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统御诸州>第四百零一章 敢辱我天子威严,该杀!
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常备正规军。

也就是说,袁术的十万大军当中,精兵率可能不足五成,但这要用来对付曹操的话,那还是绰绰有余了。

从寿春到沛国,距离很近,可以说是几步路的事情,寿春就在扬州最北端,而沛国紧挨着扬州。

所以纪灵这边十万大军一凑齐,向北行进之后,没花多少时间就进入了沛国境内。

纪灵根本就不加遮掩的,也不在乎曹操有什么军阵布置,军事战略,直接就是找准目标往前开动。

兵力多到两到三倍以上的时候,的确可以这么玩,人数差距无视了各种细节。

要光凭曹操一个人的话,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毕竟他接连遭受了袁绍和吕布给予的打击,早就已经是疲惫之师。

而且曹操也没想着靠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他的作用就是吸引一下目光,推出来当个导火索。

如果他这根导火索被彻底烧没了的话,即便是吕布,恐怕也不太好交代。

所以曹操对自己的安危并无担心之处,反正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自己损兵折将是肯定的,也就尽最大可能的少损失一点。

袁术这边在行动,从收到消息,到抽调兵力,再到北上准备攻打曹操。

这期间前前后后也花费了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吕布等人也没闲着。

曹操一动,讨术贼檄文一发出来,传到吕布等人手中的时候,几方势力顿时为之震动。

根本就不用其他人来知会,徐州刺史陶谦,联合流亡投靠到他手底下的刘备,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势力,共同组成联军,悍然越过边界线。

从徐州下邳国进入豫州沛国境内,陶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当积极,之前曹操没动静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把兵线推到边界线上的。

现在曹操一动,他立马就跟着动了,连串联都省略了。

所以纪灵在率兵进入配国的时候,偌大的沛国境内已经涌入了三方势力。

而其他几家,诸如荆州流表,江东孙策,依旧按兵不动,不过有些躁动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吕布出面了,曹操主动站出来吸引袁术的目光,是他的计谋。

第一步既然达成,那么后面的当然也要跟上。

吕布立马派出使者,快马加鞭的将自己亲手所写的文书,送到刘表和孙策手中。

当然,如果仅仅是快马加鞭,速度还是慢了,毕竟他人在兖州,而刘表在荆州,孙策在扬州南部。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到暗夜营了,尽管在会稽郡这种南部地区,吕布的情报网还没有布置完成,但传一封书信还是没问题的。

刘表和孙策先后收到了消息,两封文书上的内容相差不大,可能因为身份有所不同而略有偏差,但中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邀请他们二人共襄义举,共同组成联军,讨伐袁术,剿灭这个谋朝篡位,公然谋反的逆贼。

这封信由其他人发出来,效果可能都没这么大,但是由吕布亲手所写,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吕布那是什么人?

不说别的,此刻实力比刘表和孙策强了不止一点。

乱世之中,实力就是最重要的,在不包含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谁的兵力多,谁的拳头就大。

刘表和孙策自认为自己没有吕布强,所以吕布的话,他们就得重视三分。

吕布建议攻打袁术,刘表他们就得思考思考。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其实是相当值得考虑的一件事情。

毕竟袁术称帝,是相当绝佳的一个机会,之前他们几个就想要有所动作了,只不过忌惮袁术兵多将广,实力强悍,所以仅仅只是心有所想,但并无实质性动作。

而且他们彼时也不知道其他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所以都选择没有动静。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率先发兵,实力雄厚的吕布紧随其后,并且出面邀请他们二人。

由吕布作为保障,一定参与联军的话,那这件事可以说大有可为,不管怎么的他们也有了一个保障。

所以这件事立马提上了双方势力的议事日程。

为了促成联盟的成立,吕布当然不可能坐在家里等。

在他的命令之下,原本张辽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同样越过边界线,开始攻打豫州的梁国。

梁国面积不大,对比沛国很小,所以反抗力度也相当微弱,张辽一路势如破竹。

同时,由高顺率领的三万大军,彻底从兖州东侧挪开,转向了南面,可能是准备进入豫州的第二支部队。

吕布手底下这左臂右膀,张辽高顺二人,合计兵力超过八万,这等声势,不可能被淹没。

所以大军一动,天下震惊,豫州旗下的梁国和沛国,瞬间成为风暴中心点。

吕布此举,声势浩大,但越是这样,越等于给刘表和孙策一人吃了颗定心丸。

吕布都出兵了,也就代表这件事情势必成行,这个时候要说还有什么顾虑的话,可能也就只是考虑是否会战败而已。

不过当利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胜败也仅仅只是考虑考虑而已,不影响这场战役是否会发生。

所以吕布这边大军调动,刘表和孙策立马响应,二人一个由荆州南阳郡,率领5万大军,攻打豫州最重要的地方汝南郡。

另外一个则起兵三万,由会稽郡出发,准备攻打丹阳郡。

刘表是荆州之主,而且现在的刘表还正值壮年,没到后来那般昏庸,无法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一章 敢辱我天子威严,该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