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东西十二宫>九十七章 舒嫔的故事

昭贵妃一看我们都望向了她,不由得笑了起来“说来倒是我惭愧了,那会子年纪轻,在家中总被父亲兄长压一头,怎么都想要显示自己的聪慧之处,没想到今日都被你记得,倒是丢脸了。”

“哪是丢脸呢,您是救了我们全家的恩人。”芳贵人说着就要往下拜,被昭贵妃一路小跑过去拦住,昭贵妃笑道“说好是讲故事,怎么倒变成了谢恩宴了。你先莫急,咱们还有舒嫔的故事没听呢。”

我转头一看,见舒嫔在角落里绞着帕子,怪不好意思的,嚅噎着说道“我……我没什么故事可讲,说出来,也不似芳贵人那般有趣。”

“哎呀,怕什么。”我笑着对她言“我们无非是姐姐妹妹聚在一起说话,又不是听说书,你但讲无妨。”

“那我讲了,你们不要笑我。”舒嫔道,我们纷纷点头。

舒嫔的出身,比芳贵人家徒四壁无论如何都要好些,算得上是一方的富户。

舒嫔本名舒璇欢,家原住山西晋城,也是汉人包衣,父亲是当地的秀才。后来屡试不第,便回乡务农,顺带做了些布料生意,便富了起来。

山西的乡绅,极爱在家乡盖楼房、建小城,舒家也是如此。她家宅院几进几出,高门深院,在父亲和主母的打理下秩序盎然,仿佛就是一个小小的官邸。

而既然已经是有名的乡绅,又是地方的话事人,家里的规矩,便比别人不知高了多少倍。

其中顶重要的一条,便是男女之大防。女儿家上了十岁,懵懂初开,算得少女了。便得与父兄隔开,独自住进一个狭窄的小楼。

那小楼名为绣楼,通常由石墙垒成,上下两层。那绣楼一楼都是丫鬟婆子住的地方,二楼才是小姐的闺房。绣楼大多居于院落深处,屋檐低矮,以示女子谦卑之道;闺阁窗户对着的也并非花园,而是一个小方角落,没有外人,以免得女儿见到男子,引起不该有的相思痴念。

而最重要的是,上绣楼规矩乃是小姐携一个丫鬟上楼,楼梯便撤走。从此衣服饭食,都由一根细绳栓了吊上去。脏污之物,也由细绳栓了吊下来。

女子一旦进了绣楼,再出绣楼之日,便是几年后出嫁之时。

“乖乖,那可不跟坐牢差不多?”愉嫔忍不住吐舌头。

“也不能这么说……”舒嫔迟疑道“但……但也差不多吧。”

舒璇欢与她的姐妹一样,十岁时上了绣楼,从此女红刺绣,学习贤良淑德之道。

从此她的生活便被一方石墙圈住,再也没有其他东西。

“我那房间,从东往西十七步,从南往北二十五步。走廊阔两步,长二十七步,顶头是通饭食的地方,那地方都是由丫鬟去,我不得去的。”

“那平日里你还可见得什么人?”我问道。

“我爹仁慈,许娘亲时常来看我。”舒嫔答道“若是在其他人家,嬷嬷、老妈子都是难上来的。”

舒璇欢父亲也算的富甲一方,正妻乃是地方又一个秀才乡绅家的小姐。做生意的行走四方,难免收两个买来的妾室使女,舒璇欢的娘亲便是其中一个。

娘亲名为柳絮,是舒老爷下江南时买的一个歌女,十六岁跟了舒老爷,十七岁生了舒璇欢。舒老爷待人不薄,见她生下女儿便给了名分,从此柳絮在家中安心相夫教子,协助主母管家,也算得有了个难得的好下场。

柳絮自小长在江南,又出身烟花巷柳,没见过山西这般高门大院束缚人的。等女儿搬上了绣楼,柳絮也随着舒璇欢觉得苦闷。

她见舒璇欢烦忧,便找了个借口送了把琵琶上去,然后偷偷教舒璇欢唱歌。

唱江南的小曲、唱昆戏、唱一路北上听到的小调,唱陕北的信天游。

在绣楼上的几年,便是母亲陪着舒璇欢一人弹琵琶,一人唱曲儿度过的。

话讲到这里,慧嫔不由得打断“这桩事,你父亲可知道?”

至少在中原,唱曲歌舞的都是倡优,大家闺秀谁能学这种东西?舒家规矩深厚,怕是容不了舒璇欢这般放肆。

“我父亲怎能不知道呢?但他也心疼我,便当做不知道罢了。”舒嫔笑道“他只是找了个机会,让丫鬟与我说,唱曲一事千万不要让旁人知道。他已经与我说了一门亲,嫁的不远,只在隔壁县城,让我千万不要让未来的婆家知晓了。”

“你说过亲啦?”祥常在讶异万分“那又怎么……”

“怕什么?”和贵人满不在乎道“不就只是说了亲么,又不是真嫁过,再者说,真嫁过又怎么样呢?”

舒璇欢本来是要嫁给一位姓刘的少爷的。原本亲事说当,一切安好,可谁知在嫁人的前两个月,那刘家少爷重病难治,一命呜呼了。

若是在蒙古人的眼里,无非在说一门亲;在满人眼里也不外乎如此。

可在山西,“好女不嫁二夫”,她舒璇欢依旧得上门前去,与灵牌拜堂成亲,从进洞房的第一刻起开始守寡。

这被称为“望门寡”。

轮到自己了,就当是天命。

舒璇欢得知自己得在空房里守一辈子,哭的眼睛都肿了。娘亲柳絮也忍不住的叹气,跪下来求舒老爷女儿能不能不嫁。哪怕要在房里呆一辈子,呆在自己身边做老姑娘,也比去别人家当寡妇强呀。

可山西民风至此,舒家庶出小姐要嫁给刘家二少爷的事情人尽皆知,哪能为了个女子不要了名声。

而就在这时,主母出了个好主意。

主母的姐姐


状态提示:九十七章 舒嫔的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