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副总的工作范围调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其实大家早就发现,董事长和总裁更加器重断永平。
而且断永平比他们强的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断永平知人善用,提拔的几个下属,能力都很强,如今也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了,并且是比较突出的。
一家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管理就一定不能断层。要有足够多的储备人才,任何一个管理层次都要有足够的精英。
甚至一些管理专家说,一家企业的下层稳定,能力突出,那么只要核心决策人不是脑残,公司的经营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核心决策层很多时候看重的并非是能力,而是人脉。当然,要想有足够的人脉,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哪个精英阶层的人愿意跟庸才当朋友。
章杨把工作安排好,自己就没什么事儿了,开始关注国内的消费电子行业发展。
如今金远见开始主攻翻译机,据说卖的还行,一些外资企业没少采购,至于电子词典和复读机,卖的只能说一般,更是直接放弃了mp3这项业务。
玉兴公司主攻电子词典,其他业务也基本放弃了,但是软件的发展很不错,似乎有放弃硬件的打算,因为他们硬件真的亏了不少钱。
小霸王则专营家用电器,同时又重新拾起了红白机。他们发现智多星g系列都比较贵,而且很多游戏比较复杂,不像8位游戏,简单易上手,还有许多人比较怀念。
再加上任天堂在华夏市场的败退,不再盯着什么版权了,给了小霸王机会。他们的红白机只卖二百块出头,同时附赠一个一百合一的游戏卡带,居然卖的还不错,每个月都能有数千台的销量。
倒是什么紫光、正方之类的高校企业,如今开始大举进攻消费电子市场,有的做mp3,有的做电子词典,也有的做复读机、随身听什么的,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路线。
其实他们不这么做也不行,因为他们的品牌完全比不上智多星,品牌附加值也就没有,哪怕打着名校企业的旗号,大家也未必买账。
不过这确实给许多电子研究所、校企指明了一条出路,哪怕赚的少,总归是赚钱的,能够获得不少的研究经费。
事实上许多校企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薪酬都不算高,在企业中是相对低廉的,但是技术却并不差。
一旦他们能研究出什么新技术,就能迅速发展壮大。
章杨看着上面一些前世熟悉的名字,很多在他重生前,其实都已经没落了。这些都是在华夏消费电子行业蓬勃发展时涌现的企业,大浪淘沙,是金子还是沙子,时间会证明一切。
国内的消费电子行业蓬勃发展,企业不断出现,地方政斧的扶持,人才的培养,导致了国外的消费电子企业在华夏受阻了。
比如曾经发展极好的淞下,算是岛国在华夏电子电器领域发展最好的,曾经的电视机、录像机卖的都非常好,也是许多人眼中的名牌产品。
可是现在呢?
电视机因为价格太贵,国产的电视机看着一样清楚,价格便宜一两千,谁还非得追求进口的?
有那个钱,等过两年我都可以换一台新电视机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视机的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从屏幕的尺寸发展上就能看出来。十年前的时候,主流是十四寸的,五年前的主流是二十一寸的,而现在的主流已经是二十七、二十九寸了。
淞下是有三十多寸的大电视,可是一般家庭客厅也没那么大,买这么大的电视干什么?华夏的高端市场,毕竟还很小。
淞下的另一个主要产品录像机,更是早就卖不动了,先是被vcd顶,后来又被dvd和游戏机顶,录像带早就没人用了,又大又占地方,还不够清晰。
淞下的其他产品,在华夏更是难以打开销路,如今淞下的华夏分公司营收日渐下滑,据说刚刚换了新的负责人。
另外一个岛国的电子巨头就是嗦尼,他们本来也瞄准了华夏市场,认为打开这个市场,就能赚到丰厚的利润。
本来他们的随身听卖的还不错,cd机卖的也还行,虽然游戏机卖的差,但影响并不大。嗦尼还增加了广告费用,希望他们的音乐产品能够受到欢迎,像他们的产品在其他地区一样。
而如今华夏涌现了许多新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刚开始是复读机,影响还不算太大,后来又出现了mp3,这个价格高,对嗦尼的影响暂时也不大。
可是华夏有太多的小企业生产随身听了,价格从开始的几百块,到现在的不足一百块,嗦尼的成本都不止这些。
嗦尼很想跟大家普及一个概念,他们的质量更好,音质更好,听起来更加的享受,而且超薄的还更加小巧,方便携带。
但是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嗦尼的产品号称质量好,实际上并不扛摔。国产的随身听,虽然看起来质量一般,可有时候壳子都碎了,一样能用。
并且因为价格便宜,就算不小心摔的不能用了,可以再买一个新的,没那么心疼。至于说音质方面,可以用耳机进行一些弥补,就算弥补不了的也无所谓,没有噪音就行了。
cd机则被大部分华夏用户放弃,买那个,不如买vcd,还能看p3吗?
嗦尼在国外时,品牌声誉很高,但是在华夏内地,似乎并不太被认可。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开始抵制岛国产品,说什么支持国货。
嗦尼花了很多广告费也于事无补,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