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记私房菜馆的利润很高,原来只有三个包房时,每年纯利就将近两百万港币。
现在菜馆每周营业时间增加了一,营业面积扩大一倍,外加晚餐价格提高,一年下来,纯利润有望超过五百万港币。
孙大海在新菜馆转了一圈,打通后的大厅显得宽敞了许多,厨房也是二合一,面积大了不,还增加了一些烘烤设备。
郑佩佩离职去上学了,所以菜馆换了一名女服务员,阿呆的母亲林嫂仍然在菜馆负责保洁,后厨有阿呆和一名打荷。
整个菜馆的包房虽然增加到六间,但人员数量还是保持不变。
孙大海和阿呆与林嫂打过招呼,大家聊了几句,林嫂就带着孙大海到了原来菜馆的那套公寓,曹大厨正在那准备晚饭呢。
爷孙俩见面后,自是一番亲热。两年没见,曹大厨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孙大海可是变了不少。
他不仅高了一大截,五官也更加立体了,剑眉星目,鼻若悬胆,妥妥的一个美少年。
孙大海这次原本没打算到香江,不过他有些想曹大厨夫妇了,所以特意绕道过来。他将在香江停留三,然后从香江回首都。
孙圆圆和孙大河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孙大海答应过二,放假时带他俩玩。当哥哥的,可不能言而无信,否则孙圆圆能分分钟哭给他看。
男人久别重逢,自然不会像女人那样叽叽歪歪的。曹大厨和孙大海亲热了几分钟,便一边收拾食材,一边聊起这两年各自的情况。
其实这两年大家都很稳定,生活基本上按部就班,也没有什么太多意外的事情发生。唯一的特殊事件,就是刘老师在今年三月时离世了。
因为两岸关系,所以自从上次在香江见面,孙大海就再也没有见过刘老师。他第二次来香江的时候,给刘老师打过电话问好,伺候每隔两三个月,会给刘老师写信问候(通过香江曹家中转)。
从去年起,刘老师身体愈发虚弱,基本已经处于长期卧床状态。要大病,其实也没有,只是刘老师年事已高,身体各器官均开始衰竭。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刘老师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大家都明白,这是老人家大限已到,医院对此也毫无办法。
刘老师最后的时日,曹大厨夫妇和曹勇,都到了湾湾,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在弥留之际,回光返照,还关切地向曹大厨问起了孙大海的情况。
最终,老人家含笑离世,享年88岁。
孙大海两世为人,接到消息后也不禁痛哭了一场。只恨湾湾政策限制,孙大海不能亲自去送老人家一程。
曹大厨对孙大海起老人临终的情形,也是潸然泪下,唏嘘不已。孙、曹、刘三家交往了大半个世纪,时至如今,老一辈已经全都离世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曹大厨和孙大海感慨了一阵子,情绪慢慢平复。过了一会,巴特尔等人也下来了,帮着他俩一起收拾食材。
孙大海从美利坚出发前,已经电话告诉曹大厨,晚上要请中东的朋友吃饭。大食教人饮食的忌讳,曹大厨都知道,所以准备的食材不会犯忌讳的。
其实大食教的信仰者也有派别之分,杜拜是典型的温和派,比较开明,对教义的要求主要靠自己自觉遵守,而不会将其无限上升,严格到残酷的地步。
曼尼埃尔本身就是半途改信大食教的,他妈妈更是连教徒都不是。现在,他决定放弃继承权,所以从王室,到他自己,对他的要求都不会太严格了。
否则的话,光是陆地上的动物必须由阿訇宰杀放血这一条,就基本上杜绝了他在外面餐厅吃饭的念头
今孙大海到达香江,他在香江的一些朋友也会来为他接风。好在菜馆现在有了亲友房,这样就不会影响那边的正常生意了。
到了傍晚,亲友房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李飞、李亮、高屹和郑佩佩都来了。他们已经放暑假了,和孙大海约好要一起回首都。
郑佩佩这次也要去首都。
她和高屹去年上学前在首都淘换出来的玩意,居然让俩人大赚了一笔。
当时郑佩佩花了一千多港币,买了好几十件看起来像古董的玩意儿。在她的鼓动下,高屹也花了她做孙大海秘书的半个月工资,买下了几件,一起带到了香江。
郑佩佩是广撒网,她买的大多数东西都不值几个钱,但有其中一个鼻烟壶和一方砚台,被郑子微的一位搞收藏的朋友相中,买回家收藏起来。
这两件东西买家给了郑佩佩八万港币,把她高兴坏了。她在曹大厨的菜馆干了三年,无非也就攒下了这么多的钱。
高屹总共就买了五件东西,但备不住人家真有财运。她买下了一面铜镜,被同一买家用两万港币的价格买走。
一个不起眼的手串,被大家鉴定为清中期的海黄手串,包浆匀称厚实,品相很好,最终被物业公司的林总用三千港币的友情价拿走了。
更大的惊喜来自一把折扇。高屹自己都记不清是花了多少钱买下的,郑子微那些玩收藏的老朋友们都拿不准这把折扇的真伪。
最后高屹花钱去做了鉴定,才知道这把折扇是真品,《竹木山石图》,文征明亲手所绘的扇面。
最终这把折扇被苏富比香江办事处送上了五月举行的亚洲春拍会,以八万八千英镑的价格,被一位旅居东南亚的华人富商买走。
发了笔财的郑佩佩,特意拉上了女财神高屹,在暑假期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