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抗战之最强兵王>第1801章 冷枪冷炮

游击支队副支队长徐城和30团团长黄蒙杰以及干部们经过商议后,他们拟定了作战方案,对日军22师团和骑兵师团开战冷枪冷炮行动,同时抽调小股精锐小分队,对日军防御漏洞实施打击,以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

30团目前只有两个营的兵力,但这两个营一千多人部队,却是精锐的百战老兵,他们有着很强的作战能力,所以他们是主要负责组建精锐小分队,对日军漏洞实施打击的,而游击支队则是对日军开战冷枪冷炮行动。

徐城和黄蒙杰的作战命令下达后,各部迅速展开了行动,30团两个营组建了不少精锐小分队,他们率先对日军阵地实施全面侦察,从而寻找其漏洞所在。

日军22师团是采取了防御策略,全部进入到阵地上,以防止苏阳部队背后偷袭,而骑兵师团的所有骑兵联队也是全部做好了准备,只要苏阳部队从背后展开袭击,与22师团交火后,他们便会从侧翼杀出,配合22师团防御。

永津左比重带着少将参谋长山本敏坐镇22师团部,他推断苏阳部队可能会对22师团这边实施打击。

虽然22师团和骑兵师团合兵一处,但他们相比铁石部队,依然是一个薄弱点所在。

铁石部队原本就兵强马壮,他们在缴获一批美式武器装备后,更是武装到牙齿,现在他们更是得到了一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加强,这简直是途虎添翼。

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认为苏阳部队不敢直接和铁石部队交战,他们很有可能会从22师团和骑兵师团这边入手,从而打开一个缺口,接应骑兵旅突围出去。

游击支队等部队到达22师团这边后,永津左比重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了。

七月四日晚上十点十五分,日军再次调整部署,永津左比重将22师团和骑兵师团分两部进行作战。

22师团中将师团长吉田三郎指挥其所属84联队,工兵联队,辎重兵联队,榴弹炮联队,骑兵第四联队对骑兵旅阵地实施密切监视,防止骑兵旅部队趁乱突围出去。

骑兵师团中将师团长小伦达次指挥其所属骑兵第一联队,骑兵第三联队,骑炮兵联队,22师团85联队,86联队,搜索联队对背后苏阳部队实施作战,寻找战机将其歼灭。

13军中将司令官永津左比重是亲自坐镇22师团负责全局统帅,这次作战他是要一定获取战果的。

永津左比重是期待着游击支队和30团能够攻击22师团阵地,这样的话,他便可以利用步兵,骑兵,炮兵重创苏阳部队,他有把握能够重创游击支队和30团部队。

实际上以永津左比重的部署加上日军武器上的优势,如若游击支队和30团直接展开攻击的话,肯定是要付出一定伤亡代价的,永津左比重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敢如此进行部署。

但是徐城和黄蒙杰两个人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判断,他们是没有直接发起攻击,而是改变了战术。

这不得不说苏阳对手下干部们的培养,自从部队扩编到数万人后,苏阳就着重培养干部们独立指挥作战的能力,现在苏阳的培养是发挥了作用。

日军部队严阵以待,他们认为苏阳部队会展开大规模的攻击,但是他们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

游击支队一名轻机枪射手将歪把子轻机枪架设在一处高地上,他在机枪组的组长指挥下,瞄准日军阵地,做好射击准备,随着组长说出射击目标后,射手迅速调整枪口,随即扣动了扳机,一个点射直接打了出去。

两颗子弹迅速脱离枪膛,一名小鬼子刚刚露出脑袋想要观察外面的情况,直接被子弹爆头了。

紧接着,轻机枪射手迅速抱着轻机枪进行转移,随着枪声响起,日军阵地立即警戒起来。

一名少尉小队长第一时间拿出了望远镜,只是还没有等他仔细观察,一颗子弹就朝着他打了过来。

“射击,立即展开射击。”85联队第四大队的少佐大队长大声喊道。

第四大队的日军开始展开火力打击,轻重机枪子弹朝着远处射击,一串串火舌快速pēn_shè着。

小鬼子们端着步枪进行射击,只是远处黑乎乎的一片,他们也没有办法锁定目标。

日军一阵射击停止下来,战场再次恢复了寂静,但是没有多久,游击支队的冷枪冷炮继续射击。

游击支队的官兵们隐蔽在暗处,他们就如同幽灵一样,只要抓住机会就迅速射击,打完就转移,让日军根本就没有办法锁定他们的位置,即便他们一颗颗照明弹发射出来,但还是无法找到游击支队官兵们的位置。

日军只能够龟缩在战壕里不暴露,只要他们暴露,肯定就会被打击,阵地上的小鬼子几乎成为了活靶子。

恼羞成怒的日军开始集结火炮进行射击,但他们的炮弹,没有给游击支队带来太大的伤害。

游击支队在开战冷枪冷炮的同时,30团几个精锐小分队也进行活动了,他们趁着日军被游击支队吸引的时候,迅速朝着日军战壕靠拢,一枚枚手雷没有任何预兆朝着日军战壕投掷过来。

爆炸声响起,日军鬼哭狼嚎起来,不少日军端着步枪想要射击,但他们暴露后,随即遭到凶猛火力射击。

日军部队付出的伤亡倒不是很大,可是他们却是人心惶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突然出现的子弹射杀。

85联队和86联队的两名大佐联队长第一时间和骑兵师团的小伦达次取得联系,他们希


状态提示:第1801章 冷枪冷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