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型
本书准确一些的类型,算是玄幻历史。
背景主要基于史书而非演义,如《三国志》、《后汉书》等。玄幻之处,在于个体力量层次,大致与动漫《秦时明月》、游戏《真三国无双》相当。
不是常见的穿越种田,或者金手指争霸,更多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的重新演绎。写法类似《三国演义》、《权力的游戏》、《魔戒》等,是群像剧,展示一个时代的画卷。
非典型网文套路,不喜勿入*_^
2、主题
心之所向,即是桃花;
目之所及,俱为刀剑。
年少的时候,大家都有过一些美好的愿望,后来或者实现了,或者没实现,但这些美好的东西依然藏在心底,是我们向往的桃花。
再美好的愿望,也须力量才能实现,我们所见所闻、所言所行,即是代表力量的刀剑。
故事离不开信、望、爱,排在第一的,是信念。用更通俗的话来说,信念就是你的三观。
世界观指你认知到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人生观是你在世界认知的基础上,选择什么作为人生目标;价值观则是你为了达成人生目标,选择何种手段?如何进行取舍?
人物离不开真、善、美,排在第一的,是真实。主要指人性的真实,普遍的人性取决于环境。
人性不是简单的二元两极,相反,人性非常复杂。人与人的实际差别,不在于内心有没有善恶,而在内心的善抑制了恶?还是恶压倒了善?
书中涉及七种武器:方天戟、伏魔槊、断浪刀、羽翎扇、诸葛弩、无奏剑,以及钜子令;分别代表七种性情、七组cp、七类关系,都是双刃剑,恰好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之处。
大致来说,我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相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怀抱希望与爱而活,这种思想必然会体现在书里。
3、文风
画面感,水墨风。
这是我在创作这本小说时,意图形成的风格。
关于画面感,举例来说,方文山的歌词,无论是《伽蓝雨》、《青花瓷》还是《兰亭序》,都让人身临其境,眼前浮现出一副画面。
毫不羞耻地说,我的一些灵感,就来自方文山的歌词。
至于水墨风,最有代表的,莫过于站内的贼道三痴,看他的《上品寒士》,真的犹如观摩一副水墨画卷,魏晋风骨扑面而至。
文风是愿望,未必那么到位,却是努力的方向。
4、力量
本书不是打怪升级的路子,所以力量划分不会太过详尽。虽然作者做过多年网游研发,对这种套路并不陌生,但并非所愿。
类型中玄幻二字,在于个体力量比现实要高出一筹,大致与黄易《破碎虚空》等书相当,换言之,不会出现一人灭上万人的情节。真有这种本事的宗师强者,眼界心思也不在此,正如黄易书中的令东来、传鹰等人。
史书所谓万人敌,是指领军作战;个人武力,则为百人敌,例如项羽。本书既然高出一筹,大约可以一骑当千,实际还要看对手强弱。
具体来说,武道力量分为锻体、养气、炼神、破虚,每个阶段又大致分为小成、大成、巅峰,养气大成勉强算是一流,养气巅峰是实锤的一流,炼神小成则跻身绝顶,步入破虚即称宗师;同一阶段,也有强弱之分。
称得上虎将的,成年后均是绝顶高手,未成年的时候在一二流之间,具体取决于角色当前年龄。
在武道力量的具体表现上,参考了光荣的游戏《真三国无双》,有觉醒、无双,可以真气化铠,可以真气离体,但不是常态。相应地,普通士卒的力量也有所提升。
武道力量,只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更好地讲一个故事,不会喧宾夺主。《方天戟》中武道力量的展现会比较多,没办法,有猛将兄。
在武道力量之外,有更普世的力量,即对世俗人心的把握,限制个体力量的上限,正是为此。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二者均是对人心的因势利导,这种力量的威力,虽不直接,但更在武道力量之上。
5、人物
人物大部分为史书所有,少数为虚构,毕竟是小说,不是写论文。
书中的人物,有时候看上去可能和印象中的不大一样,只怪《三国演义》太过深入人心!但人性真的不像传统评书中那样脸谱化,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成长环境、利害关系的制约,当然,也有个人信念的差异。
主要人物的毕生事迹,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但其中因果,会有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比如吕布杀丁原、吕布与董卓的关系、诸葛亮为何仇视曹操、孙策死因、赤壁之战、周瑜死因等。
一直很佩服黄易写玄幻历史小说的构架,他不改变大事和结局,但过程却很出人意料。这方面,我算自行师从黄易,希望几个主要角色的历程、结局,都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6、冲突
表面的冲突,是家国之间的利益矛盾、恩怨情仇。
稍微深入一些,则引出几大势力价值信念之间的矛盾。最深层次的冲突,在角色内心,即面对既有价值信念,角色自己如何考量取舍。
书名《三国之墨香》,设定的时候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三国之七种武器》,代表七种性情、七种关系的内在矛盾,背后试图展示的,是世俗人心。所以,本书主题问心,是作者徐三问的第一问,思考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