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清正廉洁、仗义谏君,写字为书坛巨擘,德艺双馨,珠联璧合,古今罕见啊。”王一清赞叹道。
元玄子微微一笑,说:“除《金刚经》外,公权还书有《阴符经序》、《清静经》、《度人经》等。
他对唐代僧人的碑志、塔铭多有挥写,其中《大达法师玄秘塔铭》即此中最为著名者。
柳公权因为有佛道慰藉的高妙超脱的心灵,故能在滚滚红尘中与世不染。他对于钱财不屑一顾,常给人写碑,每年有巨额收入,他都散与家奴。”
“今人只能望其项背,而自叹弗如啊。”王一清说罢,他拿起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翻开。
“我们王局最爱赵孟頫,两家情况还挺相似,都是几代人做官,又都擅长书画。”黄强赶紧凑上来解说,似乎在暗示王一清的家庭背景也非凡俗。
“乱讲!我怎么能与赵孟頫相提并论?”话虽这么说,王一清还是来了兴致,他口若悬河地讲道:
“赵孟頫自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与夫人管道升同为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的弟子。
他能诗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以书画为最。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精绝,被称为‘元人冠冕’。
篆、隶、正、行、草为当代第一,小楷为其诸书第一。
结体妍丽,用笔遒劲,于规矩之中,有神仙蜕骨风度。
所书小楷《道德经》,笔法遒媚,云生眼底,笔势结密,意况俊逸。
洋洋五千字,无一笔失度。”
王一清如数家珍,眉宇间闪出少有的激动,黄强在一旁热烈地鼓起掌来:“好!好!说得真好!”
“你以为这是看京剧呢,还需要你带头叫好!”王一清忍无可忍,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不过,眼里还有点儿小得意。
元玄子见状,便微微笑道:“赵孟頫不仅仅诗文书画,精妙绝伦,更令贫道景仰的是他的松雪气质、名士骨节和真文人的品性。”
“哦?”王一清向前倾倾身子,表现出颇浓厚的兴致。
“据史书记载:某高官强夺土地,勾结恶霸,压低地价,拆房打人。
赵孟頫得知情况后,阻止并及时告发。后高官被查出贪污振灾款等罪证,农民失地复得。
此其不畏权贵,为民请命。
其二,赵孟頫某日骑马不慎跌入河中,小腿骨折,不得上朝。
皇帝知道后,念其家贫,赐钞五十锭。
可见其一襟烟霞,两袖清风。
其三,某老妇进京告状,十年无果,欲寻短见。
赵孟頫闻听后,即亲赴调查,终将冤情昭雪。
当地百姓纷纷叩首,称之为青天。”元玄子说完轻瞟了两人一眼。
“敢情古代也有强拆队和上访户啊?”黄强大笑道,有些仰后合。
“春秋轮转,运道如常。”
元玄子没有理会黄强的失态,他继续说:“能书会画为才,公正廉直为德。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
自古官人多有才无德,以至社稷颠覆!”
王一清叹息道:“文人不贪财,武将不怯战。这就是德!”
“现在看来,有点难,确实有点难。”黄强撇撇嘴。
片刻寂静,有些冷场,又似若有所思。
“王局,您给我们讲讲老米吧?”黄强拿起米芾的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