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青衫无墨>第一百零三章 洞垣之术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孙一奎《医旨绪余》卷上:“世传华佗神目,置人裸形于日中,洞见其脏腑,是以象图,俾后人准之,为论治规范。”

当物体靠近眉心时,总会感觉到一股若有如无的压迫感,年有孩童的这种感觉更为明显。科学家通过对人体大脑解剖和胚胎学理论的研究发现,眉心里有大概三厘米长,颜色灰红的松果体,是人类第三只眼睛退化的遗留产物,位于大脑中心丘脑的上后方,在儿童时期较为发达,七岁以后开始退后,喜暗怕明,含有磁敏细胞,对磁力线有一定的感知和接受能力。道家或道教称该松果体之为天眼、天心、祖窍、玄关,佛教称之为白毫,其他宗教也有记载。不仅人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都有第三只眼睛,但绝大多数都已退化。

无论是神医扁鹊的洞垣之术还是道家华佗的神目,或是其他类似功法,都是开发第三只眼睛的潜能,即使蒙住双眼,依旧能视。若臻至化境,便可心游寥廓,无所不见,能视听不用耳目,达到“不见而明”的境界。

老子及其徒弟亢桑子亦是精通此类术法的高人,《吕氏春秋》记载:“圣人听於无声,视於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列子》记载:“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亢仓子曰:‘传子者妄。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

诸葛临道:“能看见墙后之人,这‘洞垣之术’真是玄妙无比。”

“只是这‘洞垣之术’对人的品性之高洁及内力之精纯要求极高,若心智稍有邪念,不仅不会修习成功,还会对眼睛造成极大的损害。当年长桑君观察了扁鹊十余年,才传授于他。”诸葛清岚对廖朗道,“师父,您觉得赵少侠能学这‘洞垣之术’吗?”

廖朗道:“诸葛兄精通‘形名之学’,应该早已对此人的品性了如指掌,这才让我传授他‘洞垣之术’。”

诸葛渊道:“此子低调内秀、端方凝重、心如渊泉,品性之高,暗合《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学习‘洞垣之术’,再合适不过。”

诸葛清岚道:“但是他经脉寸断,内力全失啊?”

诸葛渊道:“内力全失,再好不过。”

廖朗道:“看来诸葛兄是打算让他弃儒从道,修习道家心法。”

诸葛渊道:“他体格孱弱,不适合修习至大至刚的‘浩然心法’,导致其习武多年,内力始终平平,修习道家心法,却是再合适不过。”

诸葛清岚道:“师父,他内力全失,您怎么看出他之前修习的是儒家心法?”

廖朗道:“一个人所修习的内功心法,会对其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甚至举止相貌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如果我连这都看不出,诸葛兄也就不会请我来了。”

诸葛清岚道:“原来如此。”

诸葛临道:“赵兄天赋不高,现在弃儒从道,重新学习道家心法,是否太晚?”

诸葛渊道:“他确实天赋不高,但其心智淳朴,心无杂念,倒也弥补了他天赋不足的缺陷。”

廖朗道:“不知诸葛兄打算让其学习什么心法,是‘梅花心法’、‘溪谷心法’还是‘两仪心法’?”

诸葛渊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他性格如同《周易》中的谦卦,谦卦君子,深藏若虚,最适合修习‘琴心三叠’心法。”

廖朗道:“琴心三叠?这可是你们道家的至高心法呀,诸葛兄还真是大方。”

诸葛临道:“‘琴心三叠’修炼甚难,需上中下三丹田同时修炼。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修炼一个丹田已然甚难,更何况三个,因此修炼此心法者极少,能修炼成者更是凤毛麟角。我年幼时亦曾修炼这‘琴心三叠’心法,后来觉得难度实在太高,便放弃了。赵兄他能练成吗?”

廖朗道:“赵谦内力尽失,但对内力的领悟确在,修炼起来比从未习武之人容易了许多。”

诸葛渊道:“习武之人一般是从七八岁开始学习内功心法,此时年级太小,未免心浮气躁,更极易被其他事情分散心神,难以平心静气。而道家心法初学之时本就甚慢,修炼‘琴心三叠’更是奇慢无比,常人练之,往往数月未见有丝毫起色,便不再修炼。而赵谦现在已有十六岁,不会再犯这些错误,兼之其心无旁骛,性格比同龄人更加沉稳、坚毅,更能静心修炼。修炼这‘琴心三叠’,再合适不过。”

廖朗道:“诸葛兄传其‘琴心三叠’,应该还有别的打算吧。”

诸葛渊道:“确实,现在北方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崔司徒处于矛盾旋涡中心,必死无疑。以赵谦的心性,不会置身事外,必然会卷入这股涡流之中。若是其武学不精,自是十死无生,即使炼成这‘琴心三叠’,也是九死一生。”

廖朗道:“中原年轻一辈中无人炼成‘琴心三叠’,若其练成,再因崔浩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 洞垣之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