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欣v晗’得500点打赏,感谢书友‘老是做了就后悔’的100点打赏!
你们的打赏是我更新的动力!
总决赛几乎吸引了全球网民的目光,就连那些平时不怎么接触网络的人也都知道了这次比赛,qm通讯旗下的几款产品也被更多人熟知。
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在k的用户数量迅速提高了百分之十!
赵启明在纽约待了一周时间,期间他去看了好几场比赛,但无一例外都是作为观众的身份。
开幕式那天,看着一位米国著名的主持人在台上讲解比赛流程时,赵启明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他突然希望站在台上的人是自己。
希望自己可以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中向所有人宣布,qm通讯是我们华国人的公司!
不过这也只能想想而已,时机还没有成熟。
如果他现在就做了这件事,估计第二天米国政府就会宣布处于安全考虑禁止book在米国使用,同时出一份针对qm通讯的禁售清单,那些从各国挖来的专家们恐怕也会立刻有一多半离职...
看着那个主持人神采飞扬的样子,赵启明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一天会来的...
回国后,赵启明一边催促刘海平赶紧带人去新省选址,同时和苏子涵一起着手办理孵化器的事宜。
重新盖一栋大楼太慢,即便是资金特别充足也得至少一年多的时间,赵启明不想等那么久,干脆在中关村附近买下了一栋大厦,更名为qm创业大厦,也就是孵化中心。
2000年京城的房价还处于合理范围内,再加上互联网寒冬的影响,写字楼的生意都不好做,中关村几乎有一小半的写字楼都是空闲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以赵启明现在的资金实力,买一栋楼不说是九牛一毛但也差不多了。
q通讯大楼的斜对面,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往来十分方便,大楼一共16层,赵启明和苏子涵商议后,将一楼和二楼作为孵化器的接待中心和办公场所,三楼以上用来提供给创业者使用。
能够有资格入驻孵化器的,要么是单枪匹马的创业者,要么也是不到十个人的小公司,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每一层都用玻璃隔断分隔成一件件的小型办公室,每一间办公室里放了基本的办公家具,比如办公桌和几个工位,每间最多仅能勉强坐得下十个人左右。
每层楼都有一个公共区域,这里摆放着打印机、传真机等各种办公用品,还有咖啡机、微波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本层楼所有的创业公司公用的。
按照孵化中心的规定,凡是成功入驻创业大厦的公司,如果还没有注册好公司,孵化中心的服务人员会帮助你办理注册公司所有的步骤,就像代办公司一样省事,并且全程免费。
入住期间,电费、物业费等等也都免费,只要你还在创业大厦一天,那就不用因为办公场所花一分钱,就连a4纸都是免费提供的!
不仅如此,考虑到创业者没有经验,孵化中心还能够提供免费的代理记账和报税服务,免去创业公司的财务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缺乏经验而导致偷税漏税。
当然,这么做并不是要掌控你的财务,也没必要这么做,创业者完全可以不去省这份钱,雇一个会计,但孵化中心会在每个季度对创业公司进行一次审计,避免投资被用来个人挥霍。
倒不是信不过他们,只是这种现象确实不少,许多创业者忽悠来投资后,公司还没有盈利呢,自己就已经买车买房了,账目也做的一塌糊涂,赵启明记得前世看过一个新闻,有个很出名的00后美女创业者好像就是这么干的,公司越做越垃圾,自己满世界跑着旅游。
既然做了孵化中心,那肯定要孵出真正能下蛋的母鸡出来,不然岂不是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
凡是通过审核的创业者,在入驻的同时都会得到孵化中心的投资,并且每半年会对创业者的公司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如果评估合格就可以申请下一笔投资,就像是打游戏升级一样,只要你的表现够好,就可以不断的获得资金支持,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搬出创业大厦,真正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但如果不能通过评估,创业者可以要求举行一次融资论证会,届时投资人会有60分钟的时间说服专家小组,一旦成功也可以继续得到后续的投资。
如果不能,那就说明你的方向不对,之后还有三个月的考察期,考察期后如果还不能通过审核,就只能从创业大厦搬出去了。
至于孵化中心的入驻和评估,其实也不难,为了避免一些朝前概念无法通过入驻和评估审核,赵启明专门用一个荒诞的例子来描述了孵化中心的审核流程,并且将这个例子用文字写了下来,挂在了创业大厦一楼大厅,之后孵化中心的每一次审核都必须严格遵守。
如何审核一个创业项目是否能够成功?
这一直都是赵启明最担心的。
他和苏子涵聊了很多次,意识到除非两人每一次都亲自审核,否则就很难避免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因为自己的主观思维而对被审核的创业者产生偏见。
在孵化中心开启之前,他亲自给所有工作人员开了个会,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的和职责,只要有任何一丝可能性的方案都要通过,宁可错投一百,也不错失一个!
这句话一直挂在创业中心的墙上,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它依然被华国每一个创业者津津乐道。
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