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该如何形容陆一奇的生活呢?
当他度过自己四十岁生日的时候,他是“纽约每日新闻”的体育版主编,他在布鲁克林拥有一套房产,他一年前刚刚告别了自己的七年婚姻——但没有孩子,他的父母在新泽西开了一间小小的便利店,他每天依旧加班到凌晨时分然后回到自己空无一人的公寓,他依旧是纽约九百万人之中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成员。
他不认为自己是什么社会十大优秀青年,但他也可以肯定地说,他的生活远远没有到悲惨可怜的境地,更多应该是……平凡。对,平淡无奇的生活,有些波澜也有些起伏,但整体来说就是日复一日的枯燥日常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没有太多区别,置身于茫茫人海之中,就这样被彻底吞噬淹没。
他依旧狂热地喜爱橄榄球,每个周末都会密切关注职业联盟赛事,就如同千千万万的美国当地人一般——nfl是北美四大体育联盟收视率最高、人气度最高、普及率最广的运动,橄榄球是美国第一大球。
他曾经想过,不止一次地,如果当初没有选择橄榄球,那会怎么样?又或者说,如果当初没有执念地试图成为职业橄榄球员,而是考虑其他更多可能,比如说,教练,那又会怎么样?如果当初没有离开橄榄球,生活是否会更加精彩、更多波澜、更加惊心动魄?人生,是否能够如同夏花一般绚烂盛开?
但所有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如果。一直到“如果”真的发生了。
从2019年十一月十一日回到1997年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人生被倒退了二十二年,从四十岁回到了十八岁,他再次成为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大一新生,正在为课程报告赶工——因为橄榄球菜鸟们必须在训练结束之后留下来整理训练场、打扫更衣室,他必须加班加点才能够按时地、优秀地完成学习任务。
“看来,我早就已经练就了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的一身本领。”
清醒过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处于怀疑状态:
所有的所有就如同梦境一般,有时候真实、有时候虚幻,还有时候介于半梦半醒之间,让人无法确定现实的界线到底在什么位置,唯恐下一秒就会从梦境之中苏醒,然后自己的努力与尝试都化为泡影。
患得患失的情绪持续到了下一次训练——橄榄球球场之上的一点点走神,就可能演变成为惨烈事故。
天旋地转的失重感,还有鼻翼底下的血腥味,这让他真正地清醒过来,百分百地确定:自己获得了一次重来的机会。
那么,机会来临之际,他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转身离开?继续奋斗?还是……开拓出一条全新道路?
他知道自己按部就班地选择保守起见,依旧可以拥有一段平稳的生活,甚至是无数人羡慕的安稳生活,但平凡?平静?平坦?这真的是生活吗?亦或者仅仅只是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激/情也没有热血,没有波澜也没有起伏,没有拼搏也没有奋斗,就这样得过且过地数日子,等待着两腿一伸的时刻到来?
他选择过、尝试过、经历过,但他知道内心深处的那一谭死水,依旧拥有着一颗没有熄灭的火种,正在等待着凤凰般的涅槃。现在,机会来了,再次面临人生岔路口,他应该继续遵循上一世的道路吗?他应该继续按部就班地选择安全牌吗?他应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始终都不曾放下的那个遗憾吗?
最终,他选择了第三者:职业教练。
上一世十八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不仅让他对nfl联盟之内的球员们了如指掌,同时还让他对联盟的战术变革、战术潮流以及战术安排拥有着独特理解,他总是能够清晰解读出教练的临场战术安排以及意图,被誉为是“纽约每日新闻”报社内部的官方解说员,敏锐的比赛解读能力着实得到了诸多赞誉。
他终究还是无法离开橄榄球,终究还是期待着能够再次热血沸腾一把,终究还是不甘心流于平凡。也许,他无法成为一名职业橄榄球员,但他依旧有可能成为一名职业教练。
但他也知道,球迷看球的“专业”是一回事,真正走上球场指挥比赛又是另外一回事——球迷们都被称作是“用嘴巴看球”,这一道理似乎在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领域里都是通用的。
从专业球迷到专业教练的转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可能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困难;至于从专业教练到顶级教练的突破与升级,那就将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了。
不过,他现在拥有了第二次机会,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只有孤注一掷地全力以赴,才能够知道答案,不是吗?
这一次,父母也没有能够阻止下定决心的陆一奇。
一方面,他依旧在斯巴达人近端锋教练帕特-舒尔穆尔的手底下打球,孜孜不倦地学习场上战术执行的千变万化;另一方面,他开始专心致志地向主教练传奇名教头尼克-沙班(nick-saban)学习战术布置和比赛思路,从基础开始学习成为一名教练。
其实,橄榄球与足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一方进攻、一方防守,最后的目标都是踢进球门得分。只是,具体执行起来有着区别。
一支职业橄榄球队包括五十三名球员,这些球员将划分为进攻组、防守组和特勤组,每个小组都是独立存在,拥有自己的十一名固定球员以及相对固定的替补球员。一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