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朝的影视圈子里,有一个情况是和欧美那边完全不一样的。
那就是在天朝这块土地上,电影评论家……或者说是影评人这个群体,从来就没有能够引导过电影观众的观影倾向。
好莱坞所谓的‘黄金年代’,不止是电影制片厂和导演、演员们的黄金年代,更是影评人的黄金年代。
那年头的影评人,不仅能够左右和影响电影奖项的归属,更能够通过他们发布的影评,左右观众的观影倾向。
而天朝的影评人们却似乎从来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别说是左右观众的观影选择了,即便是在最为看重电影奖项评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专业电影评委里,也没多少人把影评人这个群体当回事的。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越来越发展,再加上观影人群群体的年龄逐年下降,影评人这个群体的影响力更是越来越弱了。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自然是好事,因为影评人的理论,说实话的确是既没有节操也没有实际效果,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不找个人……或者是找个群体来怼怼,似乎就有点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了……
冯刚就有点算是这种人里面的典型代表。
说实话,冯刚能从《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介工作人员混成现在的国内导演界三大天王之一,靠的就是他的独树一帜。
在那个全国观众都被一大堆的文艺电影禁锢住了观影想法的年代,冯刚就是凭借着在那个年代堪称是另类的冯氏喜剧收获到了一大波观众的支持。
和三大导演的另外两位张一谋和陈歌不同,冯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抓市场、抢观众、拿票房的路子。
这种路子到也不能说是不对。
毕竟,和张、陈两位的三大电影节荣誉加身不同,冯刚无论如何也确实没有他们的那种底蕴和出身背景,走市场化的道路也是无奈之下的最有利选择。
但这种市场化路线却有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冯刚无法保证自己拍摄出来的电影永远能够迎合观众的要求。
虽然张、陈两位的作品质量近年来也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但不管怎么说,国际a级电影节的荣誉加持,至少在逼格这个方面,确实比某某年度的票房冠军听着要高大上多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的年龄层次也在逐年下跌,就像李墨曾经说过的那样,如今养成观影习惯的大多是八五后观众,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还是九零后。
这种变化在造就了如李墨,邓潮,许峥这样的新生代导演的同时,也在某个方面倒逼着冯刚进行改变。
而最要命的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冯刚恰恰无法适应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他的电影也无法继续得到现在这批观众的支持。
估摸着冯刚似乎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所以从《集结号》开始,他就已经开始习惯于时不时的要整点新闻和话题出来刷一波存在感了。
‘如果纯按票房来算,我才是国内最有票房号召力的艺人!’
《私人订制》,这家伙更直接怼上了对他发出批评之声的所有人,完全枉顾《私人订制》和当年《甲方乙方》之间的质量差距,
最的时候,自然是‘护舒宝’事件怒怼万千网友……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时空估计冯刚是没有机会因为《我不是潘金莲》跑去堆旺达院线了,因为这个时空的叶柠已经答应了李墨的邀请加盟墨龙传媒,开始办理从旺达文娱离职的事宜了。
但‘炮筒子’终究还是炮筒子,冯刚自己的导演作品虽然还没有影子,但他却还是找到了其他的地方跟人开怼。
事情还得从冯刚上一部电影《私人订制》的惨烈口碑说起。
作为《甲方乙方》的炒冷饭之作,《私人订制》的拍摄目的气势非常简单,就一句话赚钱。
投资六千万,光是贴片广告就已经几乎收回了全部成本,甚至连宣发费用都只能算是一部小成本作品的体量,却硬生生的在冯刚和汪氏集团的炒作下,变成了大片级别的作品……
可惜,电影烂不烂,观众心里自有标准。
尤其是在经历了许峥,李墨等人的冲击之后,冯刚的颓势越发的明显了。
原来是只有他一个人玩商业片,其他人都没他那么拉得下脸面,可现在新一代的导演不仅拉的下脸面,而且还能主动朝观众靠拢,于是也就更显得冯刚的守旧和不自量力。
好不容易等到《私人订制》下片,不知道冯刚是哪根筋不对,居然又接受了央妈的邀请,跑去执导了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哦豁,这下更好玩了。
(ps关于那届春晚,出于避免404考虑,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对于作者菌来说,那是一届难看程度排得进前三的晚会。)
《一九四二》,护舒宝事件,《私人订制》,《春节晚会》……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冯刚充分发挥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精神,从专家到影评人,从网友到观众的怼了个遍……
而这次,冯刚干脆直截了当的怼上了综艺真人秀。
“国内的影视制作公司,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初心。别说初心了,他们连用心都觉得是一种奢侈。明明是家影视传媒公司,某人却在拿到了一个小小的票房榜冠军之后,带着自己的女伴在机场招摇过市,大量占用公共资源,就是为了借机宣传他们家新开拍的综艺节目,正是因为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所以才会有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