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炮火1906>第三百八十三章 长兴岛军备基地
易的吧,除了粮食等必需品,许多工业品都需要外部市场,要是关系搞僵了,随时都能用断绝贸易关系来打压中国。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的份额,百分之六十集中在美国与德国,百分之二十分散在南美、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自然是属于英法等欧洲国家。

随着中俄战争的走向尾声,中俄贸易必然会重启,而英法的份额将会降低,故而对于双方来说,都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模式。

就好比他们的轮船在长江中与英国轮船近距离接触时,英国轮船总是彬彬有礼,不再像过去那样横冲直撞,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蔡锷对于这次将接收的武器也抱有很大的期望,这次中俄战争收到奇效的,除了迫击炮与机枪,最让蔡锷喜欢的便是“辛亥”式步兵炮以及掷弹筒。

这种步兵炮走遍全世界都看不到,只有在东北军中才有,全重才400多斤,两个东北大汉推着或是拖拽,就能行走如飞,而且在山地运动同样如此。

东北军的汽车还比较少,都用于榴弹炮与120毫米口径迫击炮的拖曳,而这款步兵炮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

再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三个东北大汉就能将一门炮扛在肩上,跟着连营一起行动,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

“辛亥”式步兵炮更是一种非常矮小的火炮,很容易被隐藏。它的全高只有65厘米,这还是包括防盾的高度。如果拆除防盾,全高会下降到50厘米左右(和重机枪差不多)。

对于需要在火线上战斗的步兵炮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优势。利用这项优势,步兵炮可以隐蔽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充分发挥火力的准确性、突然性和猛烈性,并且在第一时间给予步兵需要的支援。

就连蒋方震也对步兵炮赞不绝口,这平射吧,可以当加农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砖石工事;这曲射吧,可以当榴弹炮用,高爆弹威力十足;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由于这款步兵炮是榴弹炮出身,弹道比迫击炮稳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东北军中列装的同口径级别的80毫米迫击炮要好的多。

同时,借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战时,步兵炮可以方便的配置在反斜面阵地上,这样,既可以为处于棱线或正面阵地上的己方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援火力,又很好的隐蔽了自己。

就蔡锷看来,组建山地师,除了迫击炮与掷弹筒,步兵炮也必不可少。

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

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

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这个步兵炮都是一个特色,也符合日本人一向阴险的性格,这两种武器在后世都是由日本现行开发出来,不过,这个时代,自然是由李安生笑纳了。

掷弹筒便宜啊,为什么不造,虽然技术还没有彻底成熟,但是造价仅仅是“辛亥”式步枪的三分之一,一枚炮弹也与手榴弹的价格相当,甚至还要便宜些,这就为大规模制造扫清了障碍,谁不喜欢这种小炮,铺天盖地的在连排级配置。

蔡锷与蒋方震合计,将来在山地作战中使用掷弹筒,主要是和轻机枪手配合,构成立体火力,首先由机枪利用丛林和山地的优势地形将敌军压制,掷弹筒由于可以在任何地形使用。它可以在隐蔽工事中发射,利用曲线的弹道将隐蔽的敌军士兵杀伤。

所以这次蔡锷没有对东北军中那些恐怖的150毫米重榴弹炮,甚至是203毫米、270毫米等口径的重炮产生兴趣,他主动要求配备大量的迫击炮与掷弹筒、步兵炮。

山地战中不太可能出现那种铺天盖地密集冲锋的现象,而是精益求精的进行小范围战术较量,有了这几样武器,他的心里也算有些底。

在中俄战争中,东北军逐步的总结出来几种对步兵炮、掷弹筒等武器的使用战术,传阅诸军,成为了统一的教材。

东北军这一点做的就是好,战场教材时刻会更新,指导员会随时的让这些新的战术、战斗技巧与战场心得、小窍门教给大家,然后熟悉这些作战方法,一个个的杀人利器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让蔡锷最为佩服的,是这次中俄战争,俄军的重机枪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除了给密集的炮火直接摧毁,给狙击手点杀,俄国的重机枪阵地也是多灾多难。

东北军在面对俄军的重机枪阵地,以及以重机枪火力构建的碉堡之类工事时,要么将步兵炮拖上来,抵近发射摧毁对方,要么就是固守待援,让排一级才配备的掷弹筒小组上来,隐蔽的摧毁对方的重机枪火力。

整个中俄战争进程中,在战场上给掷弹筒敲掉的俄军重机枪不下八百挺,可见它的巨大作用。

俄军本身配备的重机枪就很不足,在恰克图会战时最多也不过集中起来一千五百多挺重机枪,给飞机与飞艇找准摧毁了不少。

这次俄军败的不冤,东北军许多新武器轮番上阵,取得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李安生一直强调的,尽量减少自身伤亡,在这些武器的支持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南方卫**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三章 长兴岛军备基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