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老脸一红,忙就说道:“我也不是真糊涂的,这么长时间,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以前也是我糊涂了,要不然,你和丽娘还好好的过日子哩。”
她也是真的后悔了,儿子好好的生活,被她这样给作没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丽娘现在与李大田说是一家子生活,可是那生分劲儿,看着就让人觉得难受。
如果能重来,她肯定不会这样做,绝对不能生生毁了儿子的日子。
可是,这世上的事,哪里有能重来的,她现在就只盼着日子久了,丽娘能原谅他们母子。
听了母亲的保证,李大田这才安心了许多,又腆着脸去找了丽娘,将自己要去河州的话对丽娘说了。
丽娘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但到底还是心软,给李大田细心的准备了行囊,送李大田离开了兴城去了河州。
李大田依依不舍的别了妻子儿女和老母亲去了河州。
兴城,因为连家的到来,却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本在兴城最大的便是知府,也不过堪堪是五品官罢了,如今却来了三品官的家眷,对于兴城的人来说,这也算是了不得的一件事,尤其是女眷们,可还没见过三品官的家眷呢。
当然了,有些人羡慕想要奉承,但也有些人觉得,不过是落水狗罢了,并不用放在心上。v手机端/
但不管怎么说,连家的女眷在兴城的女眷圈子里,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让她们更加惊讶的是,连家的女眷来了兴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到新办女学堂的事情中去。
之前虽然因为女学堂的倡导者是王妃和郡主,已经吸引了一部分兴城有头脸的家族女眷,可是大部分都是商户人家。
她们这么做,并不是觉得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攀上王妃和郡主罢了。
兴城本地的一些书香门第的太太和奶奶们大都没有参与其中,至于不曾参与其中的理由也很好理解,因为自诩书香门第,所以家教森严,其实这也就是说的好听一些,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古板。
这样的人家,大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天下,还没听说过要办女学堂的,这根本就是王妃牝鸡司晨不安于室的表现。
因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怎么可能让自己家的女眷们参与到其中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连大人的家眷参与到其中去了,这就是一个信号。
这位连大人可也是正经从了科举出身,一路摸爬滚打才到三品官的,他们家里的太太和奶奶们都参与进去了,可见,这件事也未必就不好。
实际上,连家太太哪里能想到这么多,她之所以参与进来,是因为连大人的安排。
她自己,其实也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她因着连大人做官做的高了,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她在外面走动也有脸面了,对丈夫便也日渐尊重,只要是丈夫安排的她倒是都会去做。v首发
而连家大奶奶,则是因为觉得她本身就是读书识字的,想法也自然与其他不曾读书的女子有些不同。她觉得,女子虽然不一定像男子一样,靠着读书科考走出未来的路,但读书懂礼总是好的。
但因为这天下的女子大部分都是不被重视的,家里条件好的都未必愿意让女儿花钱读书,何况是家境不好的,如果能有个让女子读书识字的地方也确实挺好。
如今难得王妃有这样的想法,郡主又为此尽心尽力,连大奶奶倒是十分愿意参与其中。
故此,婆媳二人便积极主动的找到了王府,主动要求一起新办女学堂。
消息很快传遍了兴城,
不光是兴城有些脸面的人家都听说了这件事,便是兴城的寻常百姓家也都听说了这件事。
原本对女学堂迟疑的这些人家现在的想法也都有了变化。
连太太的丈夫可是三品官员,那是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人一辈子都不能触碰的高度,这样的人家都觉得新办女学堂是好事,她们有什么理由觉得不好?
现在连太太都凑到了郡主跟前主动帮忙去了,他们那里还能稳坐钓鱼台?
那些之前就已经拿了钱投入的,觉得要是不主动上前做点儿什么也不好,因此主动要求可以给女学生们教导诗书、教导礼仪、教导女红。
而那些原本还因为礼教关系觉得王妃和郡主是哗众取宠的人,这时候也觉得,是他们短视了,居然看不长远,真是不应该的很。
一时之间,兴城里有些脸面的太太奶奶们有七成都投身到了女学堂的事业上来。
至于剩下的三成,这时候也坐不住了,即便不能宴饮,但平日里的小圈子聚会还是有的,这些太太奶奶们忽然发现,他们见了别家的太太和奶奶们,好像也说不上什么话,没有共同语言了。
人家在那边热络的说女学堂的事,她们就好像傻子一样坐在旁边。这样可不行,长此以往,肯定是要被其他的人排除在小圈子之外了。
要是其他地方,因为人多,大户人家更多,被个别小圈子排除也没关系,总还有能加入的小圈子,但这里就不一样了,就这么些人,被大部分的女眷们排除在外的人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社交的。
尤其是现在的兴城风声鹤唳,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一般,让她们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