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打打闹闹的喧哗中,这场错误的孽缘总算是顺利结束了。
余二郎看着自己手上的休书,无心再呆在这里。转身跟钱明、钱老太告辞了。
钱明知晓他心中烦闷,宽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声的安慰。
余二郎回了句无事,便领着闺女回隔壁镇上的院子去了。
余老娘这会出了气,见他要走,连忙站起来想送送他,却被余大郎拦了拦,“娘别去了,让二弟好好静静。”
余老娘心疼死了,一双老眼里全是自责。
二儿子娶了个这么混账东西,当娘的才是最愧疚的那个人。
当年娶蒋氏的时候,也是两个孩子见一面就定亲了。
后来蒋氏跟大儿子也算举案齐眉,夫妻恩爱。
所以余老娘以为江氏也会如大儿媳那般体贴自家男人的。
不成想,不是每桩姻缘都是美满的。
她家二郎,终于福气薄了点,才遇到了这么个蠢东西。
余老娘抹着泪,也无心呆在这里。
余氏连忙抱着瑜姐儿去送她。
江家的人也都被钱明送出去了。外面看戏的众人也纷纷散去,刚刚还满屋子的人,这会已经一个都不剩了。
钱老太看着好好的周岁宴被弄的乌烟瘴气,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老江氏这会被揍的鼻青脸、肿猪头一样。好在休书拿到,她也不敢多待。
逃命似得拉着闺女家去了。
但她们身后还跟着一群同村来的地痞喇子。
这些人都是哪种成天啥事不干只会去看热闹的那种人。
每个村里几乎都有那么几个地痞无赖,她们运气差,今儿正好碰上了。
这群无赖刚刚在大门口得了余老娘扔给他们的首饰。这会自然想要更多。
所以他们就一路跟着老江氏她们回去,甩都甩不掉。
后来听说还有半夜去老江家家偷东西的。
那些人被抓到后还美名其曰她江钱欠他们钱。
老江氏叫儿子把人送官,官府那边却被余老娘打点好了。
但凡江家的钱或东西被偷的,官府一律按家事处理,让他们自行解决。
后来那些个哈喇子见县太爷不管,立马纷纷效仿,只把老江氏一家子搞的精神崩溃,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会,钱家。
话说钱家院里院外的人都走光后,钱明才头疼的扶的扶额。
钱老太连忙过来扶他,“明哥儿可是头疼了?”
钱明无奈的笑了笑,“可不就是头疼了?”
钱老太虽不理家事,却也懂的一个家里若有个搅屎棍,那好好的家都会被搅的不得安生。
钱明叹气道,“好在岳母家都是明事理的人,不然儿子得头疼死了。”
钱老太被儿子逗笑,拍了他一下,“明儿你去余家看看你岳母,让她想开点。”
两老太太平时都不对付,但关键时刻还是很团结。
钱明欣慰的扯了扯嘴角,“好。娘今儿也受累了,回去歇息吧。”
钱老太点点头,脚步却没往屋里走,而是去王大夫的药馆找钱来娣说这事去了。
钱明笑着看着老娘走的方向,无奈的摇摇头。
许嬷嬷笑着替她解释,“老太太一辈子没个说闲话的人。来姐儿一回来,可不得隔三差五跑去说说话了嘛。”
钱明了然点头,也无心休息了,提着脚步就赶去余家了。
余家。
余老娘这会正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哭呢。
余氏抱着瑜姐儿就在边上劝她,“娘别伤心了,二哥跟那江氏断了也好,省的以后孩子大了再闹起来就难看了。”
余二郎也只一个闺女,名叫喜姐儿。比沅姐儿小一岁,也是个乖巧的孩子。
江氏对孩子不上心,所以那喜姐儿都是余二郎在教。
只是余二郎平时忙着养家糊口,也无法事事兼顾到闺女。
且那孩子今日亲眼看着父母闹开,也不知作何感想。
如今余二郎独自带着闺女回隔壁镇去了,余老娘自然担心的不行。
余大郎倒是了解自己的二弟,也劝老娘,“娘要是不放心,晚上儿子过去看看。”
余老娘抹着泪的点点头,“你去看看也好,是娘对不起他,你叫他好好的,不然我也不活了。”
余老娘对四个孩子一样好,哪个都是她的心窝子。
如今二儿子婚事这么不顺,她自然埋怨自己。
余大郎知道劝不了老娘,只得带着蒋氏跟沅姐儿去隔壁镇看二弟去了。
人都走后,余氏才坐到余老娘身边,跟她说贴心话。
“娘别哭了,哭的女儿心疼。”
瑜姐儿也心疼的爬过去抱住余老娘,小婴儿皱皱眉头的安慰她,“嬷嬷~不、不、”她想说的是阿嬷不哭,奈何话还不利索,讲不了成句的话。
余老娘欣慰的把她抱在怀里,叹气的亲了亲她的小脑袋,“还是我的瑜姐儿乖巧,不让阿嬷伤心。”
瑜姐儿暖心猴在她外祖母身上,伸着胖胖的小手去替余老娘擦脸上的眼泪。“不嘟。”她说不哭。
余老娘听出来了,顿感欣慰的抱紧了这小东西。
余氏见闺女能让老娘宽心,也是松了一口气。
钱明来时,又对着岳母说了好一通劝解的话,余老娘才舒了心。
余老娘哭了一通后,也想通了。
那种极品亲家断开了,其实是好事,她应该笑才是。
于是她擦了擦眼泪,立马收拾东西要去余二郎那里。
余氏也不去拦,就让钱明拉驴车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