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洛阳七日>正月初九(三)

正月初九,午时一刻,清化坊,龙安司。

清化坊位于东城宣仁门外,紧挨着皇城内的东宫,步行一刻即到。今早朝宣告龙安司的成立,百官哗然,但太子李显却早已详知内情。

十日前,深夜。女皇密令单独召见皇太子入宫见驾,并告知不允随行任何人,起初太子心中有疑,恐有祸事,但传令紧急,容不得多想也就随令入宫了。传令的小太监年方二十,名曰高力士,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小太监聪慧、少语,受武皇的赏识,女皇密令多由其传递。

到了女皇寝殿,女皇屏退所有太监、侍女,单独告知太子李显,择一便利之处为成立龙安司做准备,目的为的是保上元节安防,各衙所调人员名录,不用上报,自己调拨即可,此事不可向任何人透露,否则重罚。

李显接了个这种任务,一时想不明白女皇到底想做什么。保证上元节安防按理来说断不会让地位尊崇的太子来经办此事,所调之人目录也不用上报,难不成是想让太子把自己一党之人合与一处,然后歼之,想到这里李显不禁背脊发凉,深怕女皇真实用意就是如此,但女皇已经交代过此事又不能与他人商议,否则必重处。于是接下来这几天李显只能照女皇要求,筹备龙安司成立。

清化坊内原为一处佛寺,两年前寺内失火,僧众及周边坊民均以迁走,建筑物现已修缮完毕,后因资金不足,佛像等都未重塑,所以寺院搁置至今,周边也人烟稀少,但清化坊离东宫较近,行事方便,于是李显则选择了此处进行归置,下面办事人员以为是太子置办的私宅,也不敢过问,只顾着修缮、打理,十日过去,已全部准备完毕。

今早朝颁旨后,龙安司的匾额一挂,正式开设衙府,各衙署征调人员的调令也同步发出,到了此时,各衙署征调人员也悉数到位。太子李显所调之人大多为无门无系的“中间派”,这些人平日里不愿攀附任何权贵,所以难以得到提拔,不过在各自业务上均可称得上得力干将,陈无忌就是这群人中的典型代表。

李显平日里不是不知道这些人的能力,但碍于党争,所提拔的人首先必须是忠于自己的亲信,所以有能力的中间派只能暂时放一放了,要不然一个高位上不是自己人那可就不划算了。

太子李显在左右护卫下,走进了龙安司的大门,院内站了大约有一百多人,正中间领头的年轻人就是今早在厚载门外的李三郎,此人正是太子李显的第三子——李隆基,此子自幼聪慧,文武双全,才智过人。此次成立龙安司,到目前为止李显仍不知女皇的真实意图,所以自己也不敢直接统领龙安司,但选个普通人任职又有不重视之嫌,再三考虑下,就选了自己的儿子代为管理,既显得重视,万一犯了错也能留有余地转圜。

见太子李显进入院内,在李三郎的带领下,大家一起下跪,高呼:“参见太子殿下,太子万福!”李三郎接着说到:“参见父亲,龙安司一百三十七人已经悉数在此,集结完毕,等待命令。”医可证道

李三郎点点头,继续说到:“我们能想到的,女皇肯定也能想到,所以此事只能算是女皇给父亲的一个最小的试探,如果父亲连此事都想不到,栽了跟头,那就怪我们自己了。”

李显点头称是。

李三郎继续说到:“今晨的袭击事件,儿臣勘察过现场,此事绝非是盗匪所为,所有人员均是一刀毙命,这是有预谋的刺杀,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点太过于巧合,刚好发生在了龙安司成立之时。一来说明上元期间确有危险,龙安司的设立确有必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反对;二来就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了我们,给了我们那么大的权力,如果我们在上元节至还不能破案只能说明我们无能,继而就有借口撤掉我们的权力,而且不会再有人反对。”

李显捋了捋胡须,说到:“你的意思是女皇想要欲擒故纵,罢了我的权力?”

李三郎沉思了一会,答到:“这个事现在说不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什么?”李显焦急地问到。

李三郎沉稳地说到:“现在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查案,案子如果查清了,那么就什么构陷都没用了,如果案子查不清,那么我们说什么都没用了。上元节还有七日,时间宝贵,容不得我们过多猜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查案。如果多想他事,反而束手束脚,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李显听完,沉思许久,缓缓答到:“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说说,你准备怎么让龙安司查办此案。”

李三郎继续说到:“龙安司临时组建了虎啸卫七十人,由陈玄礼率领,主要负责抓捕任务;四十名从各衙署调集过来的干吏由张九龄带领,主要负责信息汇集任务;剩下的二十七人皆是由各衙门调集过来的刑狱人员,由陈无忌带领,负责调查工作;三个部门协同作战,争取尽快破案。”

李显看了看李三郎身后的两人,陈玄礼和张九龄,他二人皆是李三郎多年的挚友,虽然年轻,但能力是非常出众的,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这个陈无忌虽然不太熟悉,但李三郎肯任用,自然也不会差,看李三郎布置妥当,他也就略感放心,于是说到:“三郎,剩下的事就先交给你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差人来报。”

“喏!”李三郎一拱手,答到。

太子李显起驾回了


状态提示:正月初九(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