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满朝文武口中齐呼着的“国富民强,万世永存”,始皇帝也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自秦天下一统,登基称始皇帝之后,他几乎就很少有过像今日这种激动、热血的感觉。
曾几何时,他的志向是何其的壮哉。
身负秦国先辈们为时四百余年抛头颅洒热血未完成之使命,嬴政此生便是立志要不负秦国先辈,定要扫六国,平天下,建立一个王权霸业,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为此志向,嬴政一刻都未敢停歇,加上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最后终于是扫平了六国,一统了天下,算是完成了秦国先辈们的使命。
可是,虽然天下一统完成了,但是太平盛世之志,对他来说却显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六国初平,内忧外患,社稷维艰。
为了实现太平盛世之志,为了能让大秦万世永存,嬴政呕心沥血,用尽了办法。
北御匈奴,南攻百越,建长城,修直道,无一件是为了他自己,无一件不是为了切保国家之太平。
可是,做这些事情换来的不是美名,却是群臣的劝谏,苦诉百姓徭役之苦,换来的是天下人的唾骂,骂他嬴政为暴君。
嬴政心里苦啊,不过为了天下,为了大秦之社稷,他愿意背负这一切骂名,因为他知道,当匈奴冲进中原烧杀掳掠之时,那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不幸。
为了构建盛世之基础,他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劳心费力。
天下初定,六国百姓其心不定,为了能定天下百姓之心,他重用儒士,朝廷为此还设博士院,甚至还让扶苏拜儒学大师淳于越为师,希望能借孔子的门徒们,来帮他教化安定人心。
可是,这些儒士不仅不为天下之太平计,去安天下百姓之心,反倒还叫着要恢复旧制,提议诸侯分封,其心岂不是欲让天下再次上演群雄割据,天下分裂之局?
为此,他杀了儒士,焚了诗书,天下尽骂于他。
天下如此乱象,他只得依靠大秦律法以维持天下不乱,可是,天下却又骂他嬴政心性暴戾。
天下人尽说苛政猛于虎,嬴政不是不知道。
但是嬴政没办法减轻赋税,没办法减少役夫,因为秦国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他要确保大秦各大工程顺利进行下去,确保军队无忧,这些都是无奈的现实。科举官途
三道昭告天下的旨意,也随着今日早朝的结束,随即向天下各郡县发布了下去。
咸阳城,则是最快发布昭书的地方。
李阳还未及走出咸阳宫,他李阳之名便已是震动了整个咸阳城。
咸阳城的大街小巷,饭馆酒肆,无不是在谈论着李阳封侯拜相之事。人人无不感到震惊、诧异和不可思议。
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居然便官尊一国之丞相,从古至今又还有何人能够做到?
更重要的是,李阳这个人在此之前,除了献药之事,可以说是天下无人知晓,这样一个无名之辈,却是能受皇帝如此重用,这让天下人都在好奇,李阳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才能?
当然,除了李阳封侯拜相之事外,天下人还被另外一件事吸引着,那就是由丞相李阳主导的大秦律法变革。
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这才是一件大事,直接关乎着他们每一个人。
大秦律法会怎么变?变严,还是变宽松?
没有人知道,每个人都在议论着,猜测着。
就在李阳封侯拜相之事,袭卷咸阳城的时候,在咸阳城的另一处地方……
“兄长,兄长……”
巴宓心急如焚的从街上赶回了家,后脚还未迈进院门,声音便已传入了院中。
急匆匆的一路小跑,穿过前院,终于在大厅找到了兄长,她略带喘息的急道:“大事,有大事,李阳……李阳他……”
巴适很少见到过妹子如此心急火燎,失态的模样,接着又听到李阳二字,心知定是李阳献药失败要被斩了,不由叹息了一声,道:“妹子,不要急,慢慢讲。是不是李阳献阳失败了?”
巴宓哪能不急呀,赶紧道:“什么失败呀,他当丞相了,还封为阳侯!兄长,全被你猜中了,他真的被皇帝重用了!”
“嗯,失败也是意料……什么!他……他当丞相了?还封阳侯了?”
巴适正想说失败也是早在意料中的事,结果却听到妹子说李阳封侯拜相了,顿时只差没把下巴给惊掉!
这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