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抱紧大腿的日子>第七十二章 抵达

柳柱,张氏夫妻二人回乡了。坐上穆府安排的牛车,拎着大包小包在镇上购来的寻常物什,带着沈秀才给母亲李奶奶准备的物件。回去了。

牛车越走越远了。分别时,张氏对柳宁的叮咛嘱托到现在还萦绕在柳宁的耳边。柳宁虽然很是不舍父母回去。但也知道,若总是让他们住在穆府,确实有很多不方便,不习惯的地方。住惯了家里三间土屋的柳柱夫妻,比起穆府的高门深宅,还是自家住的更为舒坦。

不过也没关系,还有一个半月,就到了年关。到时候,书塾休假,柳宁也就能回到青石桥村。槐刘镇虽好,却始终比不上青石桥村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更何况,在哪里还有一户属于自己,虽是简陋,却很温暖的屋舍。以及无比疼爱自己的父母。

柳宁捧着母亲给自己做的新衣新鞋,心里暗暗发誓。说什么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一世的父母过上好日子。

穆文达还有些事情要忙,没有时间过来送别柳柱夫妻,所以,取而代之的是穆天赐。此时的穆天赐站在柳宁的身后,看着越走越远的牛车,轻轻的拍了拍柳宁的肩膀:“走吧,阿宁,你爹娘已经走远了,我们也该回书塾了。”

“嗯,走吧......”柳宁嘴里这般说着,人却还是站定在哪里,没有移动半分。

“过不了多久,到了年关,书塾就开始休假了。到时候,你不就可以回去了。到时候又可以见到你爹娘了。”

“好,走吧,时间不早了,现在回书塾,还能赶上沈夫子的课。”柳宁随着穆天赐坐进了牛车。只听车夫一声吆喝,牛车慢慢的移动了。

“阿宁,你的家乡,青石桥村,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就是一座小乡村罢了。”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倒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不过它的景致很好,村里面总是和宁静安详。待在哪里,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那肯定景致不是一般的好,我都想去看看,不然,你也不会这般念念不忘。”

柳宁笑笑没有说话,念念不忘哪里是什么景致。一座普通的小乡村,能有多少出色的景致呢。不忘的无非是在哪里有自己的家,有牵挂的人罢了。

牛车缓缓的走着,柳宁的思绪也渐渐的从离别的哀愁不舍中,走了出来。身在槐刘镇的他,还得为将来的日子好好努力一番。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沉浸在离别的哀思中。

就在柳宁和穆天赐的牛车走入槐刘镇的时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四匹高头大马,两前两后的护住两辆马车。一同向槐刘镇驶来。

这一行人便是巡检知府姜舒易,姜瑜怡一家,以及四名检巡司安排的护卫。经过了一天的疾驰。终于,今年巡检的最后一站,槐刘镇就在眼前。

特地将槐刘镇放在最后,就是想着,在这里的巡检工作结束后,能够在返京途中,顺道去木怀镇。哪里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去过了。心里还是很惦记着的。

说起来,姜舒易还不是第一次来到这槐刘镇。年轻时,也曾在这里的亲戚家住过一段时日。在那亲戚家里,还认识了一个孩子,一个不太爱说话,却很是爱看书的孩子。那个孩子当时在亲戚家读书进学,自己也曾在闲暇之余,教导过一段日子。也不知道现在那个孩子怎么样了,考上了功名了吗?当初年纪尚幼的女儿很是喜欢在那孩子读书的时候,坐在院子里学着做女工。后来,因为自己考上进士,女儿随着自己去了京畿。也就再也瞧不见那个孩子了,为此,女儿可着实伤心了很久。那个孩子长什么样子来着的?年纪上去了,记性却差了许多。已经记不得了。就算现在,那个孩子站在自己面前,可能也都认不出来了吧。对了,那孩子,好像是姓沈来着的。具体叫什么,还真记不住了......

随着马车缓缓行入槐刘镇,姜舒易曾在这里生活的一些记忆,也逐渐的浮上脑海。除了变得热闹了些外,这里,还真没有太大的变化啊。

马车驶到槐刘镇驿站,停了下来。姜舒易将自己的官牒,差引交给随行的护卫,让护卫将这些证明自己身份的官牒交给驿站驿丞。事先没有任何准备的驿丞突然接到上官的官牒,自然是手忙脚乱的将姜舒易一行人引入驿站。慌乱之时,还不忘吩咐手下赶紧去府衙告知范知县,张县丞,巡检知府到临槐刘镇驿馆的消息。

一天多的疾驰,早就让姜舒易一行人疲惫不堪。姜舒易并未多和驿丞说些什么,只是吩咐他稍后准备些膳食,送到房间里后,便进屋休息了。女儿,外孙女也都早早的进了准备好的屋子里,休息了。这近两天的路程,试在耗光了姜舒易很多力气。现在的他,根本就想不起来巡检工作。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

可惜,坐在屋子里还没休息多少时间的姜舒易却被驿丞打扰了。接到消息的范知县,张县丞带着手下一批官吏过来拜见刚到的巡检知府。

姜舒易虽然不想现在接见他们。可是一干官吏都过来拜见自己了,总不能摆着个架子不见吧。同时也为了之后的巡检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姜舒易还是换上了官服,走出了屋子,去见见槐刘镇上的一干官员。

“下官等见过姜大人......”驿馆厅堂里,一众官吏在范知县,张县丞的带领下,恭恭敬敬的向姜舒易躬身施礼。

姜舒易笑道:“各位同僚客气了。大家都坐下吧。”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抵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