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三晋>17章 推脱

九月九日重阳节,中国人这一天有登山习俗,五台山的香客比往日多了许多。香客中还有许多达官贵人,巨商大佬。这些人进香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要在晋省巡抚张泽面前露个面。

张泽要来大通寺的消息,早些天就传了出去。

张泽十多年前曾做过登封县令。

登封是因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而得名。同是县令,登封就压别的县令一头。

这是因为少林寺就在登封境内,香客们拉升了当地gdp。同时受佛法浸润,登封治安也好得多。

更何况少林寺有两千僧兵,方圆数百里,根本没有什么土匪敢太岁头上动土,在这里安营结寨。

张泽这县令做得滋润,也就吃水不忘挖井人,时不时的到少林寺转一转。久而久之,和少林寺罗汉堂首座慧远就成了好友。

弹指一挥间,十余年过去,张泽成了一省巡抚,慧远也晋级为达摩堂首座。同是首座,差别可就大了。

罗汉堂管的是寺内武僧,达摩堂管的是到达摩洞进修的高级僧人。少林寺号称禅武医三绝,所以不出意外,方丈都是达摩堂首座接任。

不要小看少林寺一个方丈,那可是管着几十处下院,几百万两银子的人。尤其是地位尊崇,可以和各届大佬直接对话,更可以和佛主菩萨对话。

所以即使张泽做了巡抚,听说慧远要来大通寺,还是不远数百里,赶了过来,会见自己的老友。

巡抚大人带着晋省百官光临大通寺,让行空方丈有些紧张。

行空方丈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皇亲国戚都不知道接见多少,仅仅是一省巡抚,还不能扰他禅心。

问题是巡抚大人表示:慧远是他故友,他来大通寺图个热闹,希望两寺武僧友好切磋,他愿做嘉宾主持!

坏了!

本来大通寺打算低调处理两寺交流事宜,低调到外界根本不知道才好。

巡抚张泽这一掺和,不要说晋省,也不要说豫省,恐怕全国都会知道。

江湖人物好热闹,早就私下议论少林僧兵和大通寺僧兵哪个更强。

少林僧兵的强,从唐朝开始,就有史可证。

大通寺的强,是从宋朝杨家将开始。

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三晋大地,须眉巾帼,五代英烈。他们喋血沙场,舍身报国的事迹广为流传。

在后世杨淩的时空,杨五郎传说最多,但是史书里找不到佐证。

章朝时空不一样,杨五郎的事迹落在了实处,而且出家为僧后,曾带领大通寺僧兵喋血沙场,一举奠定了大通寺领袖群伦的地位。

本朝太祖朱元章曾住在大通寺多日,更是亲笔题名,让大通寺声名一时无两。即使这些年少林寺抵御倭寇屡建奇功,还是压不下去大通寺的风头。

现在少林寺打上门来,与大通寺一争短长是题中应有之意。本来还是隐含这一层意思,现在被张泽直接挑明了。

张泽也好,各路官员也好,图的就是个热闹,你少林寺和大通寺荣辱和人家无关。这个年头娱乐项目少,这样名寺争锋的盛事怎么能错过呢?

行空方丈紧急召集座前会议,分析了当前严峻形势,都觉得不乐观。

大通寺不仅承蒙太祖朱元章的恩泽,本朝万历帝的妈也给大通寺捐了一座古往今来绝版的铜殿。大通寺输了,输的不仅仅是大通寺名声,还有皇家脸面。

行空方丈盖棺定论,对永平道:“这一次武僧切磋,事关荣辱,许胜不许败。”

这一下永平脸色更阴郁,低声道:“方丈,我身体不适,多次请求另外安排人接替掌院,这一次我这身体真坚持不下去了。方丈还是另外安排人吧。”

行空脸色黑得要滴出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这个时候撂挑子是什么意思?咱们还能一起好好玩耍吗?

戒律院首座永严和稀泥道:“阿米豆腐——,胜败身外事,荣辱不须惊。方丈着相了。”

行空瞪了永严一眼道:“少来!佛争一炷香的道理你要不懂,戒律院首座你就别做了。”

永严登时蔫了,立刻道:“方丈说的是,武院这一次不能给大通寺丢脸,不能给五台山丢脸,不能给晋省丢脸。。。。。。”

永平这时忽的站起道:“方丈,寺前还缺一扫地僧,我今天就去报道。”说罢转身就走。

这是彻底摔锅了啊。大家纷纷拦阻,把永平拉了回来。行空白胡子撅起多高,怒气冲冲道:“永平,咱们是讨论正事,你什么意思?”

永平拍着胸脯道:“这武院首座俺早就不想做了!带着一帮毛孩子一天喊打喊杀的,还有个高僧的样子?好不容易培养出几个好手,到20岁还都要离开,你们看看现在武院哪还有什么精英?少林武僧吃得饱穿得好待遇高,咱们有什么?连顿饱饭都费劲。现在让这些人去争光?争什么光?我看就是去丢脸!反正武院我不管了。永信,干脆我去你的藏经阁抄经吧。”

平常永平最怕和文字打交道,现在居然急了,要去抄经,大家一时都无语。

行空缓和了语气道:“永平,寺庙还是要以诵经礼佛为正理,你不愿意做这个掌院我们理解,谁愿意和这帮浮躁的年轻人打交道呢?没有合适的接手人之前,你还是要勉为其难,勇挑重担。把这次和少林的切磋办好。”

永平气呼呼道:“让我办这个事也行,答应我一个条件,别张口寺规闭口寺规的打马虎眼。”

行空皱


状态提示:17章 推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