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追梦华章>第53章 建材厂的“铁饭碗”

琴音参加高考前后,也是农忙时节,山区处处,都是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的农民们忙着收割的忙碌身影。渡槽建设工地却没有停工,数以万计的民工正在自觉地加紧施工。辛献通过广播说,农忙时节,工地的人们没有回家收割自家的水稻,而将满腔热忱贡献给了造福子孙后代的渡槽建设,现在我们离全面完工已经不远了,但愿下一个耕作季节就能将源源不断的水引向高山,让老百姓安心地生产生活,尽快实现温饱。

与此同时,县里运往工地的水泥、钢筋、木板、铁制工具等等,一大批物资需要管理、调配和合理安排使用。尤其是水泥、土石方和搅拌机的需求量很大,水泥的供给不足,工地听取民工们的意见,安排一批工人,临时制造水泥,就地供给工地使用。据说,不但节省了许多费用,还省去运输和采购成本,效果很好。

不久,辛献召集县委在工地召开现场会,讨论决定整合零散的各方资源,建立一家建材厂,统一管理水泥生产、材料供应和调试管理。此举很快便获得通过。至于新成立的建材厂厂长人选,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于安。于安原先就是负责工地的指挥调度的,对于各类建材的需求、供应和使用了如指掌,成了厂长的不二人选。于是,县委决定,由于安兼任建材厂厂长。

没过几天,建材厂成立仪式在工地简单而隆重地举行。辛献代表县委致贺词;于安来不及换衣服,穿着工地上的肮脏服装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表示一定要管好、运作好新成立的建材厂,让建材厂成为造福全县百姓的工厂。新成立的建材厂挑选了一批懂生产、会经营管理的人才当工人和管理干部。当时工地上的民工,心里还是挺希望自己能进入建材厂当工人的,因为进了工厂,当了工人,就意味着享受工厂的福利待遇,端上了“铁饭碗”。即使将来渡槽完工了,也算是国营工厂的工人,许多人趋之若鹜,纷纷找熟人介绍进入建材厂工作。

平时,琴美与于安走得近一些,也没有人给予太多的关注。而当建材厂成立后要招收工人时,工地的人都注意到,于安所到之处,琴美几乎都在现场,并且形影不离。一时间,琴美是于安未婚妻的传言四面八方地传开了,甚至有人说,想进建材厂,找琴美比找于安本人还管用。

琴美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香饽饽”,站在了新成立的建材厂的风口浪尖。琴音作为琴美的姐姐,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琴奶奶和琴母都不约而同地跟琴音谈话。琴奶奶说:“趁着你妹妹与厂长熟,干脆让妹妹跟厂长说说,招你进厂做个工人,这辈子都不用愁了。”琴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琴音听着家人的劝说,心里却默默地祈祷着自己的高考成绩,“我不想当工人,我想上大学,但愿能考上。”

琴母不辞劳苦,专门到工地找到琴美,让琴美帮姐姐牵线搭桥,介绍琴音进厂当工人,端个“铁饭碗”。琴美看着母亲那为了赶路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头发,喃喃自语一般地说:“我自己都还不知道能不能进厂呢,哪管得了姐姐。”

“听说你不是和厂长于安好上了吗?”琴母急切地问。

琴美轻轻地说:“我只是负责后勤,常常跟着他们跑腿而已。哪有好不好的。”

琴母听了琴美此言,不免失望起来:“我还以为你真的那么本事,与厂长好上了呢。没想到你们,一个个都让娘担心的。”

说完,琴母便起身离开。来的时候还是满怀希望的,但在回家的路上,琴母从原先想让琴音进厂的急切心理,转为了对琴美终身大事的担忧。哎,世事繁乱,剪不断,理还乱。琴母想到了琴声、琴音、琴美的不明朗的将来,喃喃自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

琴音看到琴母那种急切地找琴美想让自己进建材厂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她想,要进厂当工人的话,我早在经济特区便进厂了,还用得着现在去进什么县里的建材厂;要是真要进建材厂,我自己不会去找辛献、于安吗?用得着拐个弯找琴美吗?

但是,自从琴母到工地找了琴美,回来后便再也没有提到让琴音进厂的事。琴音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进厂肯定是没戏了。每一天,琴音还是照常做着家务,照常与母亲到田园,到菜地务农。而此时的琴音,暗暗地已经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高考的录取上。

又过了几天,农忙终于忙完了,琴音回到了她的蕃薯稀粥店。远远便看见林前在店里店外忙活的身影。在她高考和农忙离开的这段时间,林前还真的将猪肉档搬到店子里来,又是卖猪肉又是卖蕃薯稀粥的。

琴音来了,林前笑嘻嘻地迎了上来,“哎呀,还是你打下的基础好呀,这段时间,我卖蕃薯稀粥赚得比卖猪肉还多。”

琴音没好气地说:“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适合开饭店,谁让你在这里卖猪肉的?”琴音接着说,“原先你说要将猪肉档搬过来,我还以为你是开玩笑,没想到你还来真的?”

林前一脸无奈地说:“原先我确实是开玩笑的,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不搬过来,猪肉档已经做不下去了。”

“猪肉不好卖了?”琴音问道。

林前摇头,“正因为猪肉好卖,现在没有关系已经很难在公社的集市里开档了。”

琴音疑惑,林前解释说:“你还记得王志吗?那小子不得了,没有接上他老爹的


状态提示:第53章 建材厂的“铁饭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