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八十章:等
有两条,一是过河南经淮西,渡江去往南京。二是走山东过淮扬,然后渡江。但无论河南还是山东,都是闯贼肆虐之地,殿下以千金之躯犯险,稍有不慎就会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河南是中原腹地,历来兵家必争,李闯率百万大军在河南几进几出,早就把河南打的稀烂,更有好几支规模庞大的闯军在黄河两岸频繁活动,这个时候去河南就是送死。

天下未乱山东先反已经成了惯例,现如今的山东大大小小的贼兵有百十股之多,打着各式各样的旗号竞相杀官造反,早就乱成了一锅粥,根本就无法顺利通过。

太子的身份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是贸然南下的话,无论是走河南还是走山东,万一有危险发生,整个大明朝的希望就彻底断绝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张启阳反对南下,这让许文才很高兴,因为他也持同样的态度。

“我意和张侍讲相同!”同为太子师,又有一致的意见,让许文才把张启阳当做了自己最天然的政治盟友:“万万不能南下,唯今之计,只有北上去联络平西伯吴三桂,让他尽起宁远精兵趁贼立足未稳之计反攻京城。”

“不,许大人,我不赞成这么做。”张启阳又道:“去投靠吴三桂显然是不智之举。”

“投靠?”许文才眉头一皱,很不高兴的说道:“平西伯乃我大明臣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怎么能说是投靠?”

这特么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和我计较这些个言辞上的细节?

“好吧,就说是诏令吧。我反对!”

“反对?为什么要反对?”

吴三桂手下有宁远精兵,而且距离这里比较近,显然是一个很合理很现实的盘算,张启阳为什么要反对呢?

当然要反对了,没有谁比张启阳更清楚的知道吴三桂是个什么东西了,这个时候带着太子去投靠他,简直是就肉包子打狗。

“我反对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信不过吴三桂。”

“平西伯忠勇无双,为国镇关数十年……”

吴三桂忠勇无双?你是在说笑话吗?特么的吴三桂要是对大明朝忠勇无双的话,李自成都敢说自己的大明朝的忠贞赤子了!张启阳不由的在心中鄙视了说这话的许文才一番。

“诸位好好想想,山海关到京城有多少路程?”

“差不多四天的路程吧。”

张启阳当场就笑了:“原来诸位大臣知道啊,我还以为你们不知道呢。二月初,陛下下勤王诏,命吴三桂率兵入卫。二月十九,吴三桂上疏回奏,说已做好了勤王的准备。结果呢?时至今日,可成看到吴三桂的一兵一卒?”

北京城之所以会陷落的这么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崇祯君臣把赌注压在手握重兵的吴三桂身上。

当闯军进入山西的时候,就曾诏令吴三桂以关外之兵进京入卫,吴三桂也很爽快的答应了,结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关外的一兵一卒。

京城已经万分危急了,明明只有四五天的路程,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吴三桂还在关外,这说明了什么?

“那吴三桂名为大明臣子,实为割据藩镇,他做的就是拥兵自重待价而沽的买卖!”张启阳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关键:“他按兵不动分明就是在观望风向。就算是朝廷击退了闯贼,能把他怎么样?到时候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敷衍过去。若是闯贼得了天下,他一定会摇身一变投靠李闯。”

领关外精兵的吴三桂早已是事实上的藩镇,有点类似于唐末的节度使,大权在手握有重兵,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在局势还没有完全明朗之前,让吴三桂和李闯去拼命,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因为吴三桂很清楚的知道军队才是自己安身立命待价而沽的根本,绝对不会为了朝廷就赌上最重要的筹码。

“吴家世受皇恩,满门忠烈。”许文才还在为吴三桂分辨:“平西伯没有能够及时带兵来援,必然是有苦衷。”

“他吴三桂有苦衷?他有个屁的苦衷!”张启阳毫不客气的说道:“老许啊,我的许大人。京城危急,君父危急,正是竭力报效之时,什么样的苦衷才能让吴三桂按兵不动一个多月?什么样的苦衷才能让他坐视京城陷落?若是别人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你不是不清楚吧?”

要是别人敢于做出这种事情,就是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但吴三桂偏偏就这么干了。

就算大明朝还在,就算是京城没有陷落,朝廷又能拿他怎么样?

充其量也就是不痛不痒的下旨申斥几句罢了,还能真的罢了他的兵权不成?

不管张启阳的话有没有道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辩驳!

许文才不在言语了,太子问道:“南下不行,北上又不行,到底应该如何?”

张启阳只说了一个字:“等!”


状态提示:第八十章: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