相见便如同与太子结成一党,结党势必营私!我乃当朝英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