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重生在90年代>第三卷 莲山风云 第九十六章 王剑平的发现

壶晓乡派出所是一个神奇的所在,目前在整个壶晓名声大躁的小报《幸福壶晓》就是派出所搞出来的。

你没看错,派出所搞小报了。

整个壶晓乡看过这个小报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乡镇府做的的政绩宣传,其实只有很少的知情人才清楚,这小报是壶晓乡派出所的民警王剑平做出来的。

当然,这份功绩是记在了派出所长朱国荣的头上。

不过,对此王剑平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坦然接受,谁让他还是派出所的新人呢,虽然他是土生土长的壶晓人。

王剑平今年二十六岁了,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省城工作了两年之久,因为离家太远,每次回家父母总是会唠叨,况且王剑平的大姐已经嫁人,离家也有点距离。

自己作为儿子,不能离家太远,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嘛。

况且省城离家远,生活成本太高,工资又低,王剑平在省城过的越来越烦闷,自我感觉幸福感越来越差。

于是,本着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梦想,王剑平回乡参加了莲山县的公务员考试,报考了壶晓乡派出所的岗位。

以王剑平的本科学历,在当时报考的一众考生中很快脱颖而出,加上不俗的口才和有些深度的认识,毫不费力的进入了壶晓乡派出所成了一名在编的民警。

莲山县当时的情况,回乡发展的大学本科生太少了,多数还是专科学历。而且,一旦农村的孩子走到了大城市,回来的太少太少,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已经迷住了他们的眼。

当时莲山县公安局负责招考的人觉得王剑平是个人才,想留他在县局,然而这小子铁了心要回家乡,口口声声喊着‘支援家乡建设’。

其实,真实的原因只是王剑平的父母人比较现实,然后又有一点点虚荣心,‘逼迫’儿子必须在壶晓乡派出所干,这样他们在村里就可以‘横着走’了。

王剑平呢,也是个孝子,其实农村人的那些小心思,他都懂,所以就顺了父母的意,留在了壶晓乡派出所。

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到基层,应该更容易往上爬吧。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就是他的观念。

在壶晓乡派出所的日子里,他很有干劲,天天想着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什么佳绩,升职加薪。

所以,一门心思的想着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成就,不断的去创新,于是借助在学校办校报的经验,他就搞出了这个《幸福壶晓》的小报。

而且,所长朱国荣还很支持他,这也是被朱国荣抢了功绩,他并未太过怨怼的原因。

朱国荣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好使唤,懂事,没有其他年轻人的那种狂傲劲。

只不过王剑平来派出所的时间还太短,他还不是完全相信他。

于是,今天收到乡长的消息之后,朱国荣把自己的铁杆拥趸民警余波喊进了办公室。

壶晓乡派出所构造极其简单,一个镂空大铁门,进去是一个四合院样的院子,四周一圈平房,所长办公室和民警办公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

农村那种平房没有什么隔音可言,所以靠墙办公的王剑平不经意间把他们说的内容清清楚楚的听进了耳中。

“余波,你一会去壶晓初中,告诉他们校长宋思运,明天早上5点钟把所有的学生喊起来,我会派去两辆小巴,拉着他们去县委大院,你告诉他,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这是朱国荣的声音。

“啊?朱所,拉学生去县委大院干什么啊?”

余波心肝有点颤,怎么回事?突然拉学生去县委大院,这是要搞什么?

刚开始王剑平还事不关己的闲听着,但是当听到拉所有的学生去县委大院的时候,王剑平皱起了眉头,停下了手中的文稿,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让你去你就去,问那么多干什么,你告诉宋思运,他知道怎么做。”

朱国荣很是不耐烦的说道,有些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看着朱国荣有些生气的样子,余波害怕了,“那好吧,现在去吗?朱所。”

“嗯,去吧”

余波没有回话,然后王剑平就听到了隔壁开门的声音,他抬头望了一眼窗外,余波出门后直接走到自行车棚,骑上车就出门了。

王剑平有些坐立不安了,这老朱是准备干什么,什么事需要去县委大院,而且还要拉着一群学生去。

他直觉肯定不是好事,好事的话,老朱这个好大喜功的人不可能遮遮掩掩的。

王剑平越想越不安,壶晓初中有好多他亲戚家的孩子和村里关系很好的左邻右舍的孩子,自己不能看着他们出事。

思来想去,绝不能让他们去县委大院,但是自己怎么阻止他们呢?

跟乡镇府汇报?不行,谁知道乡镇府有没有参与这个事。

跟县里汇报?也不行,所里唯一的座机在老朱办公室里,况且自己也不知道跟谁汇报啊。

王剑平有些头疼,该怎么办,怎么办?

突然,他眼睛一亮,诶,说不定这样可行啊。

他连忙出门,走到朱国荣办公室,敲门伸了个脑袋进去,笑嘻嘻的说。

“朱所,我回家拿点东西,一会回来,行不?”

朱国荣正坐在椅子上思索,听到敲门声转头看了过来,笑着说:“去吧,快去快回啊。”

“好咧,谢谢朱所。”

在这儿上班,就是有这么个好处,很是自由,并不是死卡着上下班时间。农村人嘛,有个


状态提示:第三卷 莲山风云 第九十六章 王剑平的发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