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青城山庄>134无极真体

佛宗的夜晚异常的安静,或许这是这里的常态,秋辞没有闲情逸致欣赏,开始打坐修行,吐纳之法渐入佳境,秋辞无无意识的运转《大般若玄功》,忽然秋辞看到一处崖壁,崖崖壁上刻着一株菩提树,散发着光芒,菩提树下一个老僧入定,秋辞好奇的上前,老僧开口道:“无极真身?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仙家修身,必返其体,神即气凝,气即神注,性命双修,道器相乘,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即心得无心者,不灭心相而分别也;既念而无念者,以念无自性,缘起即空无极之身。”秋辞不太能解对方的意思,但是感觉老僧好像在说自己的修炼之道。

“你是在指出我修炼的方向?”秋辞试探性的问了一句,老僧不回应,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学道入门,先须理会性命二字。性有性源,心地是也;命有命蒂,真息是也。命蒂要固,性源要清。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而人始生焉。所谓性,即无极之真也;所谓命,即二五之精也。二五之道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具于人身之中,则为五脏六腑。性具于心,心空一分则性见一分,心空十分则性见十分,性见则心尽矣,是止念即所以尽性也。性尽一分则神气凝一分,性尽十分则神气凝十分。为学别无工夫,不过从容至之而已。大抵工夫全在止念,心息相依,此法最为直捷。何也?气乃神之母,神乃气之子,心息相依,如子母相见,神气融浑,打成一片,紧紧密密,久久而成大定。此之谓归根复命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也。”秋辞这回倒是理解了不少,神应该是精神力,气是指自己修炼的元气,元气的基础是阴阳和五行,太极就是二五之道的幻化,进而转变成各类属性的元气,就比如大亮的雷体,出自于火,阴火和阳火碰撞产生的变化,也就是说自己可以推演万道?对此秋辞抱抱有怀疑!人们常说的精气神,气和神都已经介绍了,那么何谓“精”,不等秋辞询问你,老僧再次说道:“人生者,太极也。太极幼而生阳为火。火者,神也。静而生阴为水。水者,精也。神火精水妙合,而凝在两肾之间,为元气之根。夫吾人未生以前,气禀之清浊,从天所赋,人不得而与焉。既生以后,人品之邪正,由人自造,天不得而司之。天地生人,上智固少,下愚亦少,惟中人最多。中人能自强,与上智不二;中人若自弃,与上愚何殊?今夫人只知我是父母之所生也,不知我与父母与天地皆道之所生也,是故君子必求得道而后无愧于天地,无忝于天地。人非止在前世之人,亦在今世之人;非止在今世之人,亦在后世之人,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一人生来有一身,一身皆有一真人。真人灵妙通天地,真人清静无尘埃。真人自古不增减,真人从来莫死生。”精来自于水火?或者是肾?秋辞不解这段话的意思,仔细感觉又觉得很有道理,万物初生,阴阳变化,阴为万物之母,先阳后阴,或许是重男轻女的最初缘故。可是对方又说精乃是真人根本,心念之间,正邪之际,何为无愧于心,心有不是固定,随时变化,难道率性而为是指随心而动?秋辞紧皱眉,百思不得其解。“求放心者,非是别求一个心来存着,只才觉放心,便想此心是我底心,须要由我使,不得信从他往外去了。虽锢蔽之久,猛可醒来,大吓一声,百邪皆退。继之以观心,心无,继之以依息;息住,而神随之俱住焉。此之谓真人之息以踵。见境心不动,则名不生,不生即不灭,则此心不为尘缘所缚,无缚即解脱矣。”还不等秋辞思考,老僧继续道:“人身之脉,正经有十二,奇经有八。惟任督二脉系人之生死。任脉之在腹者从下而上行,督脉之在背者从上而下行,前后间隔,化机无本,遂以禀气之浅深为寿命之修短。任总诸阴之会,督统众阳之纲,二脉若通,百脉皆通,故退阴符,进阳火,而行河车运转之法。其法凝神入气穴,是谓归根,神气相守,抱一勿离,迨夫静极而动,是神复乘气根而上升于泥丸,于是河车之路始通。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充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河车之路通畅,精血之源巩固,得以吸天地之精华集于己身。神气精于人,形若天地之日月星辰。”秋辞被震惊了,精气神相当于日月星辰,那不是自成一个世界?秋辞没反应过来就被老僧挥手推出,秋辞修炼之中惊醒,神色不定。秋辞有所猜测,精即是气血练体之道,所以才有先天之体和后天之体一说,从元胎儿出的就是先天之体,本纯净无暇,受到外界的影响才会变成后天之体,难怪自己蜕变之时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气是练元气,吸收万物精华,也就是所谓的灵气,灵气有别但逃不过阴阳五行;神乃是精神力,最是玄奥,就算秋辞现在都没有多少头绪,连通自己与外界,就光这条都让人眼红不已,秋辞知道外人修道之难,特别是吸收灵气缓慢,而自己修炼速度让人咂舌,自己有《吐纳法经》,可是大亮的速度也丝毫不慢啊,这又又是为什么?难道就因为他思想单纯,赤子之心,随心而动,可以毫无顾忌的坚持到底?对曲韵的感情就是最好的例子?秋辞此时已经无法安心修炼,那老者带给自己的信息太多,


状态提示:134无极真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