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次交谈之后不久,阿芒便将两部剧本——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以及弥尔顿的《力士参孙》——外加其他不少的诗歌什么的都交给了约瑟夫。
“这是这两年来,我这里积压起来的一些东西,已经积压了差不多半年了……你知道,我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干这些?反正已经拖延了,所以你也不用急,慢慢来,反正那边一样不着急。”在将这些东西交给刚刚请好了假,正准备回科西嘉的约瑟夫之后,阿芒这样对他说道。
“约瑟夫,希望你父亲没事,你能尽快回来。”另一个叫做拉法的穿同学也道,“在我们的讨论中,你总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你不在了,我们俱乐部的聚会都变得黯淡无光了。”
“拉法说得对,我们的俱乐部里不能没有你。”另一个叫做奥诺雷的小个子道,他和约瑟夫一样,完全依赖奖学金生活,所以在情感上,他和约瑟夫更为亲密。
拉法所说的俱乐部,是一个叫做“青年之友”的小团体。它由一群生活方式、态度都截然不同,但是都对现实不满,对未来充满了各种天真的想象的青年们组成。事实上,在如今的法兰西的各类学校中,这类青年很是不少。约瑟夫知道,这类如今看起来还很幼稚,想法都天真得可笑的青年,后来很多都成为了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而他们的那些在如今的人看来不过是小孩子们聚在一起自嗨的小圈子,也变成了后来的政党。比如著名的雅各宾派,一开始也就是一个俱乐部而已。
“青年之友”事实上也是一个这样的政党的雏形,虽然它的成员各式各样,有向阿芒这样过得不错的贵族,有像约瑟夫这样过得紧巴巴的贵族,也有像拉法这样的过得不错的商人子弟,还有像奥雷诺那样的穷人家的子弟。虽然它的那些成员的性格也各异:阿芒外向而浮夸;拉法老练而随和;而奥雷诺平时话不多,但是干起事情来却坚决果断。但在一件事情上,他们都有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法兰西如今的体制非常不公平,必须加以变革。只是在到底该如何变革的问题上,大家的看法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
在阿芒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伏尔泰的影响。像伏尔泰一样,他喜欢用尖刻的语言来讽刺教会,但在政体上,他更欣赏英国式的,君主立宪的体制,平时在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总喜欢把“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挂在嘴边。
而奥雷诺则反对任何君主制,他的一位叔叔当年跟随着拉法耶特将军,在北美和英国人战斗过。从他那里,奥雷诺听到了无数的关于合众国的东西。于是他成了共和制的坚定的支持者。他反对任何君主,坚决的认为,法国应该成为一个共和国。
至于拉法,他觉得,在理论上来说,共和制当然是最好的,最符合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点事实上和基督的教诲也是一致的。“当初先知摩西就反对过君主制。”吕西安是这样说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君主制是法兰西的传统,老百姓也习惯于被君王统治,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不顾法兰西的传统和老百姓的习惯。因此君主立宪也不是不可接受的折中。”
至于约瑟夫,他表现得并不是特别关心政体,他更关心的是个人的权利:
“我不管谁在统治国家,不管他是国王还是总统,我最关心的是他的权力必须受到约束,不能随意的干预我的自由和权利。《北美独立宣言》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那就是人民拥有推翻暴政的权利。只有得到了全体人民承认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尊重法兰西人民的任何选择。”
这话实际上很圆滑,尤其是最后的那一句。但是这个时代的青年,没有经受过后世某国外交部黑话的熏陶,反而觉得约瑟夫说的也很在理。却忽略了这一句中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谁是人民,谁代表人民。
约瑟夫毕竟是穿越来的,后世的各种政体的实践他见的多了,又有着以前在贴吧论坛做键盘侠指点江山的经验,所以对于各种政体的优劣都能说出个一二三,而且还能让其他人都觉得很有些道理。实际上,相比后世那些见多识广的家伙,“青年之友”俱乐部中的那些小青年要单纯得多,容易骗得多。所以如今这些人虽然在政治上依然有一些分歧,但是约瑟夫却成功的将自己的观点变成了整个俱乐部的共同纲领。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了这个俱乐部的精神领袖。如今他要暂时离开巴黎了。几位同学便都请了假,到车站来给他送行。
“约瑟夫,你不要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太担心。”拉法又说道,“在巴黎,找一个赚钱的机会要比在外省容易得多。家里的事情结束后尽快回巴黎来。我们大家在一起总有办法的。嗯,约瑟夫,你现在很缺钱的话,我还能从我父亲那里弄一点钱给你,不会太多,但是两三百个法郎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是无息的。”
“拉法,你不是说你的父亲很吝啬的吗?”奥雷诺问道。
“这没错。但是我父亲在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可舍得了。”拉法摇着头道,“你不知道,他会严格的控制我的每一个铜子,在吃饱肚子之外,我想要多喝一杯啤酒都不行。因为按照那老头子的说法,喝啤酒在填饱肚子上面的效率不如黑面包。但是另一方面,那老头在送我进学校的时候对我说:‘拉法,你知道路易大帝学校是最好的学校之一,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